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为健康护航的早春“使者”:连翘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农业农村频道> 三农看点 > 正文

为健康护航的早春“使者”:连翘

来源:光明网2024-04-08 16:44

  连翘是原产中国的花灌木。相比连翘本身,大家可能更熟悉著名中药“银翘解毒丸”。“银翘解毒丸”中的“翘”即指连翘的果实,它也是“双黄连口服液”等中药的主料之一。

  连翘这个名字早在《尔雅》中就有记载:“连,异翘。”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解释:“本名连,又名异翘,人因合称为连翘矣。”

  美丽的早春花灌木

  连翘属于木樨科连翘属,是中国北方常见的花灌木,也是北方早春最先开放的花卉之一。漫长的冬季刚过,纵有风雨轻寒,它却用满枝金黄率先带来了春的讯息。古诗有云:“千步连翘不染尘,降香懒画蛾眉春。”

为健康护航的早春“使者”:连翘

连翘的花枝(白瑞兴 摄)

  连翘所在的木樨科植物都是“合瓣花”,其花冠基部是一个细长圆筒,先端开裂伸展,每片卵圆形,称为“花瓣裂片”,与桃李等蔷薇科植物花瓣完全分离的样貌明显不同,后者叫“离瓣花”。

为健康护航的早春“使者”:连翘

连翘的合瓣花(白瑞兴 摄)

  连翘是典型的中小型灌木,株高最多3米。它的主干不明显,常常数个枝干成丛生长。它的枝条呈黄褐色,中空,仅节部具实心髓;小枝较长而呈拱形下垂,姿态优雅。如果看到枝条不太下垂、也不是空心、具有分割成一片片薄薄透明状的髓,那就不是,而是它的同属“兄弟”——金钟花。

  连翘与同科的迎春花也有相似的外形,二者都是早春时节先花后叶的灌木,枝条都呈拱形下垂,花都是黄色,开花时间接近(迎春稍早)。但迎春花比连翘株丛更加矮小,小枝呈绿色,四棱形,而连翘枝条圆形,呈黄褐色;迎春花的花冠裂片为6枚,连翘花的花瓣裂片只有4枚。

为健康护航的早春“使者”:连翘

迎春的绿色花枝(张志翔 摄)

为健康护航的早春“使者”:连翘

为健康护航的早春“使者”:连翘

迎春花的六枚花瓣裂片

为健康护航的早春“使者”:连翘

连翘枝条中空

为健康护航的早春“使者”:连翘

金钟花的枝条的片状髓(白瑞兴 摄)

  连翘的单叶或三出复叶成对着生,呈椭圆形,先端锐尖,边缘有较粗的锯齿。它的果实瘦长,呈长卵球形,先端呈喙状,表面有很多凸起的灰白色瘤状小斑点。

为健康护航的早春“使者”:连翘

连翘的三出复叶(白瑞兴 摄)

为健康护航的早春“使者”:连翘

连翘的果实(白瑞兴 摄)

  连翘花期长、花量多,是早春优良的观花灌木,很适合做成花篱、花丛等,在城市绿化美化中应用广泛。还有一个奇妙的现象:如果初冬气候回暖,连翘可能会误以为春天已至,在年内二度绽放。

  连翘经人工培育后,变种很多,有枝条呈紫色的紫枝连翘;枝条柔细下垂的垂枝连翘;叶片上缀有黄色斑点的花叶连翘;用金钟花和连翘杂交而成、花大而美的金钟连翘。这些都是园艺名贵品种。

  历史悠久的感冒治疗良药

  连翘果实初熟、尚带绿色时就被采收,除去杂质后,蒸熟、晒干,称为青翘,熟透后颜色发黄时采收加工的果实称为老翘。

  《本草纲目》记载,连翘的干燥果实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是中国临床常用的传统中药之一,常用于治疗急性风热感冒、淋巴结结核、咽喉肿痛、急性肾炎等症,还能用于外感风热所致椒疮、聚星障等多种眼病。其疗效受历代医家推崇,明代李时珍更将连翘誉为“疮家圣药”。

  连翘果实常与金银花搭配入药,如“维C银翘片”和“双黄连口服液”,具广谱抗菌作用。其中金银花能凉血止痢,对伤寒杆菌的抑制作用超过连翘;连翘能清心热,对痢疾杆菌、流感病毒的抑制效果较金银花更好。

  连翘繁殖栽培很容易,它的萌发力极强,分枝多,能够很快扩大树丛或新株,因而能轻易得到大量的果实,这使得其加工成的药品价廉物美,十分亲民,从古至今为国人的健康贡献了很大力量。

  连翘的栽培要点和其他应用

  连翘的生命力和适应性都非常强,它喜光,但也有一定程度的耐阴性。连翘可耐-50℃低温,也耐干旱瘠薄,在干旱阳坡或有土的石缝,甚至在基岩风化母质上都能生长,且不挑土壤,分布甚广,是北方园林绿化的佼佼者。我国除华南地区外,其他各地均有栽培。但连翘怕涝,种植时要注意不可浇水过量。

  连翘根系发达,可固着土壤,防止土块滑移,所以有水土保持的作用。加之其萌发力强,树冠盖度增加较快,能有效减少雨滴侵蚀地面,是国家推荐的退耕还林优良生态树种和黄土高原防治水土流失的极佳经济作物。

  连翘是很好的天然油料植物,它的种籽油是绝缘油漆、肥皂、润滑油和化妆品的优质原料;且富含易被人体吸收消化的油酸和亚油酸,油味芳香,精炼后是良好的食用油。

  连翘植株提取物还能有效抑制环境中常见腐败菌的繁殖,延长食品保质期,尤其适合含水分较多的鲜鱼制品的保鲜,有希望成为成本低、天然、安全的新型食品防腐剂。

  作者:王珏 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

  策划:谢芸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探访北京怀柔琉璃庙镇救援一线

  • 浙江舟山:做好台风过境后防范应对工作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六方金刚石的形成条件极为苛刻,人工合成最大难点在于高温高压下六方金刚石的形成能量高于普通金刚石,因此高温高压产物常以普通金刚石为主,而难以得到六方金刚石。
2025-07-31 10:27
当机器人不再只限于执行预设操作,而是能够具备自主思考和判断,具身智能或许将会很快在更多的社会生活场景中投入应用,为人类的未来社会开创更多可能性。
2025-07-31 10:23
当前,高校应以人民为中心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人才自主培养新生态,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出更多高质量人才。
2025-07-31 10:20
“我们使用导航软件时,经常用到的信号灯倒计时读秒功能,正是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透传’的实时位置服务数据实现的。“北斗+人形机器人”“北斗+农机”“北斗+打桩机”……北斗系统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在多个领域实现深度应用与创新突破。
2025-07-31 10:15
7月30日15时49分,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八甲火箭”)托举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直冲云霄,将其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7-31 04:55
科技浪潮下,侨界青年索华也带来创业项目——基于燃气低碳催化的粉末喷涂线研发和产业化,顺应新能源与“双碳”目标趋势。
2025-07-30 09:41
中国国土南北跨越纬度近50度、东西跨经度60多度,带来气候多样性,适宜不同品种的蔬菜、水果生长。答:“十四五”以来,在消费升级与供应链创新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果蔬产业发生着诸多变化。
2025-07-30 09:40
面对激荡的国际竞争局势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唯有主动拥抱变革,让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充分浇灌产业创新的“广阔田野”,方能赢得战略主动、制胜未来。
2025-07-30 05:00
前不久,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和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我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增至25项,继续领跑全球。
2025-07-30 05:00
29日12时11分,双曲线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搭载的恩施硒都山泉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30 05:00
北京时间7月27日18时0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5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29 10:17
鸟类因误判透明或反光的玻璃而撞击建筑物,被称为“鸟撞”,是威胁鸟类种群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5-07-29 04:40
日前从江西铜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自然保护区与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开展蜘蛛资源本底调查中发现蜘蛛新物种——广丰合跳蛛。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生物钥匙》上发表。
2025-07-29 04:40
近日,该中心与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唐安军教授团队,在巫溪县白果林场发现近危物种长叶山兰,这是在阴条岭发现的又一新纪录种。
2025-07-29 04:40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健康管理成为一种新的生活风尚,帮助人们提高健康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但当人们对健康数据的关注逐渐演变为时刻紧盯、过度解读时,这一数字化工具,反而可能催生不必要的焦虑,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数据所“绑架”。
2025-07-29 04:40
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专注于将人形机器人应用于智能制造、仓储物流、智慧巡检等工业场景,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展望未来,人形机器人将提高生产力,与人类高效合作,可能为许多行业带来革命性变革,创造新的价值定位和商业模式。
2025-07-28 09:28
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彭志辉就带着机器人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机对话”,展望了具身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
2025-07-28 09:28
在产品研制阶段,科研人员重点针对能量高效汇聚—传输、月壤致密化输运等问题,开展了关键技术攻关。
2025-07-28 09:27
当日下午抵达位于青海省境内的长江源区通天河直门达河段,进行了多学科采样观测,这意味着2025年江源综合科考正式启动。
2025-07-28 09:25
研究团队历时5年,通过对近4.7万份田间数据的深度挖掘,构建了涵盖2191份全球小麦种质的“综合抗源”核心资源库。以此为基础,团队首次绘制出覆盖431个遗传位点的小麦基因组抗条锈病基因全景图,清晰展现出抗性基因在全球麦区的时空分布特征。
2025-07-29 04: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