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四十年,种好守好一片林
首页> 光明科普云> 要闻 > 正文

四十年,种好守好一片林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4-02-07 13:51

  黄振芳与儿子、孙子、孙女在一起。杨芝浩 徐懿德摄影报道

  黄振芳在林场。杨芝浩 徐懿德摄影报道

  核心阅读

  福建省周宁县后洋村的山间,高大挺拔的林木苍翠连绵,丰富多样的林下作物茁壮成长。上世纪80年代起,后洋村村民黄振芳带领全家上山造林,经过一家人40多年接续奋斗,荒山披绿,日子红火,好生态带来好前景,带动更多人走上生态致富之路。

  提起黄振芳,福建省周宁县七步镇后洋村无人不晓。

  有人说他聪明——得知国家出台鼓励开荒造林的政策,他第一时间扛起锄头,带领全家上山造林;

  有人说他执拗——“饭都吃不饱还种树?”“不如打工赚钱快!”……在一片质疑声中,他愣是坚持了40多年;

  有人流露出钦佩——40多年,荒山变青山,青山变“金山”,越来越多的人受黄振芳影响上山造林,接续守护绿水青山。

  “这片林,是我一生的心血”

  春节将至,90多岁的黄振芳又上山了。

  尽管已须发花白、脊背佝偻,行动多有不便;尽管在林木的高大苍翠中,他年迈的身影显得愈加单薄,他还是坚持上山。年年如此,仿佛已成为他过年前必不可少的一种“仪式”。

  山上有他的家庭林场。林场里,1207亩树木棵棵挺拔,是他40多年前种下的。

  40多年前的后洋村还很贫困,黄振芳一家也是贫困户。那时候,谁家没钱了,就上山砍几棵树。久而久之,山慢慢荒了,水土流失也十分严重。“要是能把山上种满树就好了。等树成了材,不仅有木材卖,环境也能好起来。”黄振芳时常这样想。

  那时候,树不是想种就能种,但黄振芳很快就等来了好政策。1983年初,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传到了后洋村——“林木谁种谁有;个人所造林木有继承权”,鼓励农民上山开荒种树。当年,黄振芳就扛着锄头上了山。

  “饭都吃不饱还种树?”村民们不理解,黄振芳却铆足了劲,第一年就在山上种下了50亩的树苗。

  种树并不容易。有一年冬天,大雪封山,黄振芳用双手一点点把雪堆扒掉,再把树苗种下去。日复一日,四季轮回,3年过去,造林面积由50亩扩大到1207亩。

  后续管护也是难题。林木生长周期长达二三十年,一家人和这么一大片林子,靠什么养活?

  缺人,黄振芳动员全家上阵,一起搬进了林场;缺钱,针对短期收益不足的难题,黄振芳在林中套种马铃薯、玉米等作物,不仅养活了林场,“造林大户”“致富带头人”的名气也越叫越响。黄振芳作为闽东绿化植树的典型代表,还被请到政府机关作报告。

  “这片林,是我一生的心血。”轻轻抚摸着树干上的纹路,黄振芳喃喃地说。

  “这片林,让我们一家走上了致富路”

  阳光透过树枝照进山林,林下的草珊瑚已经结出红红的果子,在一片翠绿的映衬下愈显生机。

  这是黄振芳的大儿子黄传融4年前种下的。

  10多岁时,黄传融就跟着父亲在山林间摸爬滚打。跟着小树一天天长大,管护家庭林场的接力棒渐渐由黄传融接了过来。他思路活、想法多,又肯拼敢干。“树木棵棵成材,有这么好的条件,能不能发展其他产业?”2017年,黄传融开始尝试养蜂。当年,200箱蜜蜂的蜂蜜就卖了10多万元。

  “口碑越来越好,产品供不应求。是这片林子的好生态,给了林间作物天然的好品质。”2019年,黄传融在林下进一步套种黄精、芍药等中草药材。“过完年,再增加30亩种植中草药材。”黄传融这样打算着。

  不砍树,也能致富。放到40多年前,黄家人可不敢这么想。“原先种树是为了卖木头,木材值钱。”而今,黄传融数着指头算账,“黄精、芍药、草珊瑚、蜂蜜,林下收益样样可观。”黄传融说,不仅不再需要砍树,更是盼着树一天比一天长得好,“这片林,让我们一家走上了致富路。”

  立春第二天,在距离林场不远的种植基地内,黄传融小心翼翼地种下一株株猕猴桃苗。基地面积不大,葡萄、茶叶、猕猴桃等作物品类却很丰富。“守护好这片青山,就是我如今最大的心愿。”黄传融说。

  在黄家人造林致富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上山造林。如今,荒山早已披上绿装,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生态农业等蓬勃发展。2023年,后洋村村集体收入72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约2.6万元。

  “这片林,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前景,也有我奋斗的未来”

  腊月里,一箱箱套着红礼盒的蜂蜜,被快递从林场运往全国各地。

  林间有座管理房,原先是黄振芳管理林场用的,如今成了黄振芳的孙子黄宇斌的工作间。40多年过去,房子外观并无变化,但一走进去,排排货架满满当当映入眼帘,不少都是产自林下的作物。

  11点,黄宇斌走进管理房,利索地支起三脚架、打开补光灯。没几分钟,这里成为一个小小直播间。对着镜头,黄宇斌面带笑容,热情介绍着一样样林下产品。

  2020年,黄宇斌辞掉在大城市的工作,回乡开起电商公司。“我希望把这些年在城里学到的经验带回来,让好产品从林下走向全国。”黄宇斌说。

  两小时的直播里,订单列表上的数字不断增加,有些产品还供不应求。直播刚结束,他转头又忙起了发货。屋外,满山青翠,黄宇斌指指外面的林子:“这就是我回来的理由。这片林,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前景,也有我奋斗的未来。”黄宇斌信心满满。

  同为黄家第三代林场人,孙女黄娟娟是周宁县狮城第一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也是一名护林宣讲员。在课堂上、林场里,黄娟娟声情并茂地为学生、游客讲述着一家人守护一片林的故事。从小听爷爷和父亲讲植树、护树故事的她,如今成了讲故事的人。“我想把这些故事告诉更多人,让更多人加入绿水青山守护者的行列。”黄娟娟说。

  一片林,三代人;绿了青山,红了日子。2023年,周宁全县森林覆盖率从1987年的42.8%提高到72.96%,全县林业产值达到3.34亿元。王崟欣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俄“海上联合-2025”联合演习开幕

  • 直击承德六道河镇救援现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能源局7月3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已达到1610万个。
2025-08-01 10:17
今年是中国启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10周年,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实现从试点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协调、全面推进的历史性转变,取得明显成效。
2025-08-01 10:16
31日,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中国信息与电子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发布《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 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备选清单》297项,其中约三分之二是首次提出。
2025-08-01 10:11
由我国牵头制定的两项国际标准《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3部分:直流断路器》和《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5部分:直流转换开关》近日正式发布。
2025-08-01 10:11
复兴油田首期石油2010.06万吨、天然气123.52亿立方米探明地质储量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标志着我国四川盆地首个页岩层系油田诞生。
2025-08-01 10:10
六方金刚石的形成条件极为苛刻,人工合成最大难点在于高温高压下六方金刚石的形成能量高于普通金刚石,因此高温高压产物常以普通金刚石为主,而难以得到六方金刚石。
2025-07-31 10:27
当机器人不再只限于执行预设操作,而是能够具备自主思考和判断,具身智能或许将会很快在更多的社会生活场景中投入应用,为人类的未来社会开创更多可能性。
2025-07-31 10:23
当前,高校应以人民为中心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人才自主培养新生态,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出更多高质量人才。
2025-07-31 10:20
“我们使用导航软件时,经常用到的信号灯倒计时读秒功能,正是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透传’的实时位置服务数据实现的。“北斗+人形机器人”“北斗+农机”“北斗+打桩机”……北斗系统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在多个领域实现深度应用与创新突破。
2025-07-31 10:15
7月30日15时49分,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八甲火箭”)托举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直冲云霄,将其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7-31 04:55
科技浪潮下,侨界青年索华也带来创业项目——基于燃气低碳催化的粉末喷涂线研发和产业化,顺应新能源与“双碳”目标趋势。
2025-07-30 09:41
中国国土南北跨越纬度近50度、东西跨经度60多度,带来气候多样性,适宜不同品种的蔬菜、水果生长。答:“十四五”以来,在消费升级与供应链创新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果蔬产业发生着诸多变化。
2025-07-30 09:40
面对激荡的国际竞争局势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唯有主动拥抱变革,让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充分浇灌产业创新的“广阔田野”,方能赢得战略主动、制胜未来。
2025-07-30 05:00
前不久,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和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我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增至25项,继续领跑全球。
2025-07-30 05:00
29日12时11分,双曲线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搭载的恩施硒都山泉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30 05:00
北京时间7月27日18时0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5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29 10:17
鸟类因误判透明或反光的玻璃而撞击建筑物,被称为“鸟撞”,是威胁鸟类种群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5-07-29 04:40
日前从江西铜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自然保护区与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开展蜘蛛资源本底调查中发现蜘蛛新物种——广丰合跳蛛。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生物钥匙》上发表。
2025-07-29 04:40
近日,该中心与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唐安军教授团队,在巫溪县白果林场发现近危物种长叶山兰,这是在阴条岭发现的又一新纪录种。
2025-07-29 04:40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健康管理成为一种新的生活风尚,帮助人们提高健康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但当人们对健康数据的关注逐渐演变为时刻紧盯、过度解读时,这一数字化工具,反而可能催生不必要的焦虑,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数据所“绑架”。
2025-07-29 04: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