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科技馆非遗课堂受追捧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资讯 > 正文

中国科技馆非遗课堂受追捧

来源:科普时报2022-06-13 17:36

  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生命印记,也是人类创造力的精神源泉。6月11日,我国迎来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国科技馆推出的非遗+科技系列教育活动最新一期主题活动——“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也通过“空中课堂”与小朋友如约见面。

中国科技馆非遗课堂受追捧

  据介绍,“非遗+科技”系列教育活动是中国科技馆紧密结合“华夏之光”古代科技展厅的展教资源,从“非遗”与“科技”相结合的视角精心研发的全新思维课程,十六个非遗主题科普活动受到了科技馆小粉丝们的欢迎和追捧。

  剪纸用的剪刀是费力杠杆还是省力杠杆呢?草编用的植物为什么柔韧不易折断?古老的桑蚕丝织技术和现代高科技有什么关系?植物染传承人所说的“起缸”过程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生化反应?这些五花八门的问题,都是中国科技馆“非遗+科技”系列教育活动过程中,小朋友们最感兴趣、最想去探秘的事情。

中国科技馆非遗课堂受追捧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影响下,“非遗+科技”系列活动大部分以空中课堂直播的形式进行,孩子们在家里就可以轻松通过网络参与直播互动。学非遗、做实验、玩游戏、制作非遗手工小作品……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广受小朋友认可。调查统计显示,这种寓教于乐,探究非遗背后科学真相的科普活动广受好评,在已参加过活动的学生家长中满意度高达98%以上。

中国科技馆非遗课堂受追捧

  据华夏之光展厅辅导员李广进老师介绍:“华夏之光展厅的展品所展示的古代科技中,几乎每一项都与非遗文化密切相关。我们希望孩子们在科技馆不仅能够学习到科学知识,还能产生对综合科学的兴趣。我们特别邀请了很多非遗专家和教育专家针对青少年的学习特点开发课程,包括知识点、问题引导、实验探究、手工体验、交流讨论等很多环节,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实现多学科融合学习的效果,极大满足了孩子们乐于探究科学奥秘的天性,所以孩子们的积极性特别高。”

  “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承载的是中华民族文化,我们的孩子不仅要面向未来,更要从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树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我们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了解我国传统非遗文化,探究非遗人文活动背后的传统科技智慧,充分认识科学与文化融合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华夏之光展厅负责人王紫色老师介绍项目时如是说。

  据了解,中国科技馆后续还将陆续推出其他主题“非遗+科技”系列活动,引导公众从科技的视角学习和传承非遗文化,以更好地服务广大公众的科普需求,积极推动非遗传承教育活动的普及。(记者陈杰)

[ 责编:赵清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春风送岗

  • 西南地区最大铁路编组站完成扩能改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全国两会的帷幕刚刚拉开不久,不少“两会热词”已新鲜出炉,“人工智能”当属其中之一。不信,请听——
2025-03-07 04:5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2025-03-07 04:50
6日从中国海油获悉,位于我国北部湾海域的涠洲10-5油气田获得高产油气流,标志着北部湾盆地古生界潜山油气勘探获重大突破,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07 04:50
很多研究认为,活性氧超氧阴离子不利于人体健康。
2025-03-07 04:50
去旅游,找AI做个攻略;要开会,让AI写好PPT;田间地头,智慧农业精准控制着土地的湿度和养分;崇山峻岭,无人机在人迹罕至处巡视高压电线……
2025-03-07 04:50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这部新修订的科普法有哪些重要变化?未来,助力科普事业大发展,又该如何充分发挥法制保障作用?
2025-03-07 04:50
不仅手机直连卫星技术,5G、工业互联网、算力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坚实底座,正稳稳托举数字中国大厦立地擎天。
2025-03-06 09:10
在寂寥山河间书写着西部能源“奔涌”的答卷。位于贵州安顺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盘江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项目一隅。
2025-03-06 09:06
DeepSeek等科技新锐的出现,彰显了中国在科技创新上的潜力,也为其他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
2025-03-06 09:05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政策和市场服务,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和资产单列管理改革,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2025-03-06 06:0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当前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科技创新还存在转化‘鸿沟’,尤其是全链条体系尚未完全贯通。”浙江大学医药学部副主任方向明委员直言不讳地指出科技创新的“痛点”。
2025-03-06 06:00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和产业支撑。
2025-03-06 06:00
专家提示,科学预防带状疱疹,要及时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着凉等。
2025-03-05 09:00
在“春晚机器人”的“原产地”浙江,早在去年9月就印发了《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前瞻布局和加快推动全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
2025-03-05 09:01
我们还需要以更前瞻的视野加速布局,让AI加快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在鼓励社会资本开展“AI+”项目投资时,探索对相关投资者给予税收减免优惠,完善“募投管退”全链条运行机制。
2025-03-05 09:00
目前,陈超的育秧基地共有20万个秧盘,10台秧苗运输车,秧苗不仅供应自家的5000亩水田,还覆盖博白县28个镇和邻县的上百农户。
2025-03-05 08:5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2025-03-05 04:10
近年来,山东省莱西市大力发展智慧设施农业,提升了农作物品质和产量,为当地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
2025-03-05 04:10
与此同时,通信行业也迎来了关键的技术升级窗口,5G技术正逐步迈向成熟,而人工智能的突破正在重塑产业链条,二者相互赋能、深度融合。
2025-03-04 09:12
目前,所有省份均已开展递进式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气象高级别预警“叫应”等服务机制,有力地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2025-03-04 09: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