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油松:“老当益壮”的森林“大伞”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农业农村频道> 三农看点 > 正文

油松:“老当益壮”的森林“大伞”

来源:光明网2024-01-22 17:25

  您见过年纪越老越是“冠发”茂盛的老树吗?它就是油松。

  树木如人,年老的乔木常常树梢枯萎,唯留树干下部的分枝虬扎,令其颜值顿时断崖式下降。然而特立独行的油松,可以为了顶端枝叶的繁盛,甚至不惜牺牲冠顶以下所有分枝,可谓“老当益壮”。

  类似大伞或屋顶的奇特树冠

  幼年油松的外观(树冠)呈塔形,主干的顶端优势很强,整体形象如同圣诞树。所谓顶端优势是指主干顶芽比侧芽发达,所以主干向上生长比侧芽长成侧枝的速度快得多,使树冠形态如同尖塔形。到年老时,油松主干顶端优势渐弱,主干与侧枝生长持平,渐渐地树干下部的枝条枯萎凋落,整个树冠集生顶部,顶部以下绝无分枝。油松的拉丁文名称是Pinus tabuliformis,其中tabuliformis的含义指“形状像桌子”,描述的就是老年油松那平展的树冠:那顶端的树冠向四面的天空平行伸展,上面密密匝匝地覆盖一层厚厚的针叶,使整棵油松像极了一把庞大的雨伞或者绿色的平屋顶。在树木庞杂的森林中,老年油松的这个特征很容易使其从树群里凸显出来。

  再看老年油松那灰褐色的树皮,常裂成不规则较厚的鳞片形块状,裂缝及上部没有开裂的新树皮呈红褐色……更显得老年的油松古朴遒劲,凝聚了岁月的无数沧桑!

油松:“老当益壮”的森林“大伞”

老年油松(白瑞兴 摄)

  油松的其他特征

  很多松科树木的叶片都是细长的针形叶,在枝条上三五成束地组合生长;但不同树种,其抱团生长的针叶数目不一致,专业上称为“两针一束”“三针一束”或“五针一束”。油松是两针一束。它的针叶深绿色,粗硬,边缘有细锯齿,长10-15厘米,比白皮松的针叶长。

  松科植物属于裸子植物,所谓裸子植物就是开花没有花被片,雌蕊雄蕊被变态叶(称为苞叶)稍稍掩盖保护的植物;或者说结果时没有果皮包被,种子直接成熟于苞叶中,裸露可观的植物。这些裸子植物的雌雄蕊和苞叶合称雌球花/雄球花;种子和外面的苞叶合称为球果,通常都是卵圆形。油松的球果比白皮松小很多,成熟前绿色,有短短的果梗,第二年成熟后变成淡黄色或淡褐黄色,常宿存树上近数年之久不掉落。尽管油松种子比白皮松、红松那类可以吃松仁的松树种子小很多,不适合食用。但它播种发芽率较高,因此易获得小苗用于北方荒山绿化。

油松:“老当益壮”的森林“大伞”

油松的圆柱形雄球花和球果(白瑞兴 摄)

  油松的种植和应用

  油松是我国特有树种,是可以长到25米高的大乔木,喜光、喜干冷气候,深根性,对土壤适应性较强。

  油松与其他松科大树一样,树形雄壮,树干挺拔苍劲,四季常春,不畏风雪严寒;而它的分枝常曲折蜿蜒,这令它独立的个体姿态非常优美,古人有诗曰:“漫道无华争俏丽,长青更胜一时芳”。因此在北方古典园林中油松常作为主要景物,只植一株巍然矗立;或者三五株相伴组成美丽景观者甚多,尤其在亭侧旁山栽植,使苍松奇峰相映成趣,颇为壮观。

  油松除了可以独植、丛植形成主景,其他作为配景、背景等更屡见不鲜。在中国北方古典园林中,几乎每组建筑都被茂盛的大树所簇拥,以若隐若现,相互映衬的景色体现汉文化“师法自然”的造园理念。这种做背景的大树总是首选油松,又因为油松的寿命极长,有诗云:“古人长抱济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所以古代庭园里的百年老油松往往成为其风云变幻历史的见证,或成为浓缩其深厚文化内涵的精华所在,常被誉为园林景观的灵魂。

  在传统园林的植物配植中,油松也适合与其他乔木混交种植:如用杨柳作它背景,不仅两者树冠高低层次有别,而且树色也有变化,使园林景色更显丰富。

  除了造景,油松身体很多部位如松叶、松球、花粉、松香等都能入药,有活血化瘀、明目安神、驱赶蚊虫等功效。

  油松还有较强的防风、吸滞粉尘的作用,有助于环保,能广泛用作行道树、防护林等,是中国北方山区重要的造林树种。油松材质硬,富含树脂,耐腐耐久用,可作建筑、电杆、造船、家具等用材。此外,它的树干可提取松节油,割取松脂,树皮可提取栲胶,经济价值颇为丰富。

  作者:王珏 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

  编辑:武玥彤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美国总统拜登

  • 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一声战机轰鸣划破长空,一柄银色利剑直冲天际。此次歼-35A敢于摘掉面纱公之于众,不是因为它不再神秘,而是因为它拥有基于实力、能力、国力上的强军自信与大国自信。
2024-11-15 09:20
我国科学家目前已完成八条全球主要海沟深渊的载人深潜科考,创造多项世界载人深潜作业和科考新纪录,在深渊深海地质、生命与环境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重大发现和科考成果。
2024-11-15 09:16
我们必须坚持科技创新的战略先导地位,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中赢得主动权。
2024-11-15 09:12
该项技术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东莞磁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
2024-11-15 09:12
120公斤推力级涡喷发动机KP12可配装多用途无人机开展灾情监测、空中消防、物资投送、通讯中继等。
2024-11-15 09:11
可满足海洋、减灾、气象等多个行业的业务需求。
2024-11-15 03:20
日前,《细胞》杂志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严建兵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玉米籽粒脱水的分子机制,为快脱水宜机收玉米品种的培育奠定重要基础,我国宜机收玉米品种培育有望进一步“提速”。
2024-11-15 03:20
日前,北京理工大学张军院士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国际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其光能利用率创造了世界纪录。相关成果日前在《自然》期刊发表。
2024-11-14 04:55
中国石化在天津南港正式投用国内首座冷热能互换站,年处理能力超260万吨。
2024-11-14 05:05
13日,全球首个吉瓦级海上光伏——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山东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首批光伏发电单元成功并网,成为全球率先成功并网的最大海上光伏项目。
2024-11-14 05:05
当前,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扎实,农业现代化正向纵深迈进,更需要铆足干劲、再接再厉,大力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2024-11-14 04:45
北京大学郭雪峰教授、山东大学李延伟教授和北京大学莫凡洋教授等联合研究团队,通过在芯片上对开环易位聚合反应的在线调控,实现了单个聚合物的精准合成,有望为聚合物材料精准制造与有机合成领域带来革命性进展。
2024-11-14 04:55
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工程师认证制度,应从我国实际出发,形成一个由政府人才综合管理部门主导,由产业部门、企业、院校、工程界和专业社会组织紧密合作、合理分工的治理体系。
2024-11-14 04:55
近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南非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红石100兆瓦塔式熔盐光热电站顺利实现并网发电。
2024-11-14 06:10
世界气象组织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发布报告说,2024年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024-11-13 09:47
在刘汉龙指导下,肖杨凭借在微生物加固土体力学领域的丰富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24-11-13 09:46
到点自动发车、区间自动运行、到站自动对标停车、车门站台屏蔽门联动开启……京张高铁在全球第一次实现了运营时速350公里的有人值守自动驾驶。
2024-11-13 09:40
中欧科技合作“龙计划”2024年海洋遥感高级培训班日前在海南三亚开班。在11日上午举办的开幕式上,近30位国内外遥感领域知名专家和近60位来自海洋遥感领域优势科研院所与高校的青年科研人员共同参加活动。
2024-11-13 09:39
近年来,北京涌现出一批新能源、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高科技民营企业,目前已逐渐形成技术和品牌优势。
2024-11-13 09:40
记者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在12日开幕的第十五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中国军工”“中国航天”展台亮相。
2024-11-13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