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践行科普社会责任 讲好中国创新故事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

让科普从“不务正业”迈向“两翼齐飞”

近年来,科普工作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取得显著成效,然而,关于“如何实现同等重要”,“实现怎样的同等重要”各界尚未达成统一共识。因此,依然存在着重科研轻科普、科研与科普相脱节的现象,在一些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技型企业,科普工作仍属于“软任务”“软指标”。

【谈科论普】科普要以科学为基础

科学知识是科学家或者说科学共同体在长期的科学探索过程中沉淀并传承下来的、对指导日常生活有用的信息。这些知识之所以能够得以传承和延续,究其根本就在于它们可以指导我们的生产生活。

【谈科论普】好的科普应该什么样

我们需要承认,科普作品并不容易书写,因为它往往会在专业读者的无聊与普通读者的晦涩之间摇摆。而为了摆脱这个困境,我们更应该去探索一条如何写好科普作品的可行路径,呈现更多更好的科普作品,让科普作品“解渴解忧”,“可读可看”。

【谈科论普】加强基础研究成果的科普工作

当然,就基础研究成果所开展的科普不仅仅要着眼于传播科学知识,更应该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传播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促进公众对基础研究的全方位理解,包括基础研究与科技创新的关系。虽然基础研究在短期内看来可能是“无用的”,但是正是这种无用性为后来的有用性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正所谓“无用之用,众用所基”。

【谈科论普】科普与“文化迟滞”现象

科普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公众充分地理解科学,以便他们可以做出合理的决策,但是如果我们只向公众讲解科学知识,但是并不告诉他们这些科学知识是如何生产出来的,那么他们并不能把这些科学知识活学活用到自己的日常决策之中,也就是说科普要从科学是什么升华到科学为什么,否则公众对科学的认知就不能从“其然”上升到“所以然”。

【谈科论普】科学传播应该以科学为基础

什么才是好的科学传播?这个问题的答案既简单,又复杂。说它简单是因为我们只需要了解三件事,那就是了解受众,讲好科学故事,以及明确自己的目标。

【谈科论普】再说科普重在科学方法的树立

社会科学家曾经对把焦点放在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上的做法提出了一个“缺失模型”,该模型的践行者一度认为“公众缺乏有关科学的精确知识,改善公众对科学的知识可以增加他们对科学的态度,比如公众对科学的支持以及对科学家的积极评价。”

【谈科论普】开放科学与公众参与

从科学传播的角度来说,开放科学呼吁或者说会促进公众对科学的参与,比如其中提到“建基于以下主要支柱之上:开放式科学知识、开放科学基础设施、科学传播、社会行为者的开放式参与以及与其他知识体系的开放式对话。”

知识越多越好吗?兼论科普的方法

我们的科普工作也需要根据时代的特征进行迭代和调整,不能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播与普及,更多的应该着眼于对公众一些能力的培养上,以及科学方法习得上。

【谈科论普】从科学是什么到科学为什么

在把科学是什么转向科学为什么的过程中,科研人员不能缺位。

【谈科论普】科普要尽量用公众能够理解的语言

从上述这两段古尔德关于科普的论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也在倡导“去术语化”或者对术语进行转化,其目的无外乎让公众更好地理解科学。

【谈科论普】让科学传播更加有效的7C原则

完整的传播可以提升一个组织、机构以及传播者个体的信誉,而且如果传播具有完整性,那么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成本效益的,因为它不会遗漏关键信息。同时科学传播的完整性有助于更好地说服目标受众,当然,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所有的传播实际上都涉及到说服。

加强生物育种产业创新 锻造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利剑”

加强生物育种技术创新和高价值专利创造,创新种业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强化专利国际化战略布局,做好生物育种领域关键技术的专利布局和发展规划

【谈科论普】大科学家如何做好科普——读《深海浅说》有感

正如培根所言,“知识就是力量,这种力量不仅取悦于去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广大和深度。

【谈科论普】科普不妨从公众的身边之事做起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科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受到经济、文化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因而科学文化也不仅仅是科学共同体的文化,而是为广大公众所接纳的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或者说应该成为一种精神气质。

【谈科论普】用短视频助力新科普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信息显示,2021年6月,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9.44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88亿。同时,《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也表明,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达到110分钟。

【谈科论普】科普,需要科研人员走出“象牙塔”

科研人员既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科普的“第一发球员”。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心系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勇攀高峰,无私奉献,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

繁星追梦| 以科学家为偶像,让青春拔节成长

偶像是一个社会的选择,代表大多数人的价值观方向。长期以来,“偶像”起势于娱乐化的浪潮并席卷荧屏,从这里“溯流而上”,不啻于一种“正本清源”。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就让科学家成为荧屏主角,对青年人心中的“偶像”进行重新定义。

【谈科论普】科普中对隐喻的使用

实际上,在主流科学语言中,隐喻也往往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比如进化生物学中用到的“红皇后假说”或者“自私的基因”等。

【繁星追梦】丰收不忘袁隆平,吾辈青年当自强

对袁隆平院士的景仰,也应当成为当代青年前行的动力,纪念袁老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沿着他开辟的道路继续走下去,助力中国早日从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

【谈科论普】做好科普的“KISS”原则

14世纪英格兰的逻辑学家、圣方济各会修士奥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约1285年至1349年)提出了一个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也就是“简单有效原理”,后来这个原则被称为“奥卡姆剃刀原理”。

【谈科论普】让公众近距离感受科学之美

对于一个外行公众来说,我们该如何去体会科学之美,又或者说,如何从“独乐乐”变成“众乐乐”?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科普应该发挥这样的作用。

【谈科论普】 “科学的精髓是其方法”

如果只是掌握了一些科学知识,而没有在更高的层面上对科学有深切的理解,那么你可能无法体会到下面这句话的美感和科学底蕴。

【谈科论普】为科学传播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我们常说科学家是科学传播的“第一发球员”,但不可否任的是,要求所有科学家都去从事科学传播既不可能也不现实。毕竟科学研究才是科学家的第一要务。如果没有了科研成果,那么科学传播也会成为“海市蜃楼”。

【谈科论普】用“信息的半衰期”抓住关键信息

很多有关如何做好科普的参考材料中经常提到的一点是,要凝练核心信息,甚至有些指南中明确提出,在一次科普报告、一篇科普文章亦或者一个科普短视频中,作者传播的观点或者信息最多要掌控在3-5条以内。

重视应急科普在新冠病毒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德尔塔等变异株的出现将会对新冠病毒防控构成巨大威胁,同早前的阿尔法变异毒株相比,其传播力更强、潜伏期更短

【谈科论普】科普不仅仅是普及科学知识

虽然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科学家,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但又超越科学知识这个基础的。

【谈科论普】科学因传播和普及而发挥作用

科学需要传播和普及,只有进行传播和普及才能最大化科学的价值。只不过传播和普及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而且这些方法是可以习得和掌握的。

【谈科论普】错误的科普与不科普,哪个更好?

我们偶尔也会在网络上看到有些对错误的科普进行批评驳斥的文章,而且相信我们很多人也亲身经历过一些错误的科普,比如1854年,7岁的爱迪生为了帮助妈妈做手术而想出了用镜子聚光的办法(而实际上1886年才有了第一例阑尾炎手术),再比如牛顿因为落地的苹果砸到了自己的头而灵光乍现,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谈科论普】科学传播培训何以可能?

提高科技工作者的“能力”实际上就涉及到培训的问题。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培训还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而培训需求的旺盛则在倒逼培训体系的快速形成,并不断迭代升级。

【谈科论普】科普需要界面友好

非虚构类书籍大致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告诉你一些你以前不知道的事情,第二类教会你一些你以前不具备的技能,第三类能够改变你的一些陈旧甚至错误的世界观。

【谈科论普】我们需要用科学来指导科学传播

相较于国外的研究进展,中国,无论我们称之为科普还是科学传播,都有着广阔且丰富的实践,是一个值得深入发掘的“富矿”, 国内的从业者,无论是理论研究者还是实践者,都努力从事着相关的工作,力求做出一流的成果,推动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谈科论普】警惕科普领域的意识形态“侵袭”

科普也不是“方外之地”,也会成为意识形态领域角力的一个场域,甚至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糖衣炮弹”。

【谈科论普】科普需要发挥价值引领

有学者曾这样形容“后真相”时代的特征:成见在前、事实在后; 情绪在前、客观在后;话语在前、真相在后;态度在前、认知在后。在充斥着假新闻、标题党的媒介景观之下,科普更应该注重价值引领,更加关注伦理立场,不“洗地”,不“刷绿”,不“漂白”,营造风清气正的科普环境与氛围,传播积极正向、价值引领的科学内容。

【谈科论普】学会倾听是科普的一个前提

德谟克利特说,只愿说而不愿听,是贪婪的一种形式。那么从科普的角度来说,从事科普的人员有必要培养自己的倾听技能,在表达之前先学会倾听,这样也能够与受众形成积极的反馈回路,更好地传播和输出科学的内容,因为倾听就是在与目标受众建立关联,找到结合点,实现共情和共鸣。

【谈科论普】科普:画面感很重要

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种叙述方式都让人们即刻对太空着陆有了栩栩如生的画面感。但是如果不用这种方式去传递我们的信息,而只是泛泛地讲述其原理,或者陈述其登陆过程,那么可能造成的结果就是,意欲传递信息之人洋洋洒洒说了很多,然而普通公众还是不知所云。

【谈科论普】科普:从平铺直叙到起承转合

科学需要讲故事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科普从业者的共识,而且有很多科普人士也在有意或无意地采用这个模板。

“日常迷信”是纾解心理焦虑的网络符号

近年来,“日常迷信”一词频繁出现在各大社交平台,并成功“植入”网民,尤其是青年网民的“话语圈”。与早期互联网那些沉迷“风水”“命相”“堪舆”“周易”等网站的用户不同,参与“日常迷信”的青年网民不一定真的笃信转发可以“攒人品”,占星可以抗“水逆”,“锦鲤”附体可以走向人生巅峰。社交互动产生的情感反馈让“日常迷信”的参与群体不断壮大。

科技人才的社会评价应丰富多元

其实,岂止是科技领域的“人才评价体系僵化单一”,环顾周遭,人们不难发现,除了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之外的其他社会评价体系也不乏此弊。而这些问题也正说明,“人才评价体系僵化单一”与社会心理和观念尚未多元化紧密相关。

莫用二元思维看待“制造业工人送外卖”

近日,一组疫情期间的就业数据引发热议。某平台公布数据,疫情期间两个月内新增骑手58万人,其中40%来自制造业工人。近年来,快递员、网约车司机、外卖配送员等从事互联网相关业务的劳动者人数逐年增加。

当科学被“品头论足”

科学研究是基于事实判断的,而公众的意见表达往往是基于价值判断的,当科学家的事实描述不符合部分公众的价值预期时,发表这些成果的科学家就很容易受到公众的攻击。可以说,基于个人好恶甚至情绪而不是学理本身的一些科学争论,正在对科学家群体和科学文化的发展造成伤害。

学术影响力评价应“因人而异”

进入大科学时代,学术影响力的评价可谓是一个国际性难题。在此情况下,我们其实很难找到一个“完美”的学术评价解决方案,而只能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之间,寻找一个相对合理的平衡点。

让更多青少年看到科学家的“后脑勺”

科学素养水平发展不均,明显的城乡鸿沟不可忽视。

应重视基础研究在科学普及中的作用

就在今天,“悟空”真的了不得了,它给我们带来了惊喜,但是这个“悟空”不是西游记里的孙行者,也不是“猴哥”,而是我国于2015年12月17日发射的首颗天文卫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

用科普文章撬动职称评价体系改革

这样,才能避免在改变“重科研轻科普”导致的不公的同时,又滋生一种新的不公,从而让职称制度真正对人才培养起到引导作用。

从科学的角度追剧

日前,医疗情感剧《急诊科医生》正在热播,并且平均收视稳居卫视同时段第一的位置。但是从网络上相关的报道来看,有挑bug的,有谈论剧中角色之间情感脉络的,当然也有为这部剧打call的。

从科学研究的视角看我们为啥发朋友圈

前,对第三人效果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传播心理学领域,对科学传播的研究还不多见。

做科研需要怎样的心态

美国讲演家、作家罗曼·文森特·皮尔(1898-1993)被誉为“积极思考的救星”,曾获得过里根总统颁发的美国自由勋章。运动不只是身体疲惫感消失,心情也会晴朗起来,科研状态就会好,思维的困境自然迎刃而解。

未来假新闻会消失吗?对皮尤调查的解读

2016年,牛津词典将“后真相”选为年度关键词,它指的是在对公共舆论方面,相较于客观事实,人们更容易受到情感和个人信念的影响。

中国创新氛围已远超李约瑟期待

如今,承载着这一学术传统的英国李约瑟研究所所长梅建军认为,中国现在的创新氛围已远超李约瑟当年的期待。

打造科普精品离不开工匠精神

在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获奖名单公示中,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科教社)的《竺可桢全集》喜获图书奖。为此,编委会和出版社坚持力求如实保存文本原貌,当编辑规范与保存文本忠于历史面貌发生冲突时,宁肯冲破现行的编辑规范。

科幻作品究竟有何意义?

这些年来,在欧美科学家的专访里,最常听到的是他们从小喜爱阅读科幻小说,这奠定了他们追求科学的一生。在下一篇文章里,再详谈当下对硬科幻和软科幻区分的误区,恰恰是为何近年来,中国的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仙侠、玄幻、魔幻当道的主因之一。

科普剧应在“剧”上下功夫

科普剧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往往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舞台剧,而是一个独幕剧,甚至往往是近距离的可以在街头进行“平面”演出的“活报剧”。

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应当如何“负责”?

近年来,负责任研究与创新成为欧美等国提出的一个新的全球性发展理念,被列为欧盟2020年远景规划之一。

科研人员如何更好地开展科学传播?

当今,我们的生活充斥着各种新闻和消息,这其中也不乏假新闻和谣言,破除谣言一直以来都是科学传播领域研究者和实践者关心的话题之一

科学家的一生可以怎样度过?

从1994年开始,他先后对比了1000多个洼地,踏遍上百个窝凼,喝浑水、吃冷馍,只为给“天眼”选个好台址。“天眼之父”用生命诠释出的人生,将被一些心灵永远铭记,被一些生命永远传唱。

“网红”文章等于学术论文,逗谁呢

且不说新规仍旧在强调论文发表与晋升评聘之间的直接关联,单说“网红”论文,出发点远离学术研究初衷,和评聘挂钩本身就是一种注水。

“院士效应”何时休

众所周知,中青年科学家是最具有创新能力、科研上最能出成果的群体,而不是院士。

让更多科学家为大众所熟知

日前,由国内企业家、科学家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未来科学大奖的2017年度颁奖典礼在京举行,中科院院士施一公、潘建伟和北京大学教授许晨阳分别获得“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每人奖金为680万元。

百年机器人 扬帆中国梦

随着中国机器人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机器人离自己越来越近。自2013年开始,中国工业机器人连续5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应用市场,服务机器人需求潜力巨大,特种机器人应用场景拓展显著。

科普与科创: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

2016年我国共有科普人员205.38万人,科普场馆共有1258个,向公众开放开展科普活动的科研机构和大学达到7241个,科普专项经费达63.59亿元,全国人均科普专项经费4.63元。

吴澄院士:智能制造大有可为

智能制造内涵非常广,全生命周期当中任何一个环节采用人工智能的任何一种具体技术,都可以属于智能制造的范围。

“冷冻人”苏醒前 不妨思索伦理问题

人体冷冻技术曾不止一次地出现在科幻片里。科幻电影《太空旅客》就以人体冷冻技术为背景,设想了可能牵涉到的伦理问题。那么,对于像人体冷冻这样堪称改变时代的技术,难道不应该未雨绸缪,通盘考虑一切伦理挑战么?

期待更多“网红”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

最近以来,一批热衷于科学传播的科学家开始在各种网络平台上活跃起来,甚至一度被称为“网红”。

论文发表不是科研成果的盖棺定论

韩春雨论文的被撤销,部分排解了长期以来围绕这一研究课题的争论,但事情远未尘埃落定,科研论文发表和评价的问题值得人们深思。

“地球”并不是围着美国转

8月4日,美国向联合国递交文书,正式表达退出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意愿。我们也不能否认,美国的退出会造成不小的影响,会影响到某些人的减排信心,甚至可能会影响到某些国家的减排努力。

科普盛宴要依赖信息精准公开

针对庞大数量的政府信息、科普知识,要确保有“干货”,对信息采集、发布、质量、反馈等细节,需要规范化的操作指引。

科学问题要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

此事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也是下一步探寻真相的原则,莫过于科学的问题要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

做一棵绿色发展的“先锋树”

塞罕坝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播得下种、看得见根,我们最终就能筑牢一道道生态屏障,书写一个个绿色传奇  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当车子开到一片桦树林,技术人员讲起了“先锋树”的故事。

科学营不妨更专业一些

做光杠杆法测量杨氏模量等趣味科学实验,设计制作小型手抛飞机进行飞行比赛,探秘“嘉庚号”科考船……日前,从厦门大学科学夏令营归来的学生兴奋地向笔者讲述了暑期参加科学营的收获。

IP+卫星:实现万维网升级换代

升级换代后的万维网是一种“可个人直接定义”的全新网络,它是承载“共享共治”国家使命的全新手段。升级换代是指共享原理超脱个案互联的局限,以增添不限规模的卫星复制作为共享手段,争取网络生产力与安全性获突破。

内外兼修 让学术生态回归自然

对购买论文、论文内容造假、提供虚假同行评议专家和虚假同行评议意见的主要责任人,视情节取消1—7年承担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资格和晋升职务职称资格;“卫生计生委和科技部负责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开展临床医生职称评价改革试点,正在加紧推进试点工作,着力推进形成适应临床医生特点和符合临床人才成长规律的考核评价体系。

斩断“论文产业链”,不妨使出三板斧

近日,中国学者被大规模撤稿事件有了新进展。中国论文被国际期刊撤稿之事近年来并非罕见。解决这些问题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斩断“论文产业链”则为当务之急,笔者建议使出以下“三板斧”。

“毒鸡汤”不妨视为苦口良药

“我祝你们偶尔运气不佳……”日前,在美国卡迪根山中学的嘉宾毕业演讲现场,学子们收获了一份来自美国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的“毒鸡汤”。罗伯茨的演讲则反其道而行之,语出惊人:“我希望你时不时地遭遇不公,这样你才能懂得公正的价值。

新论:科普需从“我”走向“我们”

博物馆要逐渐地从“解释它们是谁”变成“与它们的公众之间建立对话关系”,再把公众的表达整合到展示中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科技馆的展览更新,不仅要努力跟上科技的发展速度,更重要的是让展览保有持久的新鲜感和吸引力。

由大冰山崩解论我国的全球意识

7月中旬,北半球正值酷暑盛夏,一则“万亿吨冰山脱离南极”的消息引发关注。此次原本是科学家才会关注的事件引起民众瞩目,不得不让人感叹我国民众的极地与气候意识近年来有了较大的提升。

著名医学专家杨秉辉畅谈科普创作

所有能够给予大众的,触角能够传达到大众的媒介,都可以利用。基础是科普的方法,也即科普的写作。

被误读的转基因“预防原则”

对于预防原则理解有误或者运用不当,会出现不易察觉的严重问题。转基因安全性评估本身已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原则,非转基因育种的作物也未必能通过此原则下的安全评估,比如太空育种、辐射育种、化学诱变育种等。

提升科学家从事科学传播技能的“华农模式”

科学家因为处于科学研究的最前沿,在其所属的领域里游刃有余,所以同专门从事科学传播的机构和媒体相比,他们可以最大限度避免科学知识在传播过程中出现差错,保证科学传播的正确性。

褚君浩院士:科普做出大影响力大情怀

褚君浩经常说,科研只是科学家的一种能力,而科普则需要更多能力。《眼睛和太阳》《物理学的进化》《从近代物理学的观念看宇宙》 ……从小就深受科普杂志和书籍的影响,褚君浩对科学的热爱也由此发端。

被误读的转基因“预防原则”

近来转基因在反转人士的鼓噪声中再次引起关注。转基因安全性评估本身已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原则,非转基因育种的作物也未必能通过此原则下的安全评估,比如太空育种、辐射育种、化学诱变育种等。

传播科学时绕不开一些不正确的认识

中国的“阴阳五行”就是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古代认识世界的方式,它的有些方面看起来很不科学,有点粗糙,但是它不是巫术不是迷信,它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

绑在科学家身上的条条框框正去掉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第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特高压输变电技术……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成果加速突破,成为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

科普需求需要创造也可以创造

“科普较大的难处是公民尚未树立起科普消费的意识,科普市场仍未形成规模。王康友认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充分调动受众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内在的需要,这样才能提升科普工作的成效。

做得好科普,科研才可能有大格局

好的科普作品,带给人的不仅是知识和好奇心,更有缜密的逻辑思维、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褚君浩所言,此次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章”,不是因为科研,而是基于多年来他在科普领域的杰出贡献。

《科学家传播能力指南》助力科学家参与科普

科学家是科学普及的“第一发球员”

有一种伪科学更具迷惑性

近年来,有一种现象很有趣:一些科学“大咖”似乎倒向伪科学阵营,发表了不少似是而非的疑似伪科学言论。只是由于大科学家声望高,对于如何用科学语言“包装”伪科学更熟稔,因而其言论更具迷惑性,社会影响和后果也更严重。

科学和宗教、伪科学的区别

我们首先要说清楚科学是什么,特别是科学有三个要素,然后马上就会明白科学和宗教、伪科学的区别了。宗教和伪科学也都声称掌握或者揭示了规律,但是由于并不符合科学的另外两个要素,所以和科学有明显的区别。

科普也应该重视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对来说,有的学科科学普及比较难做,写一篇科学论文可能很容易,要写一篇好的科普文章反而不容易。

通过禅定就能认识真理?请勿曲解量子力学

但是量子力学与日常经验相去甚远,对它的理解也有种种偏差,笔者后面要举的一个例子,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先生的一些观点。

军民融合是建设航天强国的保障

着力推进航天领域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是国家的战略利益,是航天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航天人的历史责任与担当。针对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中国工程院开展了《创新驱动建设航天强国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该不该建巨型对撞机

2015年4月的一天,我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访谈了高能物理所前任副所长张闯研究员。在与张闯研究员的对话中,我感觉到了1980年建设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给中国科学家带来的一种民族自豪感。

从行星的轨道为什么是椭圆形说起

现代天文学和物理学的奠基人是牛顿,而现代化学的奠基人则是拉瓦锡,他为现代化学创造了基础理论——氧化学说。科学有着可深入和发展的特性,也许有一天发展出了新的理论全面替代万有引力,不过牛顿依然可能是最伟大的科学家,没有之一。

环保部门理应成“谔谔之士”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仅是今年环境日主题,更是国之重策,需要我们解决环境治理难题,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绿色发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曾让宣传组织牵头单位环保部十分尴尬,最终只能靠发布“中国主题”来解决问题。

科学普及成效的“三度”评价与长尾效应

科学普及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远非人们想象得那样简单,我们可以把这个系统简单分解为四部分:管理者、科学传播者、传播载体与受众。内容的浓度包括两方面:即所传播的科学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这就满足了对于同一问题感兴趣的不同层次受众的多层次需求。

与科学“一起嗨”

科研机构设立公众开放日的目的,就是要让更多的人领略科学的奥妙。激发公众对科学奥秘探索的兴趣,我们的创新能力才会拔节升高。

原创之路因何不易

循序渐进,让科普知识和科学教育润物细无声,做到这些其实并不容易,让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陈玲觉得棘手的是——国内出版的科普读物缺乏好的创作团队,现在大部分科普书都是进口的。

拒把商业狂欢场变成萤火虫的“葬礼”

5月中旬,因为一封环保组织的公开信,媒体、网民以及地方林业局联合起来,在海口一场萤火虫商业展览开始的33小时前,阻止了这次活动。遗憾的是,萤火虫并非保护物种,这样的活动严格意义上不违法不违规,策划相关展览也无需林业部门审批。

海上科考,制度化科普缘何缺位

多位中方科学家坦言,“科普专员”这一角色,在国内科考航次中难觅踪影;而在航次中开展的科普活动,更是寥寥无几。

科普可走“混搭风”

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科学家不能在象牙塔里自我欣赏,科普是科学家的责任。

让公众更好地参与科学

公众开放日,让更多的公众走进科学,体验科学的精彩,同时也拉近了科学与公众的距离。可以说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众参与科学

人工智能不是和医生“唱反调”

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数量的激增,并没有打破大众对医疗的认知壁垒,手术机器人对大众来说,依然是一个陌生又新奇的领域。

科学普及应该站在“创新”的对立面

科技周定位于“群众性科学技术活动”,旨在提高全民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在形式上基本上是一系列科普活动的集合。科学普及与其着眼于创新,不如立足于守旧,应该理直气壮地站在“创新”的对立面,侧重于科技的历史而非前沿。

二十四节气,不应被遗忘的“记忆”

春末夏初的夜晚,走在街头,微风调拌着断断续续的香气送入鼻孔。

应对气候变化可否另辟蹊径?

2016年10月,世界气象组织发布公报,2015年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浓度首次达到400ppm。

地球人都要有灾害意识

谢和平强调,尽管灾害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增强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做好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工作,把灾害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人工智能不是和医生“唱反调”

人工智能还无法取代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断,但它的出现更大意义在于提高了医疗行业的效率。

科普需以实践体验为依托

这既是全面普及科技知识、体现科学固有价值的需要,也是提高实践体验比重来拓展科学普及成果的需要,二者相辅相成。

“民科”有所不知,科学探索无“捷径”

从牛顿开始,物理学成为可以定量计算的精确科学,它的定律基本用数学公式表示,可以给出与实验吻合的计算结果。

科研经费使用为何问题频发

一边是大额科研经费屡被挪用,为数不少的科研负责人因虚列支出被定罪,引发社会的高度关注;另一边,科研人员也在叫屈,经费管理过于僵化,经费下发滞后报销繁琐,这种“有心无力”也加剧了种种乱象的滋生。

科普要从年轻医生抓起

通过培养年轻医生对伪科普的识别能力,也提高了年轻医生反驳伪科学的能力与习惯。

“塑料大米”的谣言可以休矣

用塑料制作大米,再逆天的技术也达不到。毕竟,大米和塑料相差太远,即便造假也无法以假乱真。

人类文明的推动要技术,更要科学

近年来,很多科技大咖、投资人、企业家在谈科学的时候,都有一个非常自豪的说法:你看我做人工智能、做芯片、做DNA测序检测,这就是做科学

美国医生为什么不会被大面积撤稿

《肿瘤生物学》期刊107篇来自中国作者的论文被撤,有人提出一个问题难住了我:“据说考核和指标的压力,国内国外都一样。在美国一家肿瘤医院从事研究的科学家荣永琪告诉我:“被发现的话,你就什么都没有了。

没有真实,所有科学俱为谎言

4月20日,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发表声明,宣布撤回旗下《肿瘤生物学》期刊107篇发表于2012年至2015年的论文。相比于近年来中国科研取得的成就,107篇被撤稿的论文或许只能算是微小的石子。

吴以岭院士:环保责任应郑重摆在企业面前

从大气污染到水污染再到土壤污染,我们的生存环境正遭遇严重的挑战。针对这一现象,要把“企业如何承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这一课题郑重地摆在企业面前,同时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

何为科学家

朝鲜导弹试射失败是有意为之?

在朝鲜有惊无险地过完“太阳节”之后,4月16日,美国副总统彭斯开始了自己为期十天的亚太之旅,首访国家就是风口浪尖上的韩国。朝鲜也为彭斯送上了一份特殊的“见面礼”——在彭斯的“空军二号”专机起飞后不久,就接到了朝鲜导弹试射并且发射失败的消息。

从土卫二“爆红”说起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航天事业不仅仅代表着美国科技的强大与先进,更是彰显大国地位与打造国家形象的有力工具。

应试教育为何大行其道

衡水中学肯定有不足,甚至问题不少,也必然存在应试教育的问题,我们有权力去批判,我们也相信很多批判者是为了推进中国教育的进步。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应试教育,绝不是教育部门一家就能解决的,更不是打倒衡水中学就能解决的,也不是改变高考录取中衡量人的尺子就可以解决的。

美研制出寨卡病毒快速检测工具

《科学·转化医学》杂志近日载文称,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快速、高灵敏且便宜的新型检测工具,可更有效地追踪寨卡病毒的传播。

院士该不该做科普

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两翼,两者缺一不可。

科学传播需要更好的公众对话与参与

前不久,阴阳五行能否写入“基准”的辩论引发了很多人对科学的讨论和关注,而不论这种辩论是否能得出共识,但是至少可以激发公众对科学传播的热情,当然不同的人和机构对科学传播有着不同的界定

了解“二十四节气” 懂得顺时而生

有关节气的介绍往往仅止于天文、农业、养生等专业常识,而余世存的书却从中拓展开来,将节气等自然变化进行了文化的延伸。

我们为什么需要科普

社会需要科普的强力支撑,这是因为科技的发展产生了许多“真伪”和“歧义”,有必要去伪存真,还原科学的本来面目。

抑郁吗?我们聊聊吧

施贺德介绍,面对日益严峻的抑郁症形势,世卫组织将2017年“世界卫生日”活动的主题确定为抑郁症,呼吁“一起来聊抑郁症”。杨甫德介绍,抑郁症的发生原因很复杂,可能由生物学、心理、生活环境等因素共同导致,其中,压力过大是一个重要原因。

“后真相”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学传播?

后真相(post-truth)成为2016年牛津词典年度词,官方定义“后真相”的意思是指相比于客观事实,情绪和个人信仰更能够影响舆论。

基因编辑的伦理边界在哪里?

在生物医学领域,基因编辑技术可起到三重作用:对基础科学的影响,对体细胞的基因编辑以及对生殖细胞的编辑。

郭永怀李佩夫妇合葬为何选在力学所

阴阳两隔已49载的郭永怀李佩夫妇,5日合葬在中科院力学所。李佩与力学所有不尽的缘分,她的遗愿是与郭永怀合葬在力学所。如今,在力学所郭永怀和李佩合葬的墓碑上镌刻着16个字:一对伉俪,两种传奇,怀瑾佩瑜,师表后继。

刷脸取纸并非大材小用

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刷脸取厕纸也许在未来会被淘汰,但刷脸技术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将是大势所趋。

为什么我们不允许他人愚蠢

一旦愚蠢的异质性群体不存在了,或看起来没那么庞大、有力了,我们也就没那么特别了,那将多么寂寞。比起不由分说的碾压,不妨去观察那些与自己不同的人,试着探究只言片语背后的信息。

别把“网文出海”拔得太高

现在中国网络文学在世界独领风骚最该感谢的是互联网,让广布民间的无限想象力得以集散,涌现出不少好作品,发现了不少好作家。

政令背后“赛先生”何在

如果羞于以前任奥巴马等“科技范儿”总统为榜样,特朗普或许应该从财务报表中抬起头,看看太平洋对岸“赛先生”备受尊崇的中国。

中间阶段技术研发不应被忽视

创新驱动是新常态下推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根本动力,其核心是科技创新。但是,不同角色谈论科技创新的含义不尽相同。

科学不是少数几个天才推动的

他们每个人在自己的科研生涯中提出了一两个关键的理论,之后被其他人选中,经过修正和检验后,最终形成了重大的突破。

科学的精神力量

是总统有点癫,还是囊中太羞涩?

美国总统特朗普此番狂砍科教文卫部门的预算,又大手笔提升国防安全的投入,看似穷兵黩武、不顾民生,其实对他来说是个正常举动。近年来,美国政治圈裂痕犹存,你们白宫拿出的整个财年预算案,国会大手一挥就通过的可能性:极低。

古生物学真的无用吗?

早在达尔文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并第一次正式提出其伟大的演化理论一百多年之后,它仍然受到如此高的关注。化石是支持生物演化理论最直观的证据,当年很多困扰达尔文的许多化石记录,现在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答。

让科研人员享受政策红利

“要做好科研经费项目管理,促进成果转化,让科研人员能够有获得感。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高抒提醒,国家政策下放了诸多权力,但研究人员首先要守住底线,即科研经费不能化公为私。

用科技创新激活“社会创新”

创新惠民是两会的老话题了,其魅力在于常议常新,每年都能看到新进展,每年都可以有新期待。

是时候聚焦科研人员生存环境了

让科研人员不再为生活窘迫而烦恼,心无旁骛地登攀科学高峰,不仅是一个群体的希望,更是一个国家的希望所在。

让成果转化激发“双创”新动能

在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首次在公开场合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副所长周玉梅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科技支撑,而科技成果如果不转化就是一种浪费。

容错纠错,对科技创新意味着什么

3月11日,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从而使各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高校能够更加担当。容错纠错机制的建立旨在支持鼓励创新,对失败和失误的宽容并非意味着对科研不端行为的保护和纵容。

让科技国家队切实担当率先责任

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对接并开展科学实验,中国生态环境变化十年评估报告发布……这一年,科技界向国家表明了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决心。

总理为灰霾“悬赏”,科技界怎么拿

以“悬赏”的方式重点激励一项基础科学研究,动用“私房钱”性质的总理预备费作为奖金,其背后急切、焦灼的心情可想而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寄望的:广大知识分子要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不断攀登创新高峰。

胚胎研究突破凸显伦理限制争议

领导这个团队的剑桥大学教授玛格达莱娜·泽尔尼卡-戈茨告诉新华社记者,这个近似小鼠胚胎的结构体仅发育到了原肠胚形成这一阶段,这次实验中“我们并没有尝试让它继续发育下去”。涉及人类胚胎的实验往往绕不开伦理方面的限制,目前国际上一个普遍认可的规则是研究用胚胎发育时间不超过14天。

社会有活力,创新就有活力

“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竞相迸发”,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欣喜图景。政府要为社会创造力提供生长的土壤和迸发的环境,这包括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服务职能,打破体制束缚和利益壁垒。

让学术造假变得无处遁形

科学研究是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事业,科研诚信是从事科研活动应该遵守的基本价值。”  杨卫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基金委多年来通过不断探索实践,逐步形成“教育、制度、监督和惩处并重”的科研诚信建设体系。

尽快让科技人员拿到“政策红包”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时,专门强调了要切实落实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落实股权期权和分红等激励政策,落实科研经费和项目管理制度改革,让科研人员不再为杂事琐事分心劳神。

让科研经费成为创新“助推器”

2016年9月,北京市在全国第一个出台了贯彻《意见》的地方新政《关于进一步完善财政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

“互联网+科普”尚需突破两大瓶颈

在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中,高达91.2%的公民通过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互联网已成为具备科学素质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第一渠道。

别让科学资源成了“暗物质”

说起“打造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被写进了刚刚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蓝闽波挺感慨:“进步多了,还有改进空间。”

创新应成为转型升级源动力

要让创新成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真正动力,唯有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尤其是提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的建设。

惠民生也要靠科技进步

除了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外,在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这两方面,新技术也有用武之地。

惠民生也要靠科技进步

放眼全球,可以发现各国积累的很多科技惠民生的经验:护理机器人大大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清洁取暖基本解决了冬季采暖带来的空气污染;在民生工程中,除了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外,在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这两方面,新技术也有用武之地。

给互联网不正当竞争来个“紧箍咒”

互联网几乎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每一个毛孔,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

趣味科普展现科学魅力

科学是未来,孩子也是未来,央视将二者有机结合,突破了科普在电视传播中的短板论,用电视竞猜和实验,普及热点前沿科学知识,点燃儿童的科技热情,力求推动科技发展进步。

为啥创新活动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化及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无所不在的网络、数据、知识和计算,为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也让创新有了个性。对于创新而言,无论是开拓式创新、升级式创新、差异化创新,还是移植式创新,都在于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破坏性”优化重整。

生物创业更需要换位思考

而对我们来讲,如果规模上不去,生产成本就没有办法降下来,没有办法及时为用户规模化地提供同周龄、同性别、同质量的小鼠。就好比女孩子去商场买化妆品,会直接去买那些昂贵的大牌;男士去买电脑,可能直接去买苹果、联想等大品牌。

影响因子真能决定命运吗

近年来,国内高等学府门槛越来越高,据说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一线城市的好单位对一个正高职位开出的条件是:一篇CNS文章或者两篇CNS子刊文章,外加2~3篇影响因子10分左右的文章。

科技创新,谁行谁上

值得关注的是,在提倡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趋势下,中国科技企业的研发乃至基础、前沿研究实力,已经让人刮目相看。

为“黑飞”无人机定“方圆”

事实上,日本也曾饱受“黑飞”困扰,甚至在2015年,一架无人机降落在首相官邸楼顶平台,一度引发“恐袭”的猜测。相关机构应多开展无人机飞行培训,提高操作者的安全意识,让更多无人机爱好者正确认识无人机飞行安全。

知识有“市”终有“价”

公众号付费订阅和付费提问等文字有偿阅读形式,提供了一个内容优胜劣汰的机制,有助于内容市场上的“良币驱除劣币”,也减少了无意义的鸡汤和虚假信息的生存空间。付费阅读的尝试,有望为知识分享带来新的春天,也让“内容为王”在互联网大背景下,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人类基因编辑技术不能逾矩

近年来,迅速普及的基因编辑技术对促进生命科学研究和维护人类健康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也使社会伦理和人类安全面临挑战。

科技众筹,不妨一试

可以说,科技悬赏制度更有利于让那些名不见经传的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从而打破基金资助时的学阀现象和腐败现象,消解科研资助中的马太效应和赢者通吃,提高科研经费的投入产出效率。

如何理解和翻译外星语言

根据华裔作家姜峯楠(特德·姜)的短篇小说《你一生的故事》改编的电影《降临》在春节前上映,这部电影很可能如小说一样成为科幻电影佳作。美国本科也与我国一样设置了分语种的外语专业,但与我国不同,美国还广泛地设有语言学专业以及以语言学为主的跨学科专业。

让食药谣言无处遁形

食品药品谣言不仅损害国家形象,扰乱生产发展,影响经济秩序,而且还影响公众身体健康,甚至危害生命。

治霾要抓“罪魁祸首”

目前国内脱硫工艺90%是采用湿法脱硫,这种方法脱硫后排放的烟气湿度很大,是普通空气的10倍。

人类基因编辑技术不能“为所欲为”

近年来,迅速普及的基因编辑技术对促进生命科学研究和维护人类健康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也使社会伦理和人类安全面临挑战,受到科学家们的严重“关切”。

夺命滑雪亟需行业“紧箍咒”

如此现状下,单纯提醒游客自我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行业本身抓起,从源头上减少安全隐患。

科学之美与艺术之美

美在科学与艺术中有何异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先生应邀到中国美术馆为听众作了一场主题演讲。

“安心科研”与“合理赚钱”可以兼得了

从最初的探索、形成意见,到如今提出加快落实的具体举措,国家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推进创新型创业、提高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的决心显露无遗。

应急管理要“入乡随俗”

说起应急管理,几乎人人都在说美国经验。美国的应急管理是气象和化工灾害推动的结果,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美国的应急指挥系统是上世纪60年代加州野火危机推动的结果。笔者认为,中国应急制度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稳定性,是因为对自己的灾情缺乏深入足够的了解和研究,究其根本还是因为不了解自己的文化所致。

发表英文期刊论文不会失掉文化自信

很长一段时间,一些学者对于现有科研评价体系偏重英文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的现象,总是痛心疾首,甚至深恶痛绝,并斥之为阻碍中国科学崛起的万恶之源。只要中国科学家相互之间还有交流的需求和欲望,大众还有学习科学的热情和好奇,就一定会产生服务于中国科学家和大众的优秀中文期刊。

处理学术抄袭,为何领导与师生有别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科技部门一再要求对学术不端“零容忍”,高校也明确了调查、处理学术不端的主体——学校学术委员会(或学术规范委员会)以及学术不端调查、处理的程序。

雾霾监测,对数据造假说“不”

遥感不仅可做定性监测,结合气象模式等,还能发现不同风向下,外界与北京间的跨境传输,突发事件的环境影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