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国直播|2025年基于科技馆科普资源的科学实践活动设计培训
活动将以课堂实验教学真实问题为驱动,围绕科技馆丰富的展览展品资源,鼓励教师汲取展览展品优秀设计经验和科普教育资源开发经验。直播时间:11月1日9:30
10月31日,神舟二十一出征太空
10月30日上午,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在轨驻留期间,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将迎来天舟十号货运飞船和神舟二十二号载人飞船的来访。
海洋经济规模持续扩大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5》。宁波完成全国首单“蓝碳”拍卖,福州成立全国首个县级海洋碳汇交易服务平台,厦门建成全球最大的深海微生物菌种库。
2025“企创融通汇”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专题现场活动
活动以“智联未来 协同攻坚”为主题,将通过促进产学研资源汇聚整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强化科技创新生态协同,服务重庆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加快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
科普中国直播|2025年企创进企服务行动(高性能医疗器械专场)
本次活动以高性能医疗器械为主题方向,探索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共同打造高效的医疗器械产业服务生态,为推动天津市医疗器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直播时间:2025年10月24日 (周五) 9:00-12:00
嫦娥六号月壤中发现“天外信使”,刷新太阳系物质迁移理论
从月球带回的月壤里,我国科研团队有了重大发现——他们在嫦娥六号月壤样品中,找到了来自外太阳系的“天外信使”——CI型碳质球粒陨石(以下简称CI型陨石)的撞击残留体。
科普中国直播|广元市现代农业技术交流会
交流会上,四位专家将围绕“植物健康科技赋能农产品提质增效”“茶多酚提取技术及落地方案”“魔芋优质抗病种质资源创新与应用”“硒锶蛋白去农药残留技术”等主题进行主旨报告。直播时间 2025年10月16日9:30
前9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双破千万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4日公布数据,今年1至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24.3万辆和112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2%和34.9%,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6.1%;新能源汽车出口175.8万辆,同比增长89.4%。
科普中国直播|新视野 新宇宙:对话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直播中,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布莱恩·施密特将以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的革命性发现为线索,引导公众洞悉宇宙学最前沿的动态与挑战。直播时间:10月15日15:00。
全球最大变压吸附制氢装置群投入运行
10月11日,由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西南院)承建的全球最大变压吸附制氢装置群在山东裕龙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裕龙石化)全部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在大型高压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技术领域全面突破技术瓶颈。
藏粮于技,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的广德探索
10月11日,中国水稻研究所在安徽省广德市誓节镇开展水稻大面积提产增效“整县制推进”的“7个万亩片+9个千亩方+2个特色百亩方”核心示范区迎来了大面积收割。6台联合收割机驰骋在滚滚稻浪中,绘出喜人的丰收画卷。
科普中国直播|2025年国际减灾日:投资抗灾韧性,而非灾后补救
直播将云游纪念馆、《山川永纪》主题陈列展、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并带来防震减灾科普主题讲座和生命教育主题讲座,欢迎关注。直播时间:2025年10月13日14:30-18:00
这套装备实现了中国人的“易拉罐自由”——2300mm六辊铝带冷轧机组研发记
可乐、啤酒、凉茶……生活中,易拉罐几乎随处可见。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易拉罐料加工曾是铝加工行业的“老大难”——我国制造易拉罐的关键材料加工设备,多年来几乎完全依赖进口。
科普中国直播|2025中国自动化大会
本届大会以“以智赋能 掌控未来”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的深度融合,直播时间:2025年10月11日9:00—12:00;10月12日9:00—12:00
科普中国直播|外来物种入侵与防控
邀请专家系统阐释外来生物入侵的现实态势,深入剖析其对本土植被、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健康与畜牧业发展造成的多重危害,详细解读科学防控策略,并重点普及出入境环节的关键防护事项。直播时间 2025年9月30日15:00
科普月·大家谈|把科研做深,把科普做活
作为一名青年科研工作者,我深刻体会到,科普并不是科研之外的附属,而是能够真正加速科研发展的关键力量。回望这些年的实践,我在实验室和公众讲台之间的往返,也正是科研与科普相互促进的缩影。
科普中国直播|2025年全国科普月百年学会话前沿
活动以气象、地质、地理的深度融合与未来展望为主题,邀请到三家百年学会的专家展开对话交流,共探科学前沿,共话学科融合新未来!直播时间:2025年9月27日(周六)16:30
科普中国直播|2025国家工业软件大会
大会将着重总结研发设计类、生产制造类、经营管理类等工业软件及其核心算法与数学模型,同时交流工业软件在具体价值场景中的应用。直播时间:9月27日9:00-12:30;9月28日9:00-12:30
科普中国直播|2025国际低空产业大会
本届大会以“领航低空安全 赋能产业发展”为主题,设置主旨报告、颁奖典礼和多场平行论坛,围绕低空领域的飞行汽车、低空安全、低空气象、低空监测网、空中交通管理、智能无人系统、集群智能和投融资并购等方向做产学研交流。本次直播将对主旨报告、颁奖典礼等环节进行直播。直播时间 2025年9月26日 9:30-17:30
科普中国直播|第三届铁科星空讲坛
活动整体分为两大核心环节,主题宣讲题目为“茅以升:桥梁巨匠的爱国赤心与信仰坚守”,专家科普讲座,两位专家将围绕“中国桥梁发展概述”“高速列车的发展与创新”等主题进行分享。直播时间:9月26日 9:00-11:00
直播预告 | “同一堂课——解码国之重器”第二课:气候变化的模拟和预估
本期课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周天军将与我们一起走进国之重器——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探秘气候变化之原因,解读如何用科学计算预见地球未来。
科普中国直播|科学文化中国行“北京建筑之旅”打卡手册发布活动
本次直播,与会嘉宾将围绕“建筑科普工作的意义和建议”“北京建筑与城市的未来”等话题展开对话。直播时间:2025年9月25日18:30-21:30
科普中国直播|探索细胞奥秘,点亮生命未来
直播将围绕“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等话题进行科普解读,旨在提高公众对生命科学知识的认知,增强百姓科学意识,普及医学常识。直播时间:2025年9月23日15:00-16:00
科普中国直播|2025年青海省科技馆“科技奇妙夜 未来潮人节”
“科技奇妙夜 未来潮人节”以畅想未来科技生活为主线,设置限时开放表演类、常设展览参观类、科学表演互动类、科学手工制作类等活动形式。直播时间:9月20日19:00-22:30
科普中国直播|“生命奥秘云亭行・科普惠民暖人心”科普实践活动
活动将整合博物馆的专业科普资源与社区贴近居民的优势,通过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引导社区挖掘优质科普内容,让科学知识自然融入青少年日常生活。直播时间:2025年9月20日13:30-14:30
科普中国直播|全国爱牙日:减糖控体重 护牙促健康
直播将带大家深入认识“全国爱牙日”及2025年口腔健康核心信息,后续更有各领域专家从口腔正畸、牙周病、牙体牙髓病等不同专业角度,针对大众关心的“减糖与口腔健康”“口腔疾病预防”等热门话题展开深度讨论。直播时间:2025年9月20日10:00-11:00
向科技强国挺进!“十四五”大国科技跑出“新成绩”
9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科幻流量激活文旅增量(中国消费向新而行)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科普中国直播|2025 年“电力之光”中国电力科普月暨电力科普讲解大赛决赛
2025 年“电力之光”中国电力科普月暨电力科普讲解大赛决赛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建设电力科技强国”为主题,包括线下和线上活动。其中线下活动包括大连主场活动和全国分会场活动。直播时间:2025年9月18日08:30-12:00
科创游 公众感知科技前沿新窗口
近年来,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科创游”悄然兴起。它以科技为核心,将企业生产、科研探索与旅游体验深度融合,成为公众近距离感知科技魅力、提升科学素养的重要窗口。
科普中国直播|潜入蔚蓝宝库,寻找深海奇“石”
活动将依托中国大洋样品馆的馆藏资源,面向学生介绍我国在深海调查领域取得的成就。直播时间:2025年9月15日15:30-16:10
科普中国直播|第十届高校学生课外“核+X”创意大赛总决赛暨对话交流活动
活动以“核燃青春强国梦 砥砺十载创未来”为主题,在苏州大学举行,掀起一场全民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科普热潮。直播时间:2025年9月14日9:10-11:40
手绘大科学装置|这个“生物医学放大镜”,是怎么把你“看穿”的?
NBIC就像一座连接分子到人体的“跨尺度桥梁”,用多模态成像的“魔法透镜”,为疾病研究和生命探索提供了全景视角。
如何探测、防御、开发小行星——我国科学家提出构想并向全球发出合作倡议
小行星探测、防御和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体系构成复杂、产业经济潜力巨大、在轨实施技术难度大,适宜开展国际协作。
科普中国直播|2025年全国科普月安徽省暨合肥市主场活动
本次直播将巡展“思想筑基 精神领航”“荟艺天地 欢畅时光”“科联万物 乐享生活”“皖美智汇 新质引擎”“科教星火 智创未来”“惠农兴皖 绿色共生”等展区,从前沿科技到生活科普再到趣味实验,为大家献上一道科普盛宴。直播时间:9月7日10:30-12:00
科普中国直播|2025年江苏省暨南京市“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
直播将重点围绕省主场活动及区域展览展示进行组织,突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省主场活动。直播时间:2025年9月6日10:00-11:30
17部门联合开展三年专项行动加强鸟类保护
国家林草局、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等17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为期三年的专项行动。重点包括保护鸟类活动、专项打击行动和宣传教育三项任务,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鸟类保护的良好氛围。
科普中国直播|2025年全国科普月芜湖市主场活动
2025年全国科普月芜湖市主场活动不仅有科普视频和开场舞蹈预热,还将发布科普研学线路,更有科普脱口秀、科学实验秀、航天宇航服互动、“五禽戏”表演、有奖竞答等环节。直播时间:9月5日18:40-21:20
历时三年走遍海岸线,找到海洋巨兽!
这不是惊悚小说,也不是玄幻剧,而是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和海洋巨兽的别样相遇——这是鲸和海豚的骨头。从意外搁浅偶然获得,到渔业生产相对频繁打捞,闽南的“新鱼骨庙”(阴庙)呈现出和历史上的鱼骨庙截然不同的样貌。
中国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中国新型储能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
人工智能+科普:一场科学普及的智能革命
光明网特别推出《科普月·大家谈》栏目,邀请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分享科普故事、探讨创新路径、展望美好未来,为新时代科普高质量发展献智献策。
推动人工智能更好赋能高质量发展
当前,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在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渗透,重塑创新生态,催生产业变革,完善社会治理,进而形成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
科普中国直播|从《问源》出发,探寻长江生命密码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大保护需从长江源开始。本次直播将从《问源》出发,带您走进长江源区,揭开这片神秘高原的生态奥秘。直播时间:2025年8月29日10:00-11:30
一起追更科学浪漫!9月我只蹲这个直播间
19场主题策划+11场特别节目硬核开秀,从大国重器的炸裂实力到生活里的科学冷知识,从实验室的高能突破到大自然的隐藏密码,用最懂年轻人的科普“姿势”,带你沉浸式打卡整个科技宇宙,解锁科学的 N 种精彩学法、玩法。
科普中国直播|2025年全国科普月浙江(杭州)主场活动:寻找身边的人工智能
8月27日,2025年全国科普月浙江(杭州)主场活动将在浙江开放大学启幕,带您全景式触摸“AI在浙江”的脉搏!直播时间:2025年8月27日(周三)9:00-10:40。
水稻种子“披甲”下田
一粒粒金黄的稻种缓缓落入旋转的离心机,在高速翻滚中,它们被药剂和粉料层层包裹。这项让种子“披甲”下田的技术,正是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三亚南繁研究院)研发的“杂交水稻丸粒化精量播种技术”。
冯小明:用“手性钥匙”开启微观世界,解锁分子精准构型密码
在我们的生活里,手性现象无处不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2018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冯小明介绍,生命体是个庞大的手性体,构成生命的20种氨基酸中19种是单一的L构型。
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贯通
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全长约5.75公里,其中盾构段长约3.3公里,设计时速60公里,单洞双层隧道布置,是国内首条穿黄单洞双层盾构隧道。 据悉,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穿越地上悬河,是继万里黄河第一隧——黄河济泺路隧道后又一连接南北向的大通道。
科普中国直播|科学避险 共护平安
当前我国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为扎实做好暴雨洪涝灾害防范应对各项工作,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科普中国平台推出防汛减灾网络直播活动,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直播时间:2025年8月9日14:00
人工智能潮起云涌
最近,人形机器人“很忙”,有些“赶场”参加各种展会,表演踢足球、扭秧歌、叠衣服、调制饮料等才艺;有些经过岗前培训,成为工厂车间里的“明星员工”,一天到晚不停搬运、巡检……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高密度发射首战告捷
4日18时21分,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科学报国正当时|名字玄、门槛高?看量子信息科学如何重塑未来
当前,量子信息科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已从“前瞻布局”转向“核心培育”。量子信息科学究竟是什么?它能否改变未来世界?本期《科学报国正当时》栏目带您一探究竟。
【大国粮策】短视频里的农业科技“秀”,从屏幕走向田间地头
智慧农场、无人机作业、农业机器人……其实农业科研工作者们也是短视频爱好者而屏幕中的炫酷“黑科技”,也早已走进了田间地头。
闯关答题!带你解锁中国农业“黑科技”
曾几何时,“看天吃饭” 是农耕文明难以挣脱的枷锁,一场突如其来的风雨,就可能让一季辛劳付诸东流。如今,当科技的“种子”播撒在田间地头,一切正在悄然改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科技助力下的农业生产新图景。
揭开细胞核仁内部“组织架构”的奥秘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陈玲玲研究团队发布新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核仁内部的组织架构及其高效运行的奥秘,相关论文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
新型“存算一体”芯片问世 无需比较器即可高速排序 效能提升百倍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不需要比较器的排序新架构,打破了存算一体难以处理复杂排序的限制,实现了该技术从处理简单线性计算向攻克复杂非线性任务的重大飞跃。
直播预告 | 圆桌π 暑期科学逛馆攻略
还在走马观花式逛博物馆?7月15日14:00,蝌蚪五线谱邀请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三大馆、四大专家跨界支招,专家手把手教你解锁博物馆“隐藏玩法”。
十项成果“组团”发布 我国脑图谱研究迈出关键一步
脑图谱是解密大脑“智慧密码”的战略基石。哺乳动物大脑的复杂性超乎想象,其高度的多样性、动态演化特性和物种差异,为全面解析“大脑奥秘”带来了巨大挑战。
科普中国直播|2025年全国航海科普季启动仪式暨“匠说航海”科普讲座
2025年是中国航海日设立20周年,今年中国航海日活动主题是“绿色航海、向新图强”。7月10日,将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启动全国航海科普季活动,邀请中国航海学会航海科普大使做“匠说航海”的科普讲座。直播时间:7月10日09:00-11:30
大国粮策圆桌派丨@未来“种子选手”,报考指南请查收!
高考志愿填报季已经到来,为提升农业学科吸引力和青年学子报考积极性,科普中国、光明网、中国农学会、中国作物学会联合推出《大国粮策圆桌派》栏目,邀请专家畅聊农业话题、解读农业专业,展现农业科研的魅力,吸引广大学子农科报国。
宇宙深处有啥?去了干嘛?天问三号总师给你答案!
你或许会好奇,为什么要探索那么遥远的地方?我们在浩瀚宇宙中到底寻找什么?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取得了哪些进展?我们邀请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研究员、天问三号(火星取样返回)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为我们一一解答。
给蝗虫群聚装上“智能刹车”
康乐团队与北京大学教授雷晓光团队合作,鉴定出关键合成酶并开发出特异性抑制剂,首次实现对蝗虫群聚行为的精准化学调控,为全球农业害虫绿色防控提供了革命性策略。
无人机“厘米级”观测南极着地冰崖崩解过程
由于“着地冰崖”崩解尺度小、频率高、不规则,受限于时空分辨率,传统的卫星遥感手段难以监测其崩解过程。精细尺度冰崖崩解过程的量化监测一直是国际极地冰川学研究领域的技术难题。
“时间显微镜”揭示距今3亿年前后海洋生物的生命波动
日前,南京大学沈树忠院士团队在《科学进展》发表研究成果,首次利用高精度大数据揭示:在晚古生代(约3.4亿至2.5亿年前),地球缓慢变冷时,海洋生物加速演化、种类剧增;而一旦气候急剧变暖,尤其是火山喷发带来的升温,则引发大规模物种灭绝。
研究证实哈尔滨古人类是丹尼索瓦人
为破解这一谜题,科研人员对这块古人类头骨化石及其附着的微量牙结石展开了攻关。付巧妹表示,这两项互为印证的重大成果,首次将一块近乎完整的古人类头骨与丹尼索瓦人分子证据直接联系起来,并首次关联了丹尼索瓦人较完整的头骨形态。
科学报国正当时|材料研发居然能“开倍速”?这个新专业有点酷!
作为2024年教育部新设立的本科专业,材料智能技术学什么?有哪些特色和优势?未来发展如何?本期《科学报国正当时》栏目带您一探究竟。
银河系的未来是一部“变形记”
长久以来,天文学家一直认为,在大约50亿年后,银河系将不可避免地与仙女星系发生碰撞,并最终合并为一个全新的星系“Milkomeda”。但现在人们发现,银河系的未来宛如一部“变形记”,会比之前想象的更加多变且不确定。
天问二号开启十年“远征”,意味着什么?
5月29日凌晨,伴随着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升腾的烈焰,天问二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随后进入预定轨道,踏上为期10年左右的“远征”。
科普中国直播|2025年广西公民科学素质知识大赛总决赛
大赛内容涵盖科学生产、人工智能、文明生活、科学家精神弘扬和前沿科技、信息技术、生态环境、防灾减灾、卫生健康、疫情防控、食品安全、移风易俗、金融常识、区块链、法律知识等。直播时间:5月28日15:00。
60年间,我国约有7000条小冰川完全消失
冰川是由固态降水积累、演化形成的流动冰体。据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现代冰川(包括冰盖和山地冰川)总面积约为148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0%左右,储备着全球约70%的淡水资源,冰川的融化和积累过程对全球水循环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
美丽河湖美在哪,怎么选,如何建
行动方案提出,大力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到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40%左右;到2030年,美丽河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美丽河湖基本建成。
反物质,宇宙的镜像世界
想象一下,当你每天起床洗漱的时候,面前的镜子里出现了一个与你对称的人影。他有着和你一样的相貌,做着同样的动作,却处在“相反”的空间。镜子中的人影就是反物质的一种体现——反物质是物质的“镜像”。在物理学中,反物质是与普通物质相对应的一种存在。
【大国粮策】“全链”升级,让美味产业“羊”帆起航
山东单县羊肉汤被誉为“中华第一汤”,它的鲜美离不开当地特有的山羊品种——青山羊。从育种、养殖到屠宰、加工,只有做好“从头到尾”的每个环节,才能让美味产业“羊帆起航”。
科普中国直播|第六届“美美与共”云茶会
云茶会以“茶和世界 共品共享”为主题,将展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茶和世界、大家说茶、匠心制茶、多彩茶俗、科技兴茶、共品共享六大板块,突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直播时间:5月18日(周日)14:30
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发射
5月14日12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太空计算卫星星座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首个整轨互联的太空计算星座正式进入组网阶段。
核能除了发电还会生“汽”?就像在家“烧开水”!
核能如何输“汽”?当核能与石化联手又将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为此,光明网记者专访了中核集团田湾核电二厂厂长、正高级工程师张祥贵,解读“和气一号”的硬核技术,解锁核能绿色密码。
科普中国直播|揭秘地震现场救援 共筑生命安全防线
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本次直播将面向公众传播防震减灾地震科学知识,共同提高全社会防范地震灾害风险能力。直播时间:5月12日1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