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2022年是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55周年,在这场伟大事业的奋斗中,国内顶级科学家、大批优秀科技专家,隐姓埋名干惊天动地事。王淦昌便是其中一位。王淦昌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我国实验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线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惯性约束聚变的首倡者,我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值此王淦昌院士诞辰115周年及第6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科普中国、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核学会、光明网联合推出系列报道,追忆王淦昌院士,弘扬科学家精神。
一开始,大家在远远的沙滩上堆个沙丘,接电缆、插雷管,一炮一炮地打。后来每次“打炮”时,实验部件就放在实验场碉堡附近,各种导线从3个碗大的洞口伸进碉堡内,联在控制设备、示波器和高速转镜照相机上。为抓紧进度,试验人员经常是第一个试验部件刚刚炸过,硝烟还没散尽,便带着另一个部件冲上去,接好电缆、联好导线,接着打第二炮。白天王淦昌和同志们一起成了“土人”,晚上又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对实验元件再改进、再设计。
随着“插雷管”、“撤场”、“起爆”等一个个口令的下达,场地上硝烟滚滚,而碉堡里面的示波器则记录着爆破的结果。王淦昌先后提出的“炸药透镜法”“真空浇注法”“泡沫法”和从德国杂志上借鉴的“综合颗粒法”等都取得了成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王淦昌等人大大小小打了上千炮,才基本掌握了内爆的规律和实验技术,这才闯过了研制原子弹的第一关。
经过1961和1962年两年来的探索,1:8、1:4这样的部件实验爆都做的差不多了,想要做1:1的冷实验的话,“17号工地”已经不能满足这样的实验要求了,因为场地大小的受限,以及核材料的辐射性和危险性,实验必须要转移阵地。
1963年3月,王淦昌冒着大雪和风沙来到大西北核武器试验基地,这里位于青海湖东边的海晏县,平均海拔在3200米,属于高寒地区,冬天冷,风沙大,气压低,需要忍受头晕、心悸等高原反应。而且空气稀薄,饭煮不熟,肉炖不烂,生饭菜度日是家常便饭,年轻人尚且不舒服,何况是一个56岁的老人。
后来的王淦昌回忆起当时的艰苦情形,他是这样说的:“我不可能管自己身体那么多,必须到每一个关键地方去检查,哪一个环节出了一点点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研制和爆炸结果。我是现场总负责,出了问题肯定我是第一责任人。我不出力、不吃苦,谁出力、谁吃苦嘛!”
文字整理:光明网记者蔡琳、金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