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科普> 农业农村频道> 三农看点 > 正文

菌菇飘香庆丰收

来源:光明网2025-09-24 16:55

  金秋时节,硕果缀枝,菌香满溢。9月23日,“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卢氏会场在横涧乡代家村珍稀食用菌生产基地举行,展现“千万工程”经验落地成效与乡村振兴新图景。

  晒丰收成果,聚发展动能

  在代家村珍稀食用菌生产基地,锣鼓声震天响,身着彩衣的农民载歌载舞,欢快的舞步踏响丰收的节拍,脸上的笑容藏不住丰收的喜悦。走进生产车间,一丛丛雪白饱满的白玉菇鲜嫩欲滴,工人们熟练地打包、装箱,这些新鲜的菌菇正源源不断发往全国各地市场,成为卢氏产业兴旺的生动注脚。

  “希望广大农民与‘三农’工作者当好田野追梦人,在科技兴农中闯新路、在产业发展中开新局;也盼社会各界持续关注卢氏‘三农’,让土地更肥沃、乡村更宜居、百姓更幸福。”卢氏县委副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磊寄语到。

  活动现场,80个农特产品展台一字排开,19个乡镇与43家院县共建企业携60余种农副产品集中亮相。卢氏核桃个大饱满、猕猴桃酸甜多汁、黄精药用价值高、绿壳蛋营养丰富……琳琅满目的展品,不仅展现了卢氏生态农业的丰硕成果,更让“原本卢氏”的品牌魅力深入人心。

  现场签约环节亮点纷呈,多项合作协议为卢氏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上海市农科院、河南省农科院与卢氏县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中心签约,共护伏牛山菌业种质资源;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郑州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分别与企业合作,推动智能装备研发与机器人技术落地;重庆瑾和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则签下产品销售、深加工研发协议,为产业发展架起“产学研用”桥梁。

  探融合路径,筑振兴根基

  作为传统食用菌生产大县,卢氏县的木耳、香菇早已是当地产业“金名片”。近年来,卢氏县在做深香菇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基础上,斥资1.38亿元引进福建珍稀食用菌技术与人才,打造占地82亩的珍稀食用菌项目,成立河南安兰莘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二期完工后,年产1800万袋珍稀食用菌,可带动百余名群众稳定就业,实现年人均增收超3万元。”公司负责人王卫鹏介绍,“我们给菇农送菌棒、建移动智慧菇房,既提供技术指导,又包回收、拓销路,就是要做大珍稀食用菌规模,拉长产业链,打响卢氏生态菌业品牌。”

  王磊介绍,当前卢氏县在巩固食用菌产业优势的同时,正以“三合”模式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成效逐步显现。

  在资源整合方面,卢氏县立足县域实际推进区域化布局,划分北部观光农业示范区、中部循环农业试验区、南部特色农业体验区三大功能区。通过优化土地、人才、劳动力等要素配置,同步完善基础设施,有效降低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社企结合层面,全县244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构建起“县平台公司—乡镇合作联社—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三级组织服务体系。同时引育金海生物、天宝生物等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深度融入产业链条。

  三产融合领域,卢氏县深化“院县共建”“校企合作”,推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各环节贯通,促进农业、工业、商贸、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截至目前,当地食用菌综合产值已突破50亿元,以连翘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超200万亩,旅游综合收入达38.5亿元。“中国最美县域”“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这两块金字招牌的影响力,也在持续提升。(光明网记者宋雅娟)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哈尔滨湿地秋韵美

  • 十五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即,高清大图看圣火装备细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