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月球是人类走向宇宙深处的第一步,一直以来,古老而神秘的月球都吸引着无数科学家的目光。月幔的物质构成是什么?从来没有人看到过的月球背面是什么样子?这些问题,随着“嫦娥”一次次飞天慢慢有了答案。而这背后,有一只年轻的队伍用自己青春和热血奋力书写中国千年奔月梦想的崭新诗篇。
作为中国探月工程五大系统之一的地面应用系统,是月球探测数据传回地球的唯一通道,被称为探月工程中的“数据大管家”,主要负责制定科学探测计划、有效载荷运行管理、探测数据接收、处理与管理,并组织开展科学应用研究。
我国此前的地面应用系统是针对地球探测而组建的,已经不能适应和完成月球探测乃至深空探测,所以新的地面应用系统一切皆是从零开始,而这意味着没有人,没有设备,没有经验可借鉴。从2001年前后开始概念性设计,到2003年完成方案设计,再到2004年完成系统设计,拉团队、建大天线、建观测站、搭系统……地面应用系统经历了一个个难关,用3年不到的时间慢慢成形。然而等待他们的真正考验还在后面。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2007年11月5日,嫦娥一号顺利被月球捕获,进入绕月轨道,地面应用系统迎来自己的第一次大考!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苏彦回忆起当时画面记忆尤深,“最开始的几分钟里看不到嫦娥一号任何数据,屏幕上都是黑的,大概三分钟之后,天线转了过来,我们看到了降落相机的图像,当时观测室里面所有人都在欢呼,那种感觉非常激动。”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李春来介绍,数据接收下来,就像生下孩子一样。第一张全月图最后缝补的时间是汶川大地震那一天,团队连夜干活到凌晨四点左右才结束,最终把数据接收下来。
数据是做科研的基础,没有数据就很难有自我创新性的科研成果。面对庞大而枯燥琐碎的数据,地面应用系统却总能挖掘出其中的宝藏。2019年5月,距离嫦娥四号任务实施不到半年,由李春来带领的研究团队便以惊人的速度解析了首批科学成果——为月幔的物质构成增加一个力证。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介绍,从嫦娥三号开始,在国际最顶级的期刊上都有我们的身影,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状。
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邀嫦娥,揽玉兔,搭鹊桥、到访广寒宫,中华民族的飞天揽月梦越来越坚实。地面应用系统作为探月公众中最“年轻”的一个系统,保持着五战五捷的战绩,成为中国探月大军中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而这是团队里的每个人无私奉献的结果。
月出而作,月落而息,他们的生物钟追随着月球而改变。在北京的密云观测站,则一直需要有人值班,有任务时,最长要值守近一个月的时间。“团队里元老级的人物都成长得很好很快,也很有成就。但他们牺牲了很多,包括自己的爱好,甚至家庭的团聚。”李春来说。
短短的15年时间里,从“绕”月到“落”月,从月球正面奔向月球背面……不断创造着新成就,如今,中国的探月工程仍在继续,中国自主火星探测工程也正箭在弦上,中国的深空探测脚步不断前行。“如果能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人千年的探月梦想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我们最好的科技报国方式。”李春来说。
联合摄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光明网
监 制:战 钊
记 者:宋雅娟
肖春芳
蔡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