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张佳兴)6月24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天威,就及时妥善科学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有关情况进行介绍。
李天威表示,近年来,我国突发环境事件从数量来看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然呈多发频发的高风险态势。突发环境事件时空分布不确定性非常强,诱因复杂,涉及的污染物种类多,环境影响大,敏感程度高,防范处置的难度比较大。
生态环境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天威
自2013年以来,全国突发环境事件数量由每年大概700余起下降到300起左右,最近两三年都在每年200起左右,其中重大事件每年两起左右,较大事件每年十起左右。突发环境事件多发频发的高风险态势还没有根本改变,所有的省份都发生过突发环境事件,基于化工企业的产业布局,中东部地区突发环境事件的数量相对较多。
从事件的起因来看。生产安全和交通运输事故是突发环境事件主要的诱因,化工企业的泄漏、火灾爆炸、尾矿库的泄漏、危险化学品的运输事故,这些次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比例占到了80%以上。违法排污等类不到10%。同时,自然灾害、历史遗留问题等也能引发次生突发环境事件。
李天威介绍,经过近十年的调度,大概四分之三以上的突发环境事件涉及水污染,约一半的突发环境事件涉及大气污染。部分环境事件造成了水、大气、土壤多介质的污染。突发环境事件涉及的污染物种类也是复杂多样的。有重金属、苯系物、石油类这些较为常见的物质。同时,近年来也出现了像二氯甲烷等一些新污染物,以及甲苯二异氰酸酯等等这些非常少见的化学品。
“按照以空间换时间的理念思路,将重点河流环境应急‘一河一策一图’作为战略性、基础性、兜底性的重大举措,加快推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应急准备体系。”为及时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李天威介绍,截止到目前,全国已完成2365条重点河流“一河一策一图”。摸清了20余万处环境应急空间和设施点位,总体上形成了全国重点河流环境应急准备“一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