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院士挂帅!提瓜苗“气色” 帮土壤“养生”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资讯 > 正文

院士挂帅!提瓜苗“气色” 帮土壤“养生”

来源:科技日报2022-07-11 10:03

  【科技支撑 乡村振兴】

  不久前的一天,满载着翠绿色西甜瓜的9辆大卡车开进南京农业大学校园。这是该校与南京市浦口区政府合作共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以来的阶段性成果。这批当天采摘的西甜瓜,满载着当地瓜农对南农大师生的感激之情。

  自打与院士团队结了对子,困扰瓜农多年的土壤连作障碍便得到了攻克。院士们来后,不仅培肥了瓜田,选好了瓜种,也治好了土传病害。瓜苗“气色”好、根系壮,瓜果口感佳,“有病先治土”的瓜田养生疗法也逐渐在当地推广开了。

  “农业科技要让农户坚定信心、尝到甜头。”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合作处处长陈巍表示,南农大将通过抓品种引进、抓基地示范等工作举措,全力打造产业示范基地。同时,结合地方生产实践,切实解决产业发展问题。

  解决瓜果蔬菜连作障碍,瓜苗起死回生

  今年2月,南京农业大学向王村万亩优质瓜果蔬菜种植技术示范工程开展技术服务,帮助当地破解瓜果蔬菜连作障碍、西甜瓜新品种引进、小番茄青枯病绿色防控等生产难题。

  “瓜农们经常自嘲是‘游牧民族’。”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农大资环学院教授沈其荣院士团队成员、王村万亩优质瓜果蔬菜种植技术示范工程项目负责人黄启为教授介绍,瓜类作物忌连作,如果连续种植3茬,土壤中病原微生物会大量繁殖,进而入侵作物根系、导致地上部枯萎,所以瓜农只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当地瓜果蔬菜的连作障碍。”今年春节一过,黄启为就来到了胡守兴家庭农场查看西甜瓜的幼苗长势,这里是王村万亩优质瓜果蔬菜种植技术示范工程的核心基地,260亩的基地瓜田就占了100亩。

  黄启为到地里一看,连续的阴雨天气导致了西甜瓜幼苗长势差,灰霉病非常严重,整个育苗大棚内目及之处,找不到健壮的瓜苗。

  “肥也施了,就是不见长;药也打了,就是防不住病。”农场主胡守兴直犯愁,如果幼苗营养跟不上、病害也得不到及时防控,10万株幼苗就要全部换掉,按市场上每株1.3元的均价,农场将面临13万元的损失。

  黄启为教授回校与沈院士商量后,与南农大植保学院陈长军教授组建核心工作组,带领大家对取回的土壤和植株样品进行理化检测,分离病原菌、药物抗性筛选,及时给出了营养和生防综合配置的“处方单”。

  仅仅一个星期,瓜苗重现生机,幼苗上的霉点逐渐消失、被损害的叶片病斑并未扩张,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瓜苗起死回生了!”胡守兴几乎不敢相信。

  让秸秆、畜禽粪便变废为宝,帮土壤“养生”

  不仅在已经发病的苗上找到了病根、对症下药,院士团队还带来了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土壤“养生疗法”,胡守兴说:“种了11年的瓜,这回是从根子上刷新了理念。”

  近年来,南农大沈其荣团队一直致力于“变废为宝”,将农田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变成了改善土壤肥力、调控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宝贝。

  黄启为介绍,相比瓜农采用的普通基质,用秸秆等发酵生产的木霉生物基质,其培育的幼苗根系明显增多、根系活力显著增强,移栽大田后抗性好,生长势头旺。

  “要使作物持续长势良好,关键在于调控好土壤微生物区系。”沈其荣说,团队采用育苗和大田施用有益菌双管齐下的“养生栽培”模式,先将浓度很高的木霉生物基质用于育苗,使木霉菌在瓜苗根表和根际大量定殖,让有益菌与瓜苗根系构成命运共同体。同时,在即将移栽的大田再施用木霉全元生物有机肥,培育以木霉菌为主导的土壤微生物区系,逐渐“焕活”土壤、赋予土壤自身抑病能力的目的。这种双管齐下的“养生栽培”已经在不同经济作物上显现出很好的田间效果。

  5月22日,沈其荣来到瓜田,仔细查看瓜田长势,并对西甜瓜叶片出现的不同症状进行了讲解和答疑,为瓜田今后精准施肥提出建议,这让胡守兴的信心和底气都更足了。

  “国家给了我们研究经费,我们应该时刻回报国家和农民,中国的农业和农民如此亟须科技,论文要写在中国这块大地上,我们一定要继续写好这篇大论文。”沈其荣院士说。

  据黄启为介绍,现在,用于30万辣椒和西红柿育苗的木霉生物基质材料已经准备好,用于辣椒和西红柿大田培育的全元生物有机肥也已投入生产。金凤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梦想,飞越了大山

  • 大阪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活动成功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自然科学基金委作为我国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制定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2025-07-10 09:33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相关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这1935.3克宝贵的月壤,使得月球样品研究进入“嫦娥时代”,开启了人类认识月球的新纪元,也为中国月球研究走向世界前列奠定了基础。 一年来,中国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取得许多科学突破。
2025-07-10 09:32
2024年嫦娥六号任务首次从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采回月球样品,为揭示该区域物质成因提供了直接证据。综合元素和矿物组成分析,南极-艾特肯盆地镁环物质主要为斜长石(63%~67%)和低钙辉石(25%~27%)组成的亚铁苏长岩。
2025-07-10 09:32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 在神舟十九号乘组中,航天员王浩泽也是一位90后,更成为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
2025-07-10 09:30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记者8日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通过创新地质找矿理论,经过长期勘探,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
2025-07-09 09:39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8日晚间发布的通知,今后“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将不得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是将颈部深层淋巴管或淋巴结与邻近的静脉进行吻合的手术,近年来部分医疗机构将其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引发争议。
2025-07-09 09:39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支持企业对标标杆水平和先进水平,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
2025-07-09 09:37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精确测量了极缺中子原子核硅-22的质量,实验发现硅-22的质子数14是一个新幻数。
2025-07-09 09: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