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暑假不在地球玩 | 最上镜的土星
首页> 科普频道> 天文前沿 > 正文

暑假不在地球玩 | 最上镜的土星

来源:光明网2018-10-10 10:0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大家好!我是国家天文台的李海宁。上一期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木星是我们此行不可不去的星球呢?这一期就先来解答这个问题,然后再去另一个披着美丽光环的巨行星——土星看一下!

    小朋友和大朋友,你们好!我是国家天文台的李海宁。上一期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木星是我们此行不可不去的星球呢?在太阳系里,彗星和行星撞击的大型冲突事件大约每五十年就会发生一次。木星表面曾有一串深色的撞击痕迹,那是一次木彗大冲撞的战斗遗迹,由于木星大气下是液态海洋,这一痕迹早已不复存在。但试想,如果没有庞大的木星舍身阻挡,这一串彗星将很有可能越过小小的火星直击地球。所以木星对于地球以及我们这些地球上的生命来说,还扮演着守护神的角色。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看它呢?

    离开木星继续远行,就会看到一颗身披美丽光环的星球:土星。土星(Saturn)是太阳系第二大行星。它也是伽利略1610年第一次通过望远镜观察到的。别看它体积庞大,如果你能找一个足够装下土星的大盆,放上水,你会发现它居然能飘在水上!这是因为土星的密度比水还小,大约0.7g/cm^3。

    土星最著名的外号就是“指环王”了。它拥有复杂而多变的光环系统,光环之间并不是连续的,而是分别由不同组分的物质组成。科学家们根据发现的顺序,将这些光环命名为光环A、B、C、D、E、F、G等。随着土星光环盘面绕着太阳转动,地球上的观测者长时间观察土星光环,就会发现,随着时间的变迁,我们能看到不同形态和角度的土星光环。甚至在土星29.5年的绕转周期中某个极为特殊的时间,当地球恰巧穿过光环盘面,你从侧面看去,会发现,光环们神奇的“消失”了!

暑假不在地球玩 | 最上镜的土星

    土星光环

    虽然太阳系的美图千千万,但是有一张照片我必须强烈推荐。就是这张土星倩影。这张图片结合了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数据,由卡西尼号飞船搭载的摄像机拍摄。卡西尼号在2005年飞到土星身后,慕然回首之际拍摄了这幅內太阳系的照片。此图不仅揭示了土星及其错综复杂的光环的精致细节,同时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精妙构图。我们可以看到照片底部中心位置、明亮的太阳的一部分,和八点钟位置、刚好位于最亮光环外侧的、来自一个暗弱、遥远的行星——地球的反射光造成的斑点。也正是因为这幅令人惊叹的照片,土星荣获太阳系选美大赛“最上镜奖”。

暑假不在地球玩 | 最上镜的土星

    卡西尼拍摄内太阳系照片

    和木星一样,土星也拥有自己庞大的卫星系统。而这其中有两颗非常有趣的代表:土卫二和土卫六。

    土卫二(Euceladus)很小,却十分明亮。乍看之下,它的表面就像覆盖着刚下完的雪。仔细看,有山脉也有列沟。卡西尼曾拍摄到有物质从土卫二的南极喷出,最开始科学家们以为是摄影机坏了,后来才发现那是一排排巨大的间歇泉,将水和冰晶从雪白表面喷入太空。土卫二的南极竟然很热!这就像地球北极比赤道热一样离谱。目前最明显的迹象表明,那些液体可能来自地下海洋,地热将其喷出。你以为这颗小卫星死气沉沉,结果其南极居然喷出水冰。那儿具备生命所需的一切:能源、水源、有机物和氮。这个小星球的发现令寻找地外生命的人们大为惊喜。

暑假不在地球玩 | 最上镜的土星

    土卫二照片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原地休整,下一站再从土卫六开始游览吧。

    讲述者简介:李海宁,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译有《宇宙的真相》、《图说宇宙》、《宇宙简史》等科普书籍。

    本期编辑:小怪兽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中央歌剧院《卡门》唱响沙特

  • 电影《日掛中天》主创亮相威尼斯电影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研究首次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中确认了固态内核的存在。
2025-09-05 09:41
据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从今年9月起回归并影响未来数月的全球天气和气候状况。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而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
2025-09-04 09:47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2025-09-04 09:44
正确掌握储存技巧和使用习惯,才能发挥冰箱的功能,保障家人饮食健康。
2025-09-04 09:39
这不是惊悚小说,也不是玄幻剧,而是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和海洋巨兽的别样相遇——这是鲸和海豚的骨头。从意外搁浅偶然获得,到渔业生产相对频繁打捞,闽南的“新鱼骨庙”(阴庙)呈现出和历史上的鱼骨庙截然不同的样貌。
2025-09-04 09:37
9月3日,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组织收看阅兵仪式直播,铿锵有力的步伐、全新亮相的装备、转型跨越的成就,让他们动容,更让他们振奋。南昌舰的入列,标志着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首次突破万吨级设计,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09-04 09:32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