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天文课程|探索太阳系小天体
首页> 科普频道> 天文前沿 > 正文

天文课程|探索太阳系小天体

来源:光明网2021-04-22 15:5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在广袤的太阳系中,除了我们大家熟知的行星、矮行星、卫星,还有无数的小天体。这些形态各异的小天体,使我们的太阳系更加丰富多彩。那么它们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且听朱进老师娓娓道来。

  今天推送的天文课程是由北京天文馆朱进研究员为大家带来的《探索太阳系小天体》,小天体的多姿多彩,将在课程中为你一一揭示。

天文课程|探索太阳系小天体

  课程介绍

  题目:探索太阳系小天体

  主讲人:朱进,北京天文馆研究员,《天文爱好者》杂志主编、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天文系天力天测博士毕业。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理事、“大手拉小手”关爱儿童公益平台科普志愿者、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工作组成员、国际天文馆学会董事。曾获中国天文学会张钰哲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课时时长:31分钟

  本课重难点

  太阳系由哪几类天体组成,小天体又指哪些天体?太阳系内小天体的命名规则。小天体是否会和地球相撞,相撞带来的后果,以及人类的应对。

  本课纲要

  1. 太阳系小天体的组成

  2. 小行星的发现和大规模观测,小行星的命名

  3. 彗星的概念以及彗星和流星雨的关系

  4. 流星的产生

  5. 近地小天体和潜在危险小天体

  6. 恒星际小天体介绍

  以上天文课程由中央文明办三局、民盟中央宣传部“科学探索·圆梦行动”全国青少年天文科普公益课堂项目支持,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承办,民盟中央宣传委员会、“大手拉小手”关爱儿童公益平台协办。所有内容仅供公益行为的科普及教学使用。(蔡琳)

[ 责编:赵宇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数读我国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网络执法成绩单

  • 中国体操队备战巴黎奥运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一项新研究中,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神经科学家培育出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类白血细胞,能促进神经纤维再生。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开发出利用这些特殊细胞的治疗方法,逆转视神经、大脑和脊髓损伤,恢复患者失去的神经功能。
2024-06-28 10:47
本报记者 余晓葵摄/光明图片  6月25日,与会嘉宾在交流讨论。 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一批全球153座“灯塔工厂”中,有62家是中国企业,其中不乏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企业。
2024-06-28 10:25
记者陈海波、通讯员王玉琢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获悉,国际计量局(BIPM)官网日前发布北斗授时监测结果,标志着基于北斗的授时服务获国际认可,可以为全球提供精准可信的标准时间服务。 作为BIPM指定的国内唯一一家北斗授时监测机构,中国计量院是此次北斗授时监测数据的主要来源之一。
2024-06-28 10:23
育秧、移栽是人们常见的水稻栽培方式,而将稻种直接播入大田进行水稻直播,是近年来一种轻简化的栽培方式,但也存在出苗率较低的问题。 研究表明,水稻中胚轴伸长对幼苗破土出苗具有关键作用,是提供其迅速破土的主要动力。
2024-06-28 10:19
在24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科技开放合作。
2024-06-28 10:14
Open-ST平台为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度。
2024-06-27 10:33
25日至26日,以“空间智能 新质引擎”为主题的2024空间智能软件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
2024-06-27 10:31
26日,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 碳星快轨”,在青岛正式发布。
2024-06-27 10:30
如何统筹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集群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绿色节能低碳之路。
2024-06-27 10:29
OpenAI当天发表声明说,原计划6月底向ChatGPT付费用户小范围开放语音助手功能,但现在认定仍需一个月才能“达到发布门槛”。
2024-06-27 10:25
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了位于水稻籽粒细胞内的河马信号通路联合介体激酶模块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机制。
2024-06-26 10:35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团队报告称,韦布望远镜的数据揭示了5个星团,每个大小约1秒差距(约3.26光年)。研究团队总结说,这些发现表明星团形成和反馈可能塑造了再电离时期的星系特性。
2024-06-26 10:34
6月25日,嫦娥六号安全回家。中国电科为嫦娥六号配备了系列测控及卫星通信手段和搜索定向设备等,为“嫦娥”旅途安全和月球样本安全保驾护航。
2024-06-26 10:30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2024-06-26 10:28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2024-06-26 10: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