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科普频道> 天文前沿 > 正文

天文节目|《探索》

来源:光明网2021-03-23 18:0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妈妈,为什么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了?

  因为现在是5月,要进入夏季了。

  为什么5月就会热呢?

  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转,

  让我们有四个季节呀。

  为什么地球会绕着太阳转?

  因为有引力作用呀。

  那引力是什么呀,它长的好看么?

  我们去天文台找找答案吧。

  大哥哥,我听说天上有黑洞?

  你说的没错,

  黑洞是宇宙空间中的一种天体。

  那,它也是天上的星星咯?

  嗯,算是吧。

  那我晚上能看到这个黑洞么?

  这可有点难,

  我们没法用眼睛直接看到黑洞的。

  晚上看不到?

  那是像太阳那样,白天才能看到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

  让我们去天文台找找答案吧。

  妈妈说,

  太阳系的事儿要去天文台找答案。

  大哥哥说,

  黑洞怎么看,也要去天文台找答案。

  天文台是个什么地方呀?

  天文台是个什么地方呢!

  我是来自国家天文台的一名职工。

  我是来自国家天文台的一名学生。

  我们齐聚在此,探索宇宙、追求真理。

  我们在深邃幽静的黔南大山里,

  追寻天文与宇宙的奥秘;

  我们在苍山洱海的神话中,

  观测日月变化、斗转星移;

  我们在连绵不绝的骊山脚下,

  肩负北斗卫星建设的伟大使命;

  我们在碧波荡漾的抚仙湖畔,

  细数太阳黑子与耀斑的惜惜相依;

  我们在古丝绸之路的遗址旁,

  揭开脉冲双星的神秘面纱。

  四季变换、冬去春来,

  在星辰的轮回之中,

  我们发现、我们探索。

  我们从地球出发,

  向外太空发射空间探测器。

  我们建造巨大的天文望远镜,

  只为一瞥那最古老而遥远的星系。

  春雨催醒期待的嫩绿,

  夏露折射万物的欢歌,

  秋风编织七彩的锦缎,

  冬日下生命乐章延续着它的神奇。

  我们永远不会停止理解和探索,

  这个美妙的宇宙,

  它是我们宏伟而美好的家园。

  在探索宇宙的漫漫长路上,

  请你与我同行,共同迈向未来!

  朗诵词创作:国家天文台职工及学生

  演职人员:张晓宇、范昊宇、梓涵、牛牛

  策划执行、后期剪辑:万昊宜

  说明:该节目为2017年5月国家天文台公众开放日活动内容之一,于2021年3月重新录音再次后期剪辑制作后发布,供需策划天文活动的教师们参考。

 

[ 责编:赵宇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数读我国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网络执法成绩单

  • 中国体操队备战巴黎奥运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一项新研究中,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神经科学家培育出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类白血细胞,能促进神经纤维再生。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开发出利用这些特殊细胞的治疗方法,逆转视神经、大脑和脊髓损伤,恢复患者失去的神经功能。
2024-06-28 10:47
本报记者 余晓葵摄/光明图片  6月25日,与会嘉宾在交流讨论。 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一批全球153座“灯塔工厂”中,有62家是中国企业,其中不乏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企业。
2024-06-28 10:25
记者陈海波、通讯员王玉琢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获悉,国际计量局(BIPM)官网日前发布北斗授时监测结果,标志着基于北斗的授时服务获国际认可,可以为全球提供精准可信的标准时间服务。 作为BIPM指定的国内唯一一家北斗授时监测机构,中国计量院是此次北斗授时监测数据的主要来源之一。
2024-06-28 10:23
育秧、移栽是人们常见的水稻栽培方式,而将稻种直接播入大田进行水稻直播,是近年来一种轻简化的栽培方式,但也存在出苗率较低的问题。 研究表明,水稻中胚轴伸长对幼苗破土出苗具有关键作用,是提供其迅速破土的主要动力。
2024-06-28 10:19
在24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科技开放合作。
2024-06-28 10:14
Open-ST平台为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度。
2024-06-27 10:33
25日至26日,以“空间智能 新质引擎”为主题的2024空间智能软件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
2024-06-27 10:31
26日,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 碳星快轨”,在青岛正式发布。
2024-06-27 10:30
如何统筹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集群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绿色节能低碳之路。
2024-06-27 10:29
OpenAI当天发表声明说,原计划6月底向ChatGPT付费用户小范围开放语音助手功能,但现在认定仍需一个月才能“达到发布门槛”。
2024-06-27 10:25
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了位于水稻籽粒细胞内的河马信号通路联合介体激酶模块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机制。
2024-06-26 10:35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团队报告称,韦布望远镜的数据揭示了5个星团,每个大小约1秒差距(约3.26光年)。研究团队总结说,这些发现表明星团形成和反馈可能塑造了再电离时期的星系特性。
2024-06-26 10:34
6月25日,嫦娥六号安全回家。中国电科为嫦娥六号配备了系列测控及卫星通信手段和搜索定向设备等,为“嫦娥”旅途安全和月球样本安全保驾护航。
2024-06-26 10:30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2024-06-26 10:28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2024-06-26 10: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