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这152公里长江岸线藏着怎样的生态密码
首页> 科普频道> 要闻 > 正文

这152公里长江岸线藏着怎样的生态密码

来源:科技日报2022-02-09 09:5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千百年来,长江哺育着两岸居民,生生不息。如今,在江西152公里长江岸线,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这条“母亲河”与两岸居民,正续写着新的故事。

  石钟山下,鄱阳湖与长江交汇,江湖两色,千载悠悠。由此向上下游延伸,江西境内152公里长江岸线宛如一张蓄势的弓。

  近年来,江西将岸线整治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着力打造长江“最美岸线”。春节前夕,记者来到这里,探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背后的生态密码。

  拆建:非法码头变身公园 长江岸线“颜值在线”

  从石钟山出发,顺流而下,江西湖口段长江大堤犹如长龙侧卧,堤内绿化带生意盎然,不时看到有人在堤上散步。

  “原来这一带有很多非法码头,我们把它拆除、整合、规范。”湖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周红斌说,非法码头拆除后,部分江岸重新复绿,成了居民休闲的好去处。

  “以前这里很杂乱,现在干净整洁,像个公园,我们都喜欢来散步。”附近居民徐先生说。

  这处长江大堤的变化,是江西长江岸线整治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江西累计在长江岸线拆除码头74座、泊位87个,恢复岸线7.5公里。

  江面船舶往来,江岸车辆穿行……位于九江彭泽的红光综合枢纽码头一片繁忙景象。江西以岸线整治为契机,推进港口建设提质升级。

  “这个码头拥有4个5000吨级泊位,年设计吞吐量65万标箱。”九江长江港口集团运营管理部工作人员于丽江说,这是江西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的集装箱专用码头,已成为周边货物的中转集散地之一。

  治污:“0.75>2.89” “经济账”里有“生态账”

  走进位于江西湖口的方大九钢深度水处理站,记者看到,污水经数道工序处理后,不仅可以养鱼,甚至达到直饮标准。

  “公司废水循环利用率达97.4%,天气晴好时能实现零排放。”方大九钢动力厂供水车间副主任谢海洪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从长江取水,每吨成本不到0.75元,而废水循环利用的成本高达2.89元/吨。尽管如此,企业依然坚定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除污水循环利用外,高炉废气也被回收发电。方大九钢动力厂运行一车间副主任王徽告诉记者,仅高炉废气回收发电这一项,公司一年就能节省标准煤4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4万吨。

  “监管部门对重点企业制定‘一企一策’整改方案,以最严要求促进环保标准提升。”九江市湖口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彭伟伟说,经过对园区全方位改造,污水、废气等都要进行严格净化处理,无害后才能排放。

  据了解,为保护长江生态,近年来江西关停长江沿线上千家小散乱企业。周红斌告诉记者,近年来园区加大投入强化监管,在服务企业的同时寻求转型,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转产:从捕鱼到护鱼 老渔民获“国际巡护员”奖

  家住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的王第友打了30多年鱼,几年前,他有了新身份——江豚协巡队队长。

  “我在2016年加入协巡队,主要工作是沿着长江岸线和鄱阳湖巡护。”前几年看着水里的鱼越来越少,打了一辈子鱼的王第友觉得很痛心,转行做巡护员。老王觉得这是在“还债”。

  2021年,王第友获得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颁发的“国际巡护员”奖。他告诉记者,随着禁捕和巡护力度加强,明显感到长江水生物种在增加,江豚不时聚集浮现,鳤鱼等一度绝迹的鱼类也“重出江湖”。

  实施“十年禁渔”,江西出台多项政策,已帮扶5万多名渔民转产就业。禁渔禁的不是生计。在江西省瑞昌市,当地上岸渔民成立渔业公司,开展人工养殖,不仅让自己富起来,还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公司提供鱼苗和技术,还帮着销售,这鱼养起来轻松,收入也有保障。”瑞昌市码头镇赤庄村村民何忠良告诉记者,以前捕鱼年收入在5万元左右,现在养鱼收入实现翻番。

  记者了解到,当地渔民还对鱼进行深加工,做成鱼干、酒糟鱼等,打响品牌、壮大产业。

  千百年来,长江哺育着两岸居民,生生不息。如今,在江西152公里长江岸线,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这条“母亲河”与两岸居民,正续写着新的故事。(刘 彬 郭杰文)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明日召开!敬请关注2025年数字丝路发展论坛

  • 百年量子路:从理论诞生到改变未来的量子信息革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8月1日—8月30日,为市民带来国防科普与沉浸式军事体验的盛宴。
2025-07-23 15:19
如果未来20年我们能造出通用量子计算机,它将提供一种革命性的计算能力。
2025-07-23 09:20
在广州,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小心地穿上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在设备辅助下轻松登上楼梯。曾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发生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
2025-07-23 02:40
“智能电网可接纳高比例新能源”“地下空间深度开发与空中慢交通系统立体分流”“太空超大型设备实现在轨制造”“生态标签农产品比例提至40%以上”“脑机接口技术为脑功能损伤患者的康复带来福音”……
2025-07-23 02:4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刘世荣院士团队日前发布“气候智慧型适应性造林”新范式,构建起气候—树种—立地精准匹配体系
2025-07-23 02:40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大麦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团队在一种小麦野生近缘种——冰草中鉴定出一个可调控穗粒数的关键基因AcRR1
2025-07-23 02:40
22日17时37分,随着330千伏玛玉二线结束试运行,330千伏玉树第二回线路工程宣告正式投运。
2025-07-23 02:4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21日发布的第五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
2025-07-22 10:35
“对承担国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给予1:1配套、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
2025-07-22 02:35
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团队联合相关科技企业,成功研发“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并正式对外发布。
2025-07-22 02:35
由中铁二院勘察设计的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三年多来,发送旅客超5000万人次,货运量突破6000万吨,客货运输实现量效双增。
2025-07-22 02:35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重要战略举措,它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5-07-22 02:3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是黄河矿的富钕端元矿物,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
2025-07-21 09:46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2025-07-21 09:40
雨又下了一夜,太阳终于爬上了大娄山。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种粮大户王建全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却犯了愁:“雨水多,禾苗长得快,可田里的稻飞虱太多了,恼火呦!”
2025-07-21 02:45
近期,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第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IEC TS 62565-5-3:2025)正式发布。
2025-07-21 02:45
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量子点光转换膜系列国际标准《纳米制造—可靠性评价—第4—1部分
2025-07-21 02:45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