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热射病致死机理找到了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资讯 > 正文

热射病致死机理找到了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2-05-09 10:28

  5月5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教授吕奔团队在《科学》在线发表研究论文,揭示了热射病的重要致死机理——高体温通过Z-DNA结合蛋白—1(ZBP1)诱发过度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进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与多脏器损伤。

  近10年来,吕奔带领团队一直围绕危重症的发病机制开展系列研究,在先后揭示脓毒症休克和多脏器衰竭发生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细菌感染诱发凝血反应的机制、脓毒症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机制后,终于找到了热射病致死机理。

  热射病治疗不理想

  热射病又称“重度中暑”,是一种致命性急症,病死率高。今年2月发表于《自然》的一篇综述文章显示,经典型重症中暑的死亡率高达63.2%。然而,高体温如何导致脏器损伤与机体死亡的机制一直不甚清楚。

  当前对热射病患者的治疗,一般是先为患者降温,降温后患者若出现脏器功能衰竭,再立即进行相应脏器功能保护治疗。尽管业界对肾脏、肝脏等脏器功能治疗的设备和技术已很先进,但热射病的治愈率仍较低。

  这可能和学术界对热射病致死机理的了解不甚清楚有关。既往学术观点认为,高体温主要通过物理性损伤导致组织细胞死亡和炎症反应。在这一观点的指引下,业内普遍采取降温和相应脏器支持的方式治疗热射病。

  “降温治疗是重症中暑患者救治的第一关键点,但即便使其体温迅速降至正常,患者仍继发各脏器功能损伤,甚至最后还是死亡了。这提示即使医生能第一时间为高体温病人迅速降温,依然不能阻断热射病的病程。”论文第一作者、中南大学博士后袁芳芳说,“我们认为,肯定存在其他某种机制引起热射病死亡,而不是简单的物理因素。”

  “因此我们团队进一步探索新的机制,发现程序性细胞死亡在热射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论文通讯作者吕奔说。

  高温激活细胞程序性死亡通路

  危重症是指病情严重且威胁患者生命的综合征,常由感染、创伤、高体温等诱发。其中,感染诱发的危重症为脓毒症,造成全球每年1100万患者死亡。脓毒症与热射病常表现为全身炎症反应、DIC和多脏器衰竭。

  在前期开展脓毒症相关研究中,吕奔团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线索。

  “我们采用高环境温度(39℃)与高湿度(60%)制备热射病小鼠模型时,发现了高体温通过RIPK3途径而非HMGB1-caspase-11途径诱发多种程序性细胞死亡,进而导致DIC与多脏器损伤。高体温可诱导肝、肺及肠等器官组织中RIPK3和MLKL的磷酸化,以及caspase-8等凋亡相关蛋白的剪切;敲除RIPK3基因能防止高体温诱发的炎症反应、DIC、多脏器损伤与死亡。”吕奔说。

  团队随后采用RIPK3激酶失活小鼠、MLKL敲除小鼠及MLKL-Caspase-8双基因敲除小鼠,证实了高体温诱导的致死效应主要依赖RIPK3激酶与其磷酸化底物MLKL介导的程序性细胞坏死,小部分依赖caspase-8介导的程序性细胞死亡。

  “也就是说,我们发现高体温并不是快速直接‘杀死’细胞,导致细胞物理性损伤,而是激活了细胞的程序性死亡通路。热应激能直接诱发RIPK3依赖的程序性细胞死亡。RIPK3基因是高体温诱发炎症反应、多脏器损伤甚至死亡的关键。”吕奔说。

  既往研究表明,ZBP1为一种细胞内的模式识别受体,能被病毒或宿主来源的Z型核酸活化,在抗病毒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吕奔团队通过进一步研究,首次发现ZBP1是热应激活化RIPK3和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关键分子,并介导高体温诱导的DIC、多脏器损伤与死亡。

  “有趣的是,热应激能诱导ZBP1的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ZBP1基因启动子上存在热休克因子1的结合元件。通过突变分析,我们证实了热应激通过诱导HSF1与ZBP1基因启动子的结合来增强ZBP1的表达。”吕奔表示,这些发现颠覆了此前业界认为热射病是“高体温通过物理性损伤导致组织细胞死亡和炎症反应”的观点。

  细胞内存在“温度感受器”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彰了“温度和触觉感受器的发现”。其中,美国学者戴维·朱利叶斯团队发现辣椒素受体TRPV1为一种能被热应激活化的膜离子通道,揭示了机体感知高温的机制。

  吕奔团队发现,仅ZBP1的表达不足以导致RIPK3的活化与细胞程序性死亡。他们在探讨热应激如何活化ZBP1的过程中发现,高温诱导的ZBP1活化不依赖其对Z型核酸的识别。ZBP1蛋白含有Za结构域与RHIM结构域。其中,Za结构域的主要功能是识别病毒或宿主来源的Z型核酸。

  既往学术观点认为,Za结构域与Z型核酸结合是ZBP1活化的必要环节。然而,该团队通过构建一系列ZBP1突变体发现,热应激诱导的ZBP1活化依赖RHIM结构域,而并不依赖Za结构域。虽然Za结构域缺失的ZBP1完全不能被病毒感染所激活,但它仍能够介导热应激诱发的RIPK3活化与程序性细胞死亡。这一发现打破了学术界对ZBP1的认识,揭示了ZBP1活化新机制。

  “戴维·朱利叶斯团队发现细胞膜离子通道‘温度感受器’,我们的研究明确提示了细胞内也可能存在另外的‘温度感受器’,当受到热应激时能诱发ZBP1与RIPK3依赖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该生命现象虽然可能在抗感染免疫中发挥保护作用,但在持续性高体温作用下可诱发过度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最终引起DIC、炎症反应、多脏器损伤乃至死亡。”吕奔表示。

  论文审稿人认为,“这个研究非常重要,且数据清晰明确”“这是一个全新且非常重要的发现,揭示了引起热射病病程的新机制”。

  “在该项研究中,我们揭示了热射病发病机制的新理论,并创新地将临床与科研深度结合,基于多学科交叉进行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上的全新尝试。”吕奔说。

  这项研究有望找到潜在的药物干预靶点,为热射病等危重症的防治提供了重要思路。吕奔表示,下一步,团队将致力于揭示细胞内“温度感受器”的具体成分和和活化机制,探索未来热射病防治策略。

  记者 王昊昊 通讯员 李珊

[ 责编:涂子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粤港澳大湾区大科学装置密集进入运营期

  • 探寻中国国家博物馆“淡季不淡”的密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目前专门针对自动驾驶的保险产品较少,部分保险公司正在进行相关专属保险产品和服务的探索。
2024-12-06 10:18
新昌县副县长王丽英介绍,当地引导本地企业进入机器人产业蓝海,同时招引一批优质机器人企业落地发展,抢先发力机器人产业链,新兴产业“生根发芽”,近两年研发费用达12亿元。
2024-12-06 10:17
“大雪节气时,天地闭藏,水冰地坼,此时自然界阴气极盛,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阴气转盛而潜藏于内。
2024-12-06 10:17
高校科技成果如何转化?如何克服这一普遍性难题?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在政策保障、体制机制、应用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成立了技术转移研究院,通过构建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
2024-12-06 05:05
“这款智能仿生手应用了脑机接口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可识别佩戴者的运动意图,并转化为动作……”近日,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在浙江杭州举行,
2024-12-06 05:05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5+2”国家顶级节点已全面建成,接入顶级节点的二级节点达370个,接入的企业节点超过45万家。
2024-12-05 09:31
2024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12月2日至5日在重庆举办。数据显示,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今年前10个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4%,连续20个月保持在30%以上,增加值同比增长7.4%,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42.7%。
2024-12-05 04:25
近日,国际电信联盟接连召开重要会议,高度聚焦人工智能标准制定。在2024年世界电信标准化全会上,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局发布了该部门第一份关于人工智能的决议。
2024-12-05 04:25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了消费的创新发展,满足了消费者对高科技体验和品质生活的追求。通过推动科技创新应用,使前沿科技成果惠及更多消费者,已经成为各国促进消费的关注点之一。
2024-12-05 04:25
数智化加工大米与传统方式加工大米,有什么不一样?一键预约、自动过磅、烘干、加工、包装、装车……记者来到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安仁县的湖南生平米业股份有限公司,年加工稻谷30万吨的5G智能车间里,
2024-12-05 04:25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首任总指挥兼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介绍了未来长征火箭发展的方向。
2024-12-04 09:15
该公司牌楼500千伏输变电工程于11月25日正式投运,并在工程验收过程中首次应用无人机激光建模技术。
2024-12-04 09:13
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发实蝇类害虫的新型控制方式,从而提升我国果蔬产业抵御这类害虫的能力。
2024-12-04 09:12
协议紧扣“支持香港打造国际高端科技人才集聚高地 共同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主题。
2024-12-04 09:07
2日,第29届亚洲种子大会在海南三亚召开,大会以“潮起亚太 种业辉煌”为主题,由亚太种子协会主办,将持续至6日。
2024-12-04 04:55
3日13时56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三乙”)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三号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4-12-04 04:55
近年来,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生产应用,香港在上中下游“全链发力”、促进“环环相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愈发清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2024-12-03 16:02
12月2日,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首台硬岩掘进机(TBM)“江汉先锋号”在土建4标8号平洞顺利始发掘进,标志着引江补汉工程正式进入TBM掘进施工新阶段。
2024-12-03 09:05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对外公布了运城市夏县崔家河遗址考古发掘资料,该遗址属于距今5000余年的仰韶中期庙底沟文化,并出土一件同时期罕见的彩陶鱼纹盆。
2024-12-03 04:15
近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普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此次修订聚焦科普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强化了社会各界的科普责任,
2024-12-03 04: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