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王大鹏
应该说,“科学传播”(science communication)一词属于某种意义上的舶来品,因为先有了英文的这个词语,而后经国内学者的引进和翻译而流行扩散开来,并逐渐成为了与“科普”这个词汇并行存在于使用的一个词语。当然随着国内科普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演进,这两个词汇很多时候也同时出现在与科学大众化有关的场景之中(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是本文所论述的主要指向,因而在此处不做详细区分)。
实际上,自科学诞生以来,甚至是在科学并未建制化,科学家并未职业化之前,对科学进行普及和传播这一现象就已然出现了,毕竟科学家(scientist)一词直到1834年才被惠威尔仿照艺术家(artist)、经济学家(economist)等词语“杜撰”出来。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对科学传播这一现象的关注,尤其是从理论上行加以研究的历史相对较短,至今也不过40余年的时间。而恰恰是这短短的40余年,人们开始从理论的视角对科学传播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期能够找到一些普遍性的理念和方式方法,虽然其研究成果往往还是出现在专业的学术期刊上,但至少已经表明研究人员希望把科学传播当作一门学问来对待,而不能仅仅依靠直觉。
当然,截至目前为止,科学传播在某种意义上仍然没有完全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只不过它正在从隐学走向显学的道路上。这既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也呈现出了不少的挑战。机遇在于我们可以从多种视角去探索和研究这一项“边界工作”,而挑战则是我们一时难以为科学传播确定边界,从而也出现了某些怪现象,比如借科学传播之名头而做非科学传播之实践的行为等。也正因如此,对科学传播这门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如果称得上是学科的话)之探讨则更加紧迫。
自2012年起,美国科学院陆续召开了三次“科学传播的科学”(Science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研讨会,首次提出了“科学传播的科学”这一理念,随后《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出版了前两次研讨会的“科学传播的科学”专辑,出版了《有效的科学传播:研究议程》一书,牛津出版社也出版了《科学传播的科学研究手册》(The Oxford Handbook of the Science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该手册从六个部分探索了科学传播的科学,分别是综述科学传播的科学、在以攻击科学为特征的情况下找到并克服科学面临的挑战、对科学进行传播的失败与成功之处、精英中介在传播科学中的作用、媒体在传播科学中的角色,权力和危险以及克服在极化的环境中传播科学的挑战。从历次研讨会,出版的系列成果来看,研究人员认为,科学不是铁板一块。科学的各个方面,或者说被传播或被辩论的科学的应用是科学本身性质的一种功能/函数,科学或它们的社会启示以及有关新兴科学的社会动力机制使得这种类型的应用得以成为可能。传播是一个过程的必然组成部分,这个过程就是描述科学发现的特征,让科学家对科学发现进行参与,以及同决策者和不同公众分享这些科学发现的过程。
自这一新提法出现以后,很多研究人员把焦点也放在了“科学传播的科学”之上,并且出现了一些相关的理论成果,比如6月25日-26日,欧盟召开了未来的科学传播(Future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会议,与会者讨论的科学传播的科学这一理念的需求和目标,以促进研究与实践之间的合作,同时让科学传播触达目标受众等;再比如,曾担任澳大利亚科学传播者(Australian Science Communicators)主席的科密克(Craig Cormick)在其新近出版的著作中就直接以科学传播的科学为标题(The Science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The Ultimate Guide)。
诚然,如果从纯理论研究的视角来看,这个理念有换汤不换药之嫌疑,因为研究人员当前关注的主题和领域依然是之前一直所关注的,比如科学家对科学传播的参与,科学的媒体化,公众参与科学与公民科学项目,科学家与(新)媒体的关系,科学与社会的融合,等等。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从业者开始关注到,这一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它本身也是某种意义上的“科学”,而且通过研究,我们是可以发现这其中所蕴含的规律、模式和方法的,同时这些发现也能够有效地指导相应的实践,从而“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相较于国外的研究进展,中国,无论我们称之为科普还是科学传播,都有着广阔且丰富的实践,是一个值得深入发掘的“富矿”, 国内的从业者,无论是理论研究者还是实践者,都努力从事着相关的工作,力求做出一流的成果,推动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了包括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和科学素质国际交流合作工程在内的5大工程,这既为科普和科学素质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必将进一步丰富我们的科普实践,为相关研究提供丰富的样板和经验借鉴。
7月9日,以“科学传播关乎人类未来”为主题的首届“赛先生”科学传播苏州论坛也将在苏州举办,相信经过与会专家与学者的研讨,必将产出富有中国特色的科普/科学传播理论,推动学科的发展,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科普学/科学传播的科学。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