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医学的本质就是为了让患者受益
核医学在公众的心目中自带神秘光环
似乎它刚好可以代表高端和未来
但如果说患者不能因此而受益
那么这种“高端”就毫无意义
我是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核医学科的杨志
是一名化学专业的研究人员
医学离不开药
核医学离不开放射性药物
几十年来我专门从事放射性药物的研发
不是医生却当着核医学科的主任
我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1992年底我从同位素所调入北大肿瘤医院的前身
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当时,在国内算是起步较早、定位较高的
肿瘤防治专业机构
但那个时候,核医学部门规模很小
人不多,设备也极度匮乏
我们谁都说不清楚
核医学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我迫切的去了世界最大的癌症中心
M.D.安德森癌症中心
在休斯敦我系统学习了国外的核医学知识和理念
对国外放射性药物的研发情况
也进行了持续跟踪研究
北大肿瘤医院的领导们很快
意识到了核医学不可替代性
指导并协助我们在2009年就获得了
医用回旋加速器和PET/CT的配置许可
在我们核医学科的发展史上
具有里程碑意义
我们开始大力研发新的放射性药物
2018年成立了中国核学会放射性药物分会
得到了国内众多院士专家的支持
这表明核医学的价值
得到了更广泛、更权威的认可
今年,我们又成功担纲国家药监局唯一的
放射性药物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工作获得了国家的认可
近十年来,我们北大肿瘤医院核医学科
先后将近30种药物
纳入了临床研究转化
其中有十多种药物是国际上第一次用于临床
而且都展现出了非常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经过三十多年的放射性药物研究与生产
我们认为放射性药物就是核医学的灵魂
放射性药物的成药性比普药的成药性高得多
注射到人体以后
通过影像就能一目了然
这直接就能够证实它的可行性
现代医学已经进入了融合医学时代
核医学诊治也进入了融合影像时代
随着2000年以后PET/CT
以及2020年PET/MR的出现
核医学设备和传统影像设备
完美地融合为一体
实现了1加1大于2的协同效应
目前全国列装的PET/CT还不到500台
配套的专业人才只有1万多人
按照国家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到2025年这个数字要达到1500台
意味着配套的专业人才
需要在三年的时间里增加两倍
表面看是规模和数字的倍增
实际表明了国家意志和全社会
对核医学的巨大需求
核医学的春天已经到来
总 监 制
宋乐永 秦子淇
总 策 划
战 钊 宋雅娟
记 者
金 赫
编 导
金 赫 张梦凡
摄 像
于国全 刘贤武
制 作
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联合出品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