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王大鹏
很多有关如何做好科普的参考材料中经常提到的一点是,要凝练核心信息,甚至有些指南中明确提出,在一次科普报告、一篇科普文章亦或者一个科普短视频中,作者传播的观点或者信息最多要掌控在3-5条以内。其实原因很简单,读者或者听众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太多的信息,这也就是“少就是多”所要表达的意思,毕竟有些时候追求面面俱到,往往达到的效果就是“面面俱不到”。与其让受众囫囵吞枣一般获取到很多信息,倒不如让他们明确地了解有限的几个方面。
但是现实情况往往是,很多科普人士倾向于通过一次科普把自己掌握的所有内容全部“和盘托出”,就如洪水一般“倾泻”而出,这即便有可能也不现实。因为受众并非特定领域的专家,或者说他们并不是科学家,虽然我们也在一直倡导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但是不是倡导让所有人都成为科学家,所以他们并没有像科学家十余年如一日般仅仅关注于科学研究,那么就不可能在短短的一次科普之中了解某一领域的所有内容,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十年苦修”,是不可能有“一夕顿悟”的。
而对如此行事的科普人士而言,同样面临着一些窘境,那就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想传播什么,他们只是想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告诉给公众,于是就落入到了我想告诉你什么,而非你想知道什么的窠臼之中。最终的结果就是你所说的受众一点没听懂,他们想知道的你一点没说透。这就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何才能提炼或者说凝练自己想表达的信息呢?澳大利亚的著名科学传播者、有着30余年科学传播经验的克雷格˙科密克(Craig Cormick)在他于2019年出版的《科学传播的科学:终极指南》一书中提到了一个“信息的半衰期”,这是一种由美国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开发的工具,它有助于人们找到自己想要表达的精确信息。
实际上,其做法非常简单:
首先用60秒的时间说出你想传播的信息——不要提前做准备,只要不加思索地即兴发言。
然后再说一遍这些信息,但是这回你只有30秒的时间,这会迫使你聚焦于这些信息的关键要素。
随后,再用15秒的时间重复一遍。
到最后,你只有8秒时间,这也是最后一次陈述你的信息。
随着所用时间越来越短,你就会发现完成上述步骤之后,真正关键的信息会随之浮出水面。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用精炼的语言找到意欲表达的信息,同时也能提炼出关键要素,而这些关键点应该是在科普过程中重点去交流和传播的。
要实现科普的目标就必须关注受众的反馈,这种反馈并不在于科普人员说了什么,说了多少,而在于受众通过参与获得了多少。如果我们去看一下优秀的科普内容,我们也总是能够在这些内容中找到非常精确的信息,甚至有些时候这些信息会不止一次地出现,这实际上就是“重要的事说三遍”,之说以要重复,其原因也在于这是关键信息。
专业人士往往是对某一特定领域有着广博知识和深切理解的人,但是需要认识到的一点是,他们很难决定哪些信息应该成为科普中的“优先项”,如果再加上不理解受众这个维度的话,那么最保险的科普方式就是提到很多个方面,但是每一方面都“点到为止”,甚至于还有可能认为每一个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这实际上是的他们陷入到了“知识的诅咒”之中。而“信息的半衰期”则有助于他们找到自己意欲传达的关键信息。
因为从科普的效果来说,在一次科普中讲述很多个但是又都没办法深入的要点倒不如只讲两三个能够让受众理解的要点来的实在。所以当你找不到自己要表达的关键信息时,不妨尝试一下“信息的半衰期”这种办法。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