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王大鹏
日前,以“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全国各地拉开帷幕。精彩纷呈的科普活动,老少咸宜的科普内容,喜闻乐见的科普形式,让公众近距离体会到了科学之美,“美美与共”。
很多专家都描述过自己视角下的科学之美,比如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上这样说:“恰当的说,数学不仅涵括真理,亦表现最高等的美——这种美冷静而简朴,宛若雕塑,不诉诸我们任何柔弱的本性,没有绘画中亦或音乐中的华丽绚烂,但是纯粹得庄严,只有最伟大的艺术才能展示其严格的完美。”但是对于普通公众来说,如果不掌握科学的语言,他们可能难以理解科学之美到底美在何处。比如我们可能曾经看到过一些有关最美公式的消息和报道,这些经过评选后脱颖而出的公式被冠上了“最美”的称号,但是如果不是科研人员,我们依旧难以发现它们有多美。毕竟这种科学之美禁锢在公式之中,虽然它们展现了简洁之美、逻辑之美、对称之美、完备之美等等。
对于一个外行公众来说,我们该如何去体会科学之美,又或者说,如何从“独乐乐”变成“众乐乐”?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科普应该发挥这样的作用。
科普,也就是在不贬损科学性的基础上,用普通公众能够理解的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科学传播出去。但是,卡尔·萨根曾经说过,“我们生活在一个完全依赖科学和技术的社会中,然而几乎没有人了解这些科学和技术。”(We live in a society exquisitely dependent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which hardly anyone knows anything abou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这一方面说明我们需要开展科普,只有通过科普才能让公众理解这些科学和技术,因为绝大多数公众自从结束正规教育之后,或者从他们走出校门的那一刻开始,他们便要通过媒介渠道获取科技信息了,如果我们的媒介渠道没有高质量的科普内容,那么他们就非常有可能与科学和技术渐行渐远,当然这里说的不是科学技术产品,而是说对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的理解与接受。另外一方面也表明,我们的科普还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也就是还没有形成良性运转的科学文化。所以才有了约翰·C · 伯纳姆在《科学是这样败给迷信的》一书中的疑问,“当自然科学和卫生科学的成果如此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样也塑造了一些重大事件之后,我们的文化最后受到科学的影响怎会如此之小。”
通过举办各种接地气的科普活动,将科学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也让公众切身地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它并非距离我们十分遥远,同时在此基础上去感受到科学之美。当然,通过这种方式所呈现的美感可能距离科学家视野下的科学之美还有很大的差距,或者说存在着差异,而这可能也恰恰是科普与科学本身之间的不同。因为通过科普活动所展现出来的科学必定是与公众存在着共鸣的科学的某些成分,元素或者场景,这从抽象上来说不同于科学本身所展现出来的美感。但也正因为如此,科普才更有可能吸引公众去关注科学,从而进一步去了解科学,只有我们先聚人气,才有可能再传播科学的真谛和科学的美感。
当然,举办科普活动本身并不是目的,它只是一个平台和载体,是让公众能够体会科学,了解科学,并欣赏科学的一个“场域”,进而影响他们后续的思维方式以及看待科学的方式。当然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要去评估受众是否真的被影响了,那么我们去考察的就不仅仅是参观的人数量化的数据,而是要去看他们在后续的行为是否发生了某些微妙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是否得以持续,并进而形成某种习惯。
当然,要影响公众对科学的态度和看法,科普就是必要的。而且通过举办科普活动,可以拉近公众与科学之间的距离,弥合科学与社会的差距,让公众感受科学之美,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实益骈生,人间生活之幸福,悉以增进。”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