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树立“大健康”理念 呵护生命“全周期”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资讯 > 正文

树立“大健康”理念 呵护生命“全周期”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05-27 10:06

image.png

  宋博制图(新华社发)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提出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持续推动发展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在现代社会,面对复杂多元的健康挑战,该怎样更深入地认识医学和健康?面对严重威胁中国妇女健康的宫颈癌,该怎样利用最新科技成果打一场胜仗?面对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占首位的心血管病,该如何应对和预防?在近日召开的2022腾讯医学ME大会上,多位专家围绕相关问题,为公众答疑解惑,以科普助力全民健康。

  医学、卫生和健康三者有何联系

  王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

  没有绝对的完全健康人,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不健康的因素。

  医学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关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关乎经济发展,也关乎社会文明,更关乎人民的终极福祉。人民的终极福祉就是健康和生命。这样的终极利益需要强大的医学卫生健康事业来保障。

  什么是医学?

  医学是为了恢复、维护和增强人的健康而发展出的一门知识、技术、艺术的学术体系,核心是维护健康。医学的一部分是重点专注于眼前这个具体的人面临的健康问题,它对个体是不厌其精、不厌其深、不厌其个体化的。但医学不仅仅要关注患者个体,还要关注人群、人类乃至众生。这门学问叫做群医学,研究共性的发病原因、致病因素、维护健康原理、社会科学和相关手段等。关注个体与关注群体,不能截然分开,而要相互融通。

  什么是卫生?

  协和医学院对卫生的定义是,依据医学及相关学科的原理,为了恢复、维护、增强人的健康所采取的行动。医学是学,卫生是行,虽然两者概念上密切相连,但它们是不同的。

  卫生作为维护健康的行动,不只受到医学,还有政治、经济、人口等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比如要消灭血吸虫,那么医学上知道了血吸虫是怎么样感染的,由什么样的致病源,经过什么路径来感染,怎么在体内繁殖的,知道了驱虫的方法、药物治疗的方法。但是真正要想控制血吸虫病,要消灭钉螺。灭钉螺的行动必须政府组织、民众参加,团体一起做事情。所以,卫生维护的行动是个综合的行动。

  怎么建设公共卫生体系?要点是为了达到健康目的,将群医学的医学原理转化成为相关社会行动和政策的过程,也是一个协同包括医学界、大卫生界和社会各界在内,从个体到群体,到社会到国家到人类共同维护健康的过程。世界上没有哪个学问体系、技术体系,没有哪个人、哪个行业和卫生是没关系的,这就是公共卫生实施的要义,必须由小众而大众化。

  什么是健康?

  健康是人的一种良好的生命状态,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人际和谐与环境友好四个方面。没有绝对的完全健康人,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不健康的因素。

  健康是通过医学的原理、卫生的行动,所达到的一种目标、一种结果,一种良好的民生状态,这也是医学、卫生、健康三者之间的联系。人类要想真正达到健康状态,不仅要考虑自身,还要考虑周围其他生物、生态环境的健康,只有人类与环境相友好,才能够真正维持人类长远的、更高水平的健康。

  关于医学、卫生、健康,实际上是每个人都应当深刻了解的内容。了解这些概念,有助于我们真正成就自身的圆满。

  疫苗+筛查是预防宫颈癌最佳方式

  乔友林(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卫学院特聘教授):

  宫颈癌有望成为通过疫苗接种、筛查和早诊早治来全面预防乃至消除的第一个人类恶性肿瘤。

  宫颈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杀手”,也是恶性肿瘤中唯一病因明确的肿瘤。人乳头瘤病毒(简称HPV)是引起宫颈癌的病因,HPV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几乎所有宫颈癌的病例都与14种高危型HPV感染有关,最常见为HPV16型和18型。

  得益于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如今我们有了对抗HPV的现代化武器——HPV疫苗和核酸/蛋白筛查技术。

  预防宫颈癌有两道关口:在病毒侵入人体前接种HPV疫苗,体内抗体就会把病毒杀死;成年妇女需要定期筛查,若能在癌前病变阶段查出来就可以得到根治。HPV预防性疫苗和筛查相结合才是最佳的宫颈癌预防方式。

  在中国,约84.5%的宫颈癌都与HPV16、18型持续感染有关,目前已上市的5种疫苗均覆盖了这两个最常见的宫颈癌型别。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这几种疫苗均有预防宫颈癌的功能,关键是应尽早接种。

  中国研发的两个国产二价HPV疫苗分别于2019年12月和2022年3月获批上市,由此成为全球继英美后第三个成功研发和生产HPV疫苗的国家,从而让中国女性尽快共享这一人类科学进步的成果。

  需要注意的是,HPV疫苗越早越小接种越好,一般优先接种9—14岁女孩,其次是15—45岁的女性。同时,所有有过性行为的25—64岁女性都应定期参加宫颈癌的筛查。

  由此,宫颈癌有望成为通过疫苗接种、筛查和早诊早治来全面预防乃至消除的第一个人类恶性肿瘤。

  用两个“120”抓住心梗黄金救援期

  霍勇(中国胸痛中心联盟执行主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

  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这4个因素几乎占了心肌梗死发病的80%。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也是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尤其是心肌梗死,起病急、进展快,如果不能在最佳救治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致死致残率极高。

  心肌梗死发生的场合具有随机性,可以在家、工作单位,甚至在上下班路途中。因此,突发心梗的患者更多依赖周围的人施以援手。

  部分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主要表现为猝死,公众尤其是公共服务行业,例如商超工作人员、消防员等都应该掌握心肺复苏技术。此外,公众场所应配备心脏自动除颤器(AED),这样才能第一时间救治患者。

  心肌梗死的救治特别强调两个“120”:对公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120;对医生来说,急性心肌梗死黄金救治时间是120分钟。

  心肌梗死的抢救步骤有3个:一是现场人员帮助患者躺平、吸氧,让患者第一时间静卧、休息,如果发现心脏猝死,要进行心肺复苏;二是第一时间拨打120送患者前往有胸痛中心的医院,急救车转运途中开展抢救措施;三是患者到医院接受救治,通过溶栓或介入治疗,及时疏通被阻塞的血管,救治越早患者获益越大。

  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全国急性心肌梗死救助网络,已实现100%省级覆盖、93%地市级覆盖、77%县级覆盖,将帮助更多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的黄金救治120分钟内得到有效救治。

  事实上,急性心肌梗死可防可控,10个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患者中,有8个可以通过干预的手段来预防。

  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这4个因素几乎占了心肌梗死发病的80%。肥胖、饮酒、睡眠不足或情绪激动也可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此外,暴饮暴食、剧烈运动、过度疲劳、季节变化等也会导致心肌梗死。比如,冬季就比夏季更容易发生心肌梗死。了解这些危险因素和诱因,有这方面的相对高风险人群就应当在各个方面多加小心。

  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我们自身要做好预防,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健康饮食、充分休息、心情愉悦、定期体检等。此外,还需要医生的帮助,比如提出“三高”共管,给予降压、降脂、降糖的指标,给出药物使用建议等。(王美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5月27日 第 09 版)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河北曹妃甸“湿地优雅精灵”

  • 河北丰南:春暖农事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3月13日是第20个世界肾脏日,本届主题是“您的肾脏还好吗?早检查,保健康”,旨在呼吁全社会关注肾脏健康,提高对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认识,强调了早期发现和干预对肾脏健康的重要性。
2025-03-13 09:15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获悉,该所王占彪研究员团队定量解析了童装、针织衫、工作服、T恤和作训服等棉质纺织品“从种子到成衣”全阶段的碳排放情况,即碳足迹,并提出对应的具体“减碳”策略,为我国棉花纺织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和线索,也为全球棉花纺织产业减排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环境科学类国际期刊《资源、保护与回收》上。
2025-03-13 04:40
刚开学,我和学生聊天,询问他们假期有啥进步。有学生说深入钻研了英语六级通关秘籍,自信本学期六级必定取得高分;有学生讲潜心研究了高压绝缘,C刊论文胜券在握;
2025-03-13 05:15
这个春天,越来越多“Z世代”新农人走进田间地头,带来春耕新气象。如今,他接到了3000多亩农田的服务“订单”,周边农户都乐意把农田托付给这个老练的“新农人”来打理。
2025-03-13 09:01
在总结11个术前免穿刺手术案例的基础上,邢念增在国际上首创“前列腺癌免穿刺理念”。
2025-03-13 09:01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能够推动数实深度融合,释放需求潜力,提升产出效率,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高。
2025-03-13 09:00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025)虽已落幕,但引发的思考和争论仍在持续。
2025-03-12 10:11
龙泉又多了一张新名片——汽车空调热管理产业,全市不到30万的人口中,就有近2万人从事汽车空调行业。
2025-03-12 10:01
发展新质生产力,抢占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制高点已成为各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的“首选项”。
2025-03-12 09:59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之下,找准产业发展需求的“钉子”,砸实科技成果转化的“锤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
2025-03-12 09:58
代表委员之声——创新引领推动未来产业
2025-03-12 09:53
CGT25型燃气轮机额定输出功率25兆瓦,具有功率密度大、结构紧凑、地域适应性强、双燃料适配及在线切换等特点。
2025-03-11 09:05
科普事业的发展,是一场与时代共进的征程。把科普这一“翼”做强做优,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良好风尚,就能更好助力科技创新的腾飞。
2025-03-11 09:04
从伦理治理的角度看,研发者应在数据收集、模型训练和算法设计阶段,引入多样性、多元化的视角,避免单一文化或群体偏见主导AI。
2025-03-11 09:04
新修订的《科普法》明确,开展科普,“应当采取公众易于接触、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
2025-03-11 09:01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2025-03-11 04:55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体现的正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考量。
2025-03-11 05:00
走路,本是一桩简单的小事,但对瘫痪病人而言,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加福民团队采取微创手术,将2个直径约1毫米的电极芯片植入到运动脑区,脑部、脊髓的手术可在4小时左右一次完成。
2025-03-10 09:10
近年来,沪市民营上市公司以创新为引擎,其智能工厂代表了当前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领先水平。
2025-03-10 09:09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伊彤代表观察到,人工智能技术在推动产业智能化变革发展的同时,引发的技术风险也日益凸显。
2025-03-10 09:0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