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王大鹏
本周末,以“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将在全国各地拉开帷幕,广大群众将切身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和科学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2002年6月29日,我国第一部关于科普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正式颁布实施。自此,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对科普立法的国家。在《科普法》颁布一周年后,中国科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科普活动。同时,为了便于广大群众、学生更好地参与活动,从2005年起,活动日期由原先的6月份改为每年9月第三个公休日,作为全国科普日活动集中开展的时间。而且,自2005年起,全国科普日也根据现实情况确立了切合时代脉搏的主题,它们分别是科学发展,共建和谐(2005年)、预防疾病,科学生活(2006年)、科技促进环境友好型国家建设(2007年)、保护生态环境(2008年)、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2009年)、坚持科学发展,走进低碳生活(2010年)、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2011年)、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2012年)、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2013年)、创新发展 全民行动(2014年)万众创新 拥抱智慧生活(2015年)、创新放飞梦想,科技引领未来(2016年)、科学破除愚昧 创新驱动发展(2017年)、创新引领时代,智慧点亮生活(2018年)、礼赞共和国,智慧新生活(2019年)和决胜全面小康,践行科技为民(2020年)。在历次科普日期间,一场场精彩的科普活动和科普报告,展览,展示都为公众创造了体验科学、发现科学的机会,同时也展示了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在全社会形成了全民科普的良好社会氛围。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科学与公众的日常生活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因为公众接触和消费的往往是科学和技术成果,但是科普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公众知晓这些成果,更应该了解科学本身。而举办科普活动,可以创造出一种氛围和环境,让公众在当时当下更多地接触科学,了解科学,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情、激情和好奇心,也能够更好地传播科学,形成一定的热潮,因为我们说的“科学本身”并不仅仅局限于科学知识,还应该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科学文化和有利于科学不断发展的环境,也才能回应伯纳姆在《科学是怎样败给迷信的》一书中提出的疑问——“当自然科学和卫生科学的成果如此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样也塑造了一些重大事件之后,我们的文化最后受到科学的影响怎会如此之小?”
网络化给科普带来了机遇,同时也让科普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机遇在于信息和知识的可得性,原本在物理距离上难以触达的受众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走近科学,从而实现科普的公平普惠;而挑战则是,科学被以某种形式碎片化了,进而呈现为某种孤立的事实,而非一个整体的需要不断证实、再证实的过程,公众越来越栖息于一个支离破碎程度比电视和广告还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互联网世界中,他们把科学“信息”碾成“事实”碎片,从认识自然的相关背景中剥离出来。
而实际上,科学的精髓在于其方法,“因为它能使公众不必去执行困难的数学运算和记住多得可怕的大量事实,而无可争辩地掌握真正的科学。”而如果我们只是“将多位除法像烹调书上的配方一样灌输给你, 却不解释单位除法、乘法、减法是怎样组合起来以得出正确答案的”那么我们距离科学方法的传播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2021年6月3日,国务院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其中指出, 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是指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识,并具有应用其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突出科学精神引领”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的第一项原则。这足以说明科学精神的弘扬和科学方法的树立将处于更加重要的位置,也要求我们的科普工作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这一重要指示精神是新发展阶段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为推动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为科技创新增添后劲,就必然需要在科普的过程中注重科学精神的弘扬和科学方法的传播。
很多知名科学家都表达过,科学是美的。而这种美是在科学方法的指引下实现的“已臻化境”。那么如何才能让普通公众也同样体会到科学之美,从而实现“美美与共”呢?科学精神的弘扬,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树立与传播应该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只是掌握了一些科学知识,而没有在更高的层面上对科学有深切的理解,那么你可能无法体会到下面这句话的美感和科学底蕴,“你刚才喝的一些水曾经流过苏格拉底、成吉思汗和圣女贞德的肾脏。你刚才呼吸的空气曾经通过了拿破仑、贝多芬、林肯和比利小子的肺部。”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