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正在阅读:【中国梦实践者】刘先林院士:穿旧鞋乘高铁 二等座上仍备课
首页> 科普频道> 科学之子 > 正文

【中国梦实践者】刘先林院士:穿旧鞋乘高铁 二等座上仍备课

来源:光明网2017-06-14 15:3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昨天开始,一张老人在高铁上笔耕不辍的照片在社交网络疯传,引发30余万次点赞。这张照片由微博@机工战略首发,据称是朋友在高铁上拍摄所得。照片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拿着笔纸在修改校对着什么,神情专注,眼尖的网友还发现了老人脚上是一双年代感十足的旧皮鞋。这位看上去其貌不扬的老人,身份可不简单,他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刘先林。

【中国梦实践者】刘先林院士:穿旧鞋乘高铁 二等座上仍备课

刘先林院士在高铁上还在工作(图片来自网络)

  刘先林院士今年已经78岁高龄了,他是测绘仪器国产化的积极倡导者,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消息的始发作者@技工战略发布最新消息说,“有许多朋友联系到我,说希望联系到刘院士,做进一步报道 ,经过联系,我说明情况后,院士委婉拒绝了。院士回复:国家给他的奖励和荣誉已经够多了,现在想把精力放在研究工作上。谢谢大家对他的关心!”

  【人物小传】

  刘先林,1939年4月出身于桂林,是我国著名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也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一次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刘先林说,测绘工作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大家手机里使用的地图,而他的工作就是把地球搬回家。

  上世纪60年代,国家急需1:10000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刘先林主动请缨,短短一年便研究出了“坐标法解析辐射三角测量”,解决了原来图解式平面加密方法精度低的难题。之后的几十年,刘先林用很少的经费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并结束了中国先进测绘仪器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

  刘先林笑称自己是被“保送”的院士,因为他几乎不写论文,也不太注重申专利。他说,需要是发明之母,我搞的研究都是从国家需要出发,从测绘生产的需要出发。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张继贤也这样形容他:“每当国内的测绘业发展到瓶颈阶段,老刘就会跳出来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梦实践者】刘先林院士:穿旧鞋乘高铁 二等座上仍备课

上世纪80年代初外国代表团来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参观,图为观看数控测图仪绘出来的自动等高线成果。该仪器是刘先林在文革结束后研制成功的第一个成果。右一为刘先林

  从不写专利,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创新

【中国梦实践者】刘先林院士:穿旧鞋乘高铁 二等座上仍备课

刘先林为测绘技术人员授课

  “申请专利是为什么?为了分房子,为了提职称,我从来不写专利,我也没有那个钱去维护。我搞东西一直是自己动脑子,所以一直算有点创新。”

  “我1992年的时候获得过一次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所以1994年就被评上了中国工程院的首批院士。要是拿现在的选院士的标准来看,还很难选得上,因为我个人是既不看文章也不写文章, 也不申请专利,就是生产设备上需要什么就搞什么。”

  “我个人是这样一个陋习,因为比较喜欢所谓的创新,现在我们的学者,学者就是学东西他不是搞创新,创新和学者是完全两回事,他人的品质,人的性格,人的能力都不是一回事,这个善于学的,善于搞学问的和善于搞创造的绝对不是一码人,差别太大。”

  “我们对赚多少钱并没有那么大的期待,主要是满足一下这种开发点新东西的欲望就可以了。”

  积极推动测绘设备国产化

【中国梦实践者】刘先林院士:穿旧鞋乘高铁 二等座上仍备课

刘先林介绍JX-3测图软件

  几十年来,刘先林致力于摄影测量和航测仪器的研究,用很少的经费,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结束了中国先进测绘仪器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为国家节省资金近2亿元,创汇1000多万元;他通过仪器研制有力地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大大加快了中国测绘从传统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转变。

  刘先林始终不渝的自主创新实践,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和勇气,打破了中国数字航空测量仪器领域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改写了中国航空摄影测量采用胶片的历史,推动中国测绘从传统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跨越式发展。将中国测绘仪器研制水平推进到世界先进水平。

  刘先林从事测绘行业50余年,致力于高端测绘设备的自主研发,近年来总是遇到令人费解的事:国内一些高端测绘设备的质量和性能不比国外大品牌差,价格只卖国外十分之一,可恰恰因为价低卖不动,只能走国际市场。

  “长此以往,浪费国家大量的资金,打击我国科研人员研发高科技设备的积极性,对国家的自主创新很不利。”刘先林曾忧心忡忡地表示。

  爱笑的“怪老头”

【中国梦实践者】刘先林院士:穿旧鞋乘高铁 二等座上仍备课

1986年刘先林调试解析三测图仪软件

  刘先林说自己喜欢笑,平时亦不爱修边幅,也因此被人称作“怪老头”。“我比较喜欢笑,一说话就笑,所以给人的印象是一个比较和蔼的人,其实我听说这种人也并不一定好,特别是对于男人来讲,但是我就是这个习惯,那么怪老头这个是因为我不修边幅,比较随随便便,也是社会上对这种所谓的科学家的一种套路一种模式,实际上对这个陈景润专门报道他的那些怪事,李小文也是这个情况,想把这些情况套在我身上,其实我一点也不怪。”

【中国梦实践者】刘先林院士:穿旧鞋乘高铁 二等座上仍备课

刘先林正在研究数码相机

  记者手记:院士偏偏爱老楼

  午后,阳光暖暖,记者一行如约来到刘先林院士“钟爱”的老办公室。之所以说他“钟爱”老办公室,是因为我们在提前的邀约中曾来回多次更换访谈地点。要知道,刘院士在测绘科学院的新办公楼其实是有一间更为“宽敞明亮”的办公室,拍摄访谈效果会更好,但刘院士独爱坐落在北太平路的那栋略显破旧的小楼,几经往复,最后还是决定在这块有故事的老地方开始访谈。

  老办公楼年代感十足,没有电梯,地面也还是老式的砖块拼接而成。不大的办公室略显凌乱,沙发上、窗台上、桌子上都散落着实验器材。刘院士的办公桌就设在门口,他的秘书告诉我们,刘老既不讲究吃,也不讲究穿,但对空气是否流通很在意。

  敲门而入,刘老师才从高高的两摞书间抬起头来,继而起身跟我们握手问好,声音洪亮的“简直不像76岁”。

  不拘小节、耿直可爱是刘院士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尽管此前已经查看了很多资料,见面时,还是被刘院士衣服上显眼的一块大污渍“吓”了一跳。不过,或许正是这块污渍,使得整个访谈轻松了下来。

  上世纪60年代,国家急需1:10000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刘先林主动请缨,短短一年便研究出了“坐标法解析辐射三角测量”,解决了原来图解式平面加密方法精度低的难题。之后的几十年,刘先林用很少的经费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并结束了中国先进测绘仪器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

  1994年,刘先林就评为中国工程院的首批院士,应有的自豪在刘院士这里却云淡风轻:“我跟你讲,我是保送院士,现在来评我可评不上。因为我既不看论文也不写论文,还不申请专利,基本就是生产设备需要什么就搞什么。”

  刘先林尤其爱笑,几乎是一说话就笑。也因此,别人称他为好老头。生活中,刘老不修边幅,毛衣几乎是今天正着穿,明天反着穿。就连泡茶,他也说滤盖太碍事,所以一个塑料大茶壶陪伴他最久。

  近三个小时的采访,刘院士“谈天说地”,从一开始地深入基层到处调研、测绘再到一步步创新,赶超国外的先进设备再到如今研发的激光车,每走一步,都脚踏务实与创新两个轮子。他告诉记者,30多年来,最大的乐趣就是把外国的东西顶出去,要不就是它们拆了,换成中国的东西。

  在谈到当前的科研创新时,刘先林变得严肃起来。在他看来,当前我国的科研创新情况令人担忧,重物轻人,重硬轻软,追求设备创新而忽视人的创新,用管经济和管工业的做法来管科技是行不通的。

  访谈接近尾声,我们谈到了音乐。刘先林告诉记者,从中学时候起,他便参加管乐队,如今,不管是管乐还是弦乐,他都能达到半专业的水平。“但是,还缺一个键盘乐器”,刘院士忍不住和我们分享起了自己的小秘密,“最近一直谋划着要把键盘乐器搞起来,要去请个专业的老师学习一下。”

  太阳落山,余晖洒在到处堆满器材的办公室,斑驳的试验台,时光的痕迹划过,“这个老办公楼,当年还是我们自己建的呢。”刘先林似乎在回答他为何独爱这里。

  (光明网记者宋雅娟)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邕江引水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 第41次南极考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2月2日,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首台硬岩掘进机(TBM)“江汉先锋号”在土建4标8号平洞顺利始发掘进,标志着引江补汉工程正式进入TBM掘进施工新阶段。
2024-12-03 09:05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对外公布了运城市夏县崔家河遗址考古发掘资料,该遗址属于距今5000余年的仰韶中期庙底沟文化,并出土一件同时期罕见的彩陶鱼纹盆。
2024-12-03 04:15
近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普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此次修订聚焦科普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强化了社会各界的科普责任,
2024-12-03 04:50
记者2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我国将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探索建立专精特新赋能体系,健全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相适应的要素保障制度。
2024-12-03 04:50
一件采集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的早白垩世恐龙标本被认定为窃蛋龙类恐龙新类群——百年鸳鸯龙。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白垩纪研究》上。
2024-12-03 04:50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以下简称“中山本底站”)1日正式业务运行。这是我国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将对南极大气成分浓度变化进行连续、
2024-12-03 04:50
11月30日晚间,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圆满完成首次发射任务,验证了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在硬件、软件、人员等各方面已具备常态化发射能力。
2024-12-02 08:55
房元鹏分析,比较来看,我国的天舟飞船属于大型货物运输飞行器,上行装载货物能力强。
2024-12-02 08:50
从农业农村部获悉,12月1日,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广东省广州市落下帷幕。
2024-12-02 03:45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期间,到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考察,观看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成功案例展示和科技创新成果,
2024-12-02 03:40
科学与哲学关系密切,恩格斯早就提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有着独特思维方式的哲学必然随着科学的发展而自觉改变其本身的形式。
2024-12-02 03:45
提供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多样化的服务。
2024-12-02 03:40
让年轻人在科技创新中“挑大梁”,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在技术攻关中敢于给他们压担子,并对他们可能遭遇的失败给予一定的宽容度。
2024-11-29 09:51
国家医保局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情况。据介绍,自成立以来,国家医保局已连续7年开展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累计将835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其中谈判新增530种,竞价新增38种。
2024-11-29 09:49
第二届链博会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增先进制造链展区,从研发设计、新材料运用、关键零部件及加工、智能制造及高端装备等四个方面,展现全球先进制造领域从前端设计到终端产品应用的全产业链。
2024-11-29 09:48
持续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平台,当好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奋力谱写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024-11-29 09:47
根据规划,中国计划202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关键技术攻关;2027年左右发射3颗先导试验卫星,开展下一代新技术体制试验;2029年左右开始发射下一代北斗系统组网卫星,203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建设。
2024-11-29 09:35
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有一道看似难以跨越的鸿沟——科技人员通常不熟悉市场、经营和生产,企业经营者往往搞不懂前沿科技。
2024-11-28 02:50
在光通信系统中,硅基调制器是信息传输与处理的关键一环,是整个电光信息转换的“心脏”——信息经过这个枢纽来去、流转,高效搭上光的“顺风车”,奔赴不同目的地。
2024-11-28 02:50
“这是智能滴灌系统,能根据土壤湿度自动调节灌溉量,既让植物不缺水,又能节省水资源。”日前,在重庆市大渡口区慧泉小学,一群小讲解员正在向大家讲解智能滴灌系统的奇妙之处。
2024-11-28 02: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