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视频科普 | 用手机拍下我与银河的约会
首页> 科普频道> 天文前沿 > 正文

视频科普 | 用手机拍下我与银河的约会

来源:光明网2020-09-26 11:1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刚才看到的银河都是由专业的数码单反或微单拍摄的,但我们在羡慕之余,是否考虑过,用手机拍摄这样一张属于自己的银河照片呢?

  现在有的手机已经能够达到这个需求了。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用手机拍摄一张银河的图片。

  为了拍摄银河,我们首先需要对它有一定的认识。我们居住的太阳系在银河的一个支臂猎户臂上。夏季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银河系的中心,冬季的时候,由于地球运行到围绕太阳轨道的另外一侧,因此我们看见的是和银河系的中心方向相反的银河边缘。

视频科普 | 用手机拍下我与银河的约会

  所以冬季银河较暗,夏季银河较亮,而且夏季银河也更容易拍到。对于中国8-9月,我们一般在8-10点,在南方天空能够找到银心的位置,它位于人马座和天蝎座一带。

  我们能够在电脑上通过软件进行模拟,当然也可以在手机APP上模拟。这样,我们就能精准的知道在某个地理位置,在某个时间,银河将在哪个方位出现。对于中国8-9月,我们一般在8-10点,在南方天空能够找到夏季银河的位置。

视频科普 | 用手机拍下我与银河的约会

  对于银河的拍摄,光污染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光污染会掩盖银河的微弱光芒,导致拍出来的照片白茫茫一片,看不清银河的细节。

  所以,我们需要到一个光污染较小的地方拍摄。在这个网站中,我们能够查询到光污染的情况,紫色的部分是光污染较大的位置,灰色部分是没有光污染的位置,对于拍摄银河,我们至少需要到绿色的位置,才更有可能拍到比较好的银河照片。

  另外明亮的月光也对银河的拍摄有很大的影响,月光同样会将银河掩盖,所以我们一般需要选择农历初一的前后5天,或用星图软件模拟,避开月亮与银河同时出现的时间。

视频科普 | 用手机拍下我与银河的约会

  那么我们应该使用什么设备进行拍摄呢?手机当然是必不可少的,这里我们推荐选择曝光时间能够达到30秒的手机,早期的苹果手机因为限制了最长曝光时间为四分之一秒,因此无法拍摄银河。另外手机的摄像头光圈越大越好,如达到F2.2或数值更小,才能更容易的拍摄到暗弱的银河。

  除了手机,我们也要关注一下相关的配件。首先是三脚架,因为我们在拍摄时需要长时间曝光,如果手持,影像会以为抖动而模糊,所以三脚架是必不可少的。将手机与三脚架连接的,是这个手机夹,它下面有一个1/4英寸的螺孔,可以锁在三脚架云台的快装板上。

  硬件满足了,我们来介绍一下软件。关于拍摄的APP,有很多选择,但我们多数采用自带的相机APP就能够满足需求了。

  对于苹果手机,我们推荐使用带有夜拍模式的比较新的型号,我们要做的操作非常简单,开启夜拍模式后,将快门选为30秒,接着点击屏幕,让相机进行自动对焦,然后点击拍摄按键,就可以开始拍摄了。期间,需要保证手机不能移动。拍摄完成后,我们就得到了一张图片。

  你也可以在拍摄前选择不同焦距的镜头,来得到不同的取景构图。一般我们选择广角或者超广角镜头。

  拍摄完成后, 我们需要打开照片,检查焦点是否准确。如果星点为点状,那么焦点就是准确的,如果星点是圆斑,那焦点就有偏差。

视频科普 | 用手机拍下我与银河的约会

  对于安卓手机,我们同样采用自带的APP进行拍摄。一般,我们需要选择专业模式。

  首先是ISO,我们一般将它设为3200或更高,快门时间设为30秒,白平衡可以手动指定得低一些,如4000K,这样可以得到一个偏冷的画面。焦距设置为MF手动对焦,然后将它调到无穷远位置,设置完成后,我们就可以按下拍摄按键,进行拍摄了。同样,我们也可以选择不同的焦距,得到多种构图效果。

  无论哪款手机,拍摄完成后,如果想做进一步的处理,我们可以在图片美化的APP中调节参数。如曝光,对比度,色温,饱和度等。

视频科普 | 用手机拍下我与银河的约会

  这样,我们就用手机拍到了一张银河的照片,它的拍摄方法其实不难,你们了解了吗?期待大家拍出一张自己的银河作品。

  监制:万昊宜

  剧本:袁凤芳、李 颋

  审核:李 石

  编辑:赵宇豪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华山迎来新春旅游高峰

  • 福州:簪花“簪”福气 千年坊巷展非遗风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期,我国“天关”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观测到一例伽马暴EP240315a,这是首次探测到宇宙早期爆发现象的软X射线信号,将为开展早期宇宙相关研究开启一扇新窗口。1月23日,相关成果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
2025-01-27 09:44
日前,由机器人天工、天轶、小柒与现场主持人共同发布的,以“畅享科技 乐酷亦庄”为主题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年文商旅体发布活动,在北京智慧融媒创新中心举办。
2025-01-27 09:35
近年来,我国种业快步发展。从种子生产到App订单运输、催芽厂催芽作业、智能秧棚育秧、轨道车运输、智能驾驶插秧、田间水肥管理、App订单驾驶收获,我国已经形成科技范十足的种子生产链条,跑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加速度”。
2025-01-27 09:34
乙巳蛇年将至,国家自然博物馆“灵蛇献瑞——2025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和升级焕新的基本陈列“脊椎动物的崛起”向公众开放,不少大朋友和小朋友在浓浓的年味中迎来一场科普之旅。
2025-01-27 09:34
车辆扎进山体,穿过17.5公里长的锦屏山隧道后,周遭终于从昏暗变得明亮,一座“地下城”出现在眼前——这里是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以下简称“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
2025-01-27 09:27
快过年了,当很多人渐渐放下手头工作时,团队河南安阳育种站负责人阎俊研究员和往常一样出门了,目的地依然是他熟悉的育种田。
2025-01-26 09:19
1月25日,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雄安库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体系基本形成,对于全面提升我国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水平和林草种业整体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2025-01-26 09:17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王健团队与合作者展开研究,成功制备出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薄片器件,并在其中观测到零磁场下工作温度可达72开尔文的高温超导二极管效应。
2025-01-26 09:17
修复后的影片不仅没有划痕、噪点等老电影身上常见的“毛病”,而且质量比原片高很多,比如没有了威亚,色彩更亮,非常符合如今观众的观看习惯。
2025-01-26 09:16
110万吨!这是“中麦578”2024年的订单收购量。要知道,2024年全国小麦总产量是14010万吨,以此对比,“中麦578”的订单量相当于全国小麦产量的1/140。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特别自豪!
2025-01-26 09:15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超过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2025-01-24 10:01
“我们种植的是‘捷麦19’‘沧麦6002’,最高亩产已超过300公斤。”后仙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刘玉锁说,“‘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这首民谣道尽了我们过去在盐碱地里种粮的艰难。如今,科技引领让‘盐碱滩’蝶变‘米粮川’。”
2025-01-24 10:00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为36130亿元,同比增长8.3%。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多元化投入格局加快构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为研发经费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1-24 09:58
在禁食或运动期间,免疫细胞(红色)迁移至胰腺并刺激产生胰高血糖素的细胞(橙色)来调节血糖,其中细胞核以蓝色显示。这表明免疫细胞不仅是抵御威胁的“战士”,还能像应急响应人员一样,在必要时介入确保机体的能量供给。
2025-01-24 09:58
1月14日,上海豫园灯会蛇年吉祥灯笼成网红文创伴手礼,其可爱的造型吸引众多游客购买。在十二生肖中,很少有谁拥有同蛇一样复杂的象征意味,兼具毁誉参半的双重文化色彩。秦汉以后,我们祖先对蛇的热情也并未减少,但属于蛇的正面形象的意蕴更多地被投射到龙身上。
2025-01-24 09:58
冰岛基因解码公司科学家完成了一项重要研究。他们绘制了一份人类基因组完整改组图谱,即详尽的人类DNA在生殖过程中混合方式的地图。
2025-01-23 10:19
考古人员在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城头山镇的李家岗遗址,发现彭头山文化时期“古稻田”遗迹,这将长江中游早期稻田的出现时间提早到距今8000多年。
2025-01-23 10:14
日前国际学术期刊《大气科学进展》上发布2024年全球海温变化研究报告:2024年全球海表平均温度、海洋上层2000米热含量再一次达到了人类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2025-01-23 10:09
日前,新疆农业大学科研人员李德强所在的研发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可注射水凝胶,并将其用于抗癌药物的负载,可显著降低药物副作用。
2025-01-23 10:10
呼吁更多的人转变观念,认识到从“能用”到“多用”再到“好用”的国内装备自主可控,对于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意义重大。
2025-01-23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