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汇集万物。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今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题是“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曾江宁在接受光明网专访时介绍,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享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等美誉,也是珍稀濒危水禽重要的栖息地,鱼、虾、蟹、贝类生长繁殖的场所。“我国红树植物有37种,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等省区。”
作为一种脆弱的生态系统,红树林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多重作用下,遭受了较大破坏。曾江宁介绍,红树林生态系统面临的压力,既有海水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变,也有气候改变、极端天气带来的影响。同时,人类快速的经济活动如围海造田、砍伐行为等,都导致红树林的生长空间日益狭窄。“红树林是和人类共存在地球表面的生物圈内的生物物种,我们都应该在尊重科学、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前提下研究与保护,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
在谈到内陆人能为海洋保护做什么时,曾江宁表示,海洋不但和生活在海边的人们有关系,而且和内陆居民乃至全人类都休戚相关。夏季海洋台风除了给人类带来灾害,也为内陆带来丰沛降水,为森林、农田和整个内陆的生态系统提供必要的淡水资源。内陆的环境保护,能够减少污染物通过流域输送至海域以及红树林生态系统中,会对海洋起到间接保护的作用。陆海统筹、流域污染控制也是我们国家为了建设美丽中国、美丽海洋正在采用的政策措施。(光明网记者宋雅娟 赵宇豪 武玥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