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智慧时代,如何让交通安全又高效
首页> 科普频道> 科普头条 > 正文

智慧时代,如何让交通安全又高效

来源:光明网2022-03-04 11:3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城市人口激增,我们会发现,虽然城市的地下及地上交通线路越建越多,但交通拥堵等问题仍十分严重。也就是说,我们已经迈入了无法单纯依靠基础建设以及传统的管理方法去解决交通问题的时期。幸运的是,随着AI、物联网、大数据等一些列新兴的信息技术发展,道路交通系统有了新的转机——智慧交通。

  智慧交通是在智能交通的基础上,融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高新IT技术,通过高新技术汇集交通信息,提供实时交通数据下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

智慧时代,如何让交通安全又高效

未来的城市交通和数字化是密不可分的|Pixabay

  在中国,智慧交通正在为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打头阵”。据全球最大的战略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咨询公司所发布的报告《智慧城市智能战略》显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市场日渐繁荣,预计未来十年的全球市场容量年增长率为13%,释放的市场潜力有望为企业创造巨大商机。其中,亚太地区市场的发展增速高于欧洲与美洲地区,预计将从最高每年16%提高至2023年的约32%。而作为智慧城市建设先锋的智慧交通,其市场潜力与发展增速同样不容小觑。

  中国目前已有500多座城市相继开展了智慧城市试点建设,试图打造没有“现代城市病”的“智慧之城”。

  我们再以江苏省为例,看看地区在智慧交通建设上做的探索与尝试:

  一、加大与通信运营商的合作,加速5G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落地应用。

  二、出台《智能交通建设实施方案》,推动各项任务有序落实。围绕交通设施要素数字化、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5G及区块链应用、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大数据应用、智能便捷出行、智慧物流等内容,确定了8个专项行动方案和31项智能交通项目。

  三、鼓励大数据创新应用。政府在《江苏省交通运输大数据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了夯实大数据发展基础、深入推进大数据共享开放、全面推动大数据创新应用、加强大数据安全保障四项重点任务;积极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推动政务大数据共享开放,促进交通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四、加快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江苏在全国率先开展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试点工程,并依托S342无锡段、G524常熟段、沪宁高速公路、五峰山过江通道等,开展智慧公路建设。布局了京杭运河智慧航运,南京港、太仓港智慧港口等一批智慧交通基础设施。

智慧时代,如何让交通安全又高效

江苏省对于部分公路已经开始开展智能化升级|Pixabay

  各地区对于智慧交通的探索进程不同,但总体来说,中国已经实现了智慧交通建设的良好开局,为今后全面深入开展智慧交通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的加持下,智慧交通系统将实现交通服务的系统性、实时性、信息交流的交互性以及服务的广泛性。例如:在智慧交通中的数字高速公路中,我们可以通过智能检测及可视化控制,对省、市际高速公路、收费站、交通枢纽中心进行24小时监控。还可以对城市道路建设、交通流量、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等进行监控,并将其传送到电台、手机客户端以及相关网站提醒市民随时留意交通情况。我们在道路交叉口上看到的电子眼、车牌抓拍、信号灯检测等设备,可以对来往车流进行更为有效的引导,对交通违法行为拥有更敏锐的监控,司机也将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实时查验自己的违章行为。

  在智慧交通中的港行综合服务中心中,我们可以通过北斗导航、GPS导航为核心建立实时监控系统,极大程度上提升空中航道和水路交通的安全,提高航空和船舶的出行安全指数,一旦发现危险情况可实现及时报警,区域交通安联体系将及时减灭危险因素。另外,在大数据加持下面,港航服务也能够更大程度上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相协调,达成智能化对接,减少乘客换乘负担。

智慧时代,如何让交通安全又高效

借助各类卫星定位系统,我们可以很好的对交通情况进行实时监控|Pixabay

  交通安全是我们每个人出行必须具备的意识,也是我国交通领域长期面临的严峻问题,智慧化安全保障,将是未来智慧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交通安全要从多个因素出发才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智慧交通可以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来分析事故的成因、发展规律、管控策略以及设计主动安全技术,从更多维度上提供安全保障。

  目前,新一代的汽车已经开始加入智能化设计,包括自动驾驶、偏离行车道预警、突发情况紧急刹车等多项智能技术。可以预想到,这些智能技术也将成为未来汽车的核心竞争力。

  截至2019年底,中国私家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的城市已经超过30个。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同比增长67.31%,创同期历史新高,我国汽车保有量达2.87亿辆。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观研天下发布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智慧交通相关的市场规模达到815亿元,2023年预计达到1590亿元,2019年至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8.18%。而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到2023年,智能交通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超1300亿元。此外,据贝恩咨询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新型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效率是传统基建的6-13倍。根据推算,仅通过软件升级的方式就可以让大型城市的交通效率提升15%-30%,进而带动实现GDP2.4%-4.8%的增长。现在大城市常见的“限购”“限行”政策有望在5-10年内取消。通过测算,以车路协同为基础的智能交通,将能够提升15%-30%的通行效率。

  可以预见,大城市人口会继续增加,对交通基础设施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科学技术飞速前进的大背景下,巨大的市场空白及发展空间使各行业企业争相入驻,在各分支领域为我们出行者提供了更加精细、准确、完善和智能的服务。物理空间总是有限的,交通智能化是保持城市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而让更多人享受先进基础设施带来的公共服务,也是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德仁, 邵振峰, 杨小敏. 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理论与实践[J]. 地理空间信息, 2011(6):5.14

  [2]蔡翠. 我国智慧交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建议[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3, 9(6):4.

  [3]王少华, 卢浩, 黄骞,等. 智慧交通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3(S1):4.

  [4]苑宇坤, 张宇, 魏坦勇,等. 智慧交通关键技术及应用综述[J]. 电子技术应用, 2015, 41(8):5.

  [5]杨希, 王振. 数字经济发展形势下智能交通建设解决方案探讨[J]. 数字通信世界, 2021(4):3.

  作者:张书豪

  编辑:韩越扬

智慧时代,如何让交通安全又高效

[ 责编:赵宇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满满“科技范” 夏种生产跑出“加速度”

  • 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完成黄河段掘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既能上天飞行,也能踏海遨游,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AG600“鲲龙”飞机,正是这样的“跨界”航空装备。近期,“鲲龙”喜讯频传——4月20日,获颁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5月6日,批产首架机总装下线;5月18日,顺利完成生产试飞;6月11日,获颁中国民航局生产许可证。
2025-06-23 09:32
记者从展会上感受到,过去几年氢燃料汽车的发展倒逼氢能产业的发展,而今,氢能的应用从燃料电池车的单一赛道向其他行业辐射。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丰田中国氢能事业总部领域长真锅晃太表示,中国实现2035年百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规模的目标面临挑战。
2025-06-23 09:31
近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血液病医学部高晓宁教授团队和周杰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著名期刊《Oncogene》发表突破性研究成果,首次揭示PHF19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致命开关”作用,为破解白血病复发耐药难题带来全新解决方案。团队首次阐明WTAP-PHF19调控轴的双重表观遗传调控机制,这相当于找到了癌细胞的“能量总控开关”。
2025-06-23 09:29
科研之路道阻且长,如何选对方向?如何坚定信念走得更好、走得更远?我们邀请了几名在不同领域从事科研工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请他们讲述自己当初为何选择投身科研,并勇毅前行、不断攀登科技高峰的故事。
2025-06-23 09:27
一种能够为任何3D打印器官快速设计血管网络的计算模型,可能让我们离无需供体即可移植人工肝脏、肾脏或心脏的目标更近一步。研究人员利用模型,为一个由肾细胞3D打印而成的1厘米宽环形结构设计了由25条血管组成的网络,整个过程仅用了几分钟。
2025-06-23 09:22
在6月18日至20日举行的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MWC上海2025)上,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集中亮相。
2025-06-20 10:21
每年春天,在南半球夜空的指引下,数十亿只布冈夜蛾会向南迁徙1000公里,到达澳大利亚的阿尔卑斯山脉。
2025-06-20 10:21
厦门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教授梁亮亮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刘小钢团队,在镧系元素掺杂光子雪崩上转换纳米晶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5-06-20 10:21
几十万年前,不只是我们“毛茸茸”的祖先在奔跑、狩猎、生火,还有许多其他“人类亲戚”也栖居在地球上。
2025-06-20 10:21
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获悉,该校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海洋大学eDNA工程中心张玮研究小组在四川稻城海子山保护区的从前措,完成了一次令人兴奋的“生命寻宝”——发现并命名了一种全新的藻类。
2025-06-20 04:40
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2025-06-19 19:13
在生命起源的奥秘中,胚胎发育始终是深受关注的谜题之一。研究发现,在小鼠胚胎发育到7.75天时,胚内、胚外层交界处出现一个独特的信号“洼地”——器官原基决定区(PDZ)。
2025-06-19 10:00
高校学术共同体是科学家精神的培育者、践行者、传承者,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以制度机制创新推进科学家精神转化为学术共同体的行动自觉,必将推动高校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中做出积极贡献。
2025-06-19 09:58
今年麦收期间,各地积极应对高温炎热和多轮大范围降雨天气影响,高效调度机具,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服务保障,全力组织抢收,努力做到适收快收、应收尽收。
2025-06-19 09:56
干细胞储备耗竭及其引发的组织再生与稳态维持能力下降,是机体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关键特征。
2025-06-19 09:56
设立20多年来,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有力支持了一批优秀学术带头人自主组建、带领研究团队开展创新性的基础研究。
2025-06-19 09:55
今年以来,DeepSeek“破圈”跻身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顶流”,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入多个应用场景……
2025-06-19 09:53
海洋给人的传统印象,一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靠天吃饭。渔民们世世代代出海撒网,找鱼靠经验、收成靠运气,虽然要受天气、季节、水文等的影响,却从不担心无鱼可捕。
2025-06-19 09:57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