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魏有兴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指引下,我国江河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10年来,一幅幅波澜壮阔得绿意盎然、绿富同兴江河图景徐徐铺展,以江河之变折射国家巨变,以江河之兴印证民族兴盛。
江河安澜,保障民族永续发展
立国兴邦,其枢在水。水安全关系民族存续,关系国计民生。近年来,我国紧紧围绕提升水安全能力的核心关键、破解水安全短板的瓶颈制约、应对水安全风险的重大挑战,立足于工程补短板、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致力于解决国家水安全的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把水安全风险防控作为守护底线,把水资源承载力作为刚性约束上限,把水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控制红线,统筹做好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全面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如今,河清海晏的夙愿已清晰可见,江河安澜的梦想已触手可及。一座座水利设施岿然屹立,一条条灌溉渠道密布田野,一个个水源工程跨越南北、互济东西,构筑起“四横三纵”的新水网。10年来,我国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实现整体跃升,成功战胜了大江大河大湖严重洪涝灾害,年均损失率由0.57%下降到0.31%,我们正以江河安澜保障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生态向好,润泽百姓幸福生活
水清、岸绿、河畅、景美,是人民对江河的美好期盼。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历史性解决,水资源利用方式深层次变革,水资源配置格局全局性优化,江河湖泊面貌历史性改善,水利治理能力系统性提升,越来越多的河湖重现生机,成为造福百姓的幸福河湖。
比如,全面部署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出台《母亲河复苏行动方案(2022—2025年)》,以“让河流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为目标,让人们身边的家乡河、家乡湖更加美好,润泽生活。一段时间以来,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备受社会关注。通过采取“节、控、换、补、管”等措施,这几年华北地区地下水水位总体回升,2021年治理区浅层地下水、深层承压水较2018年平均回升1.89米、4.65米。同时,白洋淀水生态得到恢复,永定河等一大批断流多年的河流恢复全线通水。
如今,浩荡万里的长江成了百姓口中的自然长江、经济长江、人文长江,让人在“万里长江水,点亮了万家灯火”里,感受了“乡土”、读出了“诗意”、品出了“美味”;九曲连环的黄河正成为生态之河、发展之河、幸福之河,光秃高原成绿洲、恣意水沙听话流、靠天吃饭自己把碗端……每一个场景都生动展现了新时代让江河之水服务发展、造福人民、润泽华夏的幸福时刻。
江河奔腾,激荡国家发展进步
“兴水利,而后有农功;有农功,而后裕国。”大江大河连山襟海,新时代的江河被赋予了多重价值。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合计占有中国经济体量的70%左右,已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水清岸绿、鱼跃鸟飞背后承载的是航道贯通、城市发展,潮起潮落、云卷云舒背后折射的是润物养民、宜业宜居。国家“江河战略”正加快中国新旧动能转换,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治国必先治水,江河治理是个复杂过程,展现的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十年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建立,用水权改革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全面推行,全国120万名河长和湖长上岗履职,河湖面貌实现了根本性改善,越来越多的河湖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江河治理的巨大成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扎实的物质基础,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如今,奔腾不息的大江大河,正串联起山明水秀、云阔天高的自然画卷,书写着蓬勃浩瀚、举世瞩目的绿色传奇,激荡出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美丽中国。
(作者系河海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