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保障粮食安全是保障社会稳定的基础,而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则是严守耕地红线。作为可以改造利用的非传统耕地资源,盐碱地是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宜耕盐碱地资源的开垦,能够有效补充粮食耕地面积。
我国有14.87亿亩盐碱地和6.9亿亩盐碱水域,广泛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同时,部分地区由于灌排不当,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而退耕。
近年来,科学家们对盐碱地的利用已经过较长时间的探索,包括洗盐、脱盐等改造后发展水稻、栽莲(藕)等种植业,可结果经济、社会效益都不佳。直到20世纪80年代始才逐步形成利用综合养鱼技术改造盐碱地的路径。
经过多年探索,证明综合养鱼是开发利用盐碱地的一个有效途径。盐碱地的特点是“旱、涝、碱、瘦”,有的盐碱地寸草不生,不宜农作物生长。以渔、农、牧、副综合利用的开发思路,逐步地建立起鱼、粮(棉)、草;鱼、畜、禽;鱼、畜(禽)、草等综合养鱼生产模式,并获得了可观的综合效益。
20世纪90年代,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率先开展了盐碱地渔业开发利用;东海水产研究所发现了盐碱水质的多样性,摸清了制约盐碱地水产养殖的关键因素,在陕西大荔内陆盐碱水域成功养殖中国对虾,开创了内陆盐碱地水产养殖先例;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利用黄河水在低洼盐碱地开展水产养殖获得成功……这些荒置的盐碱地竟然成了农民增收的“聚宝盆”。
东海水产研究所一直牵头在进行盐碱水养殖技术攻关,开辟了继淡水、海水之后新的水产养殖空间,还探索创建了“以渔降盐治碱”的盐碱水土渔业综合利用模式,使荒置的盐碱水土,成为既可种粮种菜又可养鱼养虾的“鱼米绿洲”。
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五农场,利用弃水回用工程将稻田浸泡产生的盐碱水引入池塘,开展了凡纳滨对虾和耐盐碱淡水鱼类的养殖。该地区土壤含盐量高,脱盐困难,盐碱稻田产量和收益低。通过“池塘—稻田”盐碱地渔业综合利用,土壤全盐含量降低20%以上,水稻、南美白对虾和耐盐碱淡水鱼平均亩产分别达750公斤、250公斤和1000公斤以上,池塘亩经济效益和盐碱地整体亩均效益显著提升,既保障了水稻增产稳产,又增加了每亩收益。
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通过“池塘—稻田”模式,有效治理了土壤盐碱化问题。开挖池塘后,周边地区地下水位下降,土壤盐分汇聚到池塘中,新田耕作层土壤盐分大幅下降,稻田种植的芹菜、甘蓝、西红柿、大麦、油葵等农作物长势良好,近2万亩土地得以复耕或重新用于农业种植,为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提供了新途径。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富民村,通过降盐排碱改良工程和池塘集约化养殖,成功改良了重度盐碱地。土壤盐度从21.01下降至3.55,改良较好的田块,水稻亩产达502公斤,盐碱较重田块,水稻亩产160公斤,改变了重度盐碱地寸草不生的状况。“以渔降盐治碱”盐碱地渔业综合利用为盐碱地治理提供了新途径。
实践证明,以盐碱地水产养殖为基础、以生态改良为目标的盐碱地渔业综合利用,不仅不与农业争水,开辟了水产养殖新空间,而且降低了土壤盐度,让荒废的盐碱水土重现生机,构建了宜渔则渔、宜农则农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对保障农业粮食生产安全、助力乡村振兴、储备后备耕地资源具有积极意义。
今年4月1日起,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起草,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的我国首个盐碱地水产养殖领域的国家标准《盐碱地水产养殖用水水质》正式实施。
据起草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养殖技术研究室主任、全国三八红旗手来琦芳介绍,在传统的农业意识中,大多数盐碱水是无法利用的,特别是盐度超过2‰的,对农业种植有影响,所以很多人会觉得盐碱水就应该废弃。另外,基于对盐碱水的认识不足,有些养殖户仅仅用盐度来判定水质是否适合养鱼、养虾,并参照海水,在水质检测之后缺什么就加什么,将淡水配成海水去使用,这样不仅养殖成本高,易加剧水土盐碱化。
《盐碱地水产养殖用水水质》国标的发布,为盐碱水成为养殖用水提供了技术支撑,推动盐碱地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我国内陆盐碱水资源量大、利用率低,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当下,盐碱水土渔业开发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把白色盐碱荒地变成鱼米绿洲,为了看到百姓丰收的喜悦,有许多“来琦芳们”还在穿过茫茫沙漠,在一步一个脚印啃着盐碱地开发这块硬骨头……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养殖技术研究室主任、全国三八红旗手来琦芳
作者:刘雅丹研究员、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本文图片和部分资料来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养殖技术研究室主任、全国三八红旗手来琦芳
策划:武玥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