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茶香飘万里 农遗传久远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乡村文化 > 正文

茶香飘万里 农遗传久远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2-07-17 10:55

  ■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科学咨询小组副主席、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李先德

  前不久,电视剧《梦华录》热播,其中宋代点茶、茶百戏引起了观众的浓厚兴趣,这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机缘,引发大家去寻找历史,寻找中国文化的根。为此,我专门请教了这部电视剧茶百戏的技术顾问章志峰先生,他是福建省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专门给我讲述了恢复茶百戏的过程,以及如何用清水使茶汤幻变图案的技艺。

茶香飘万里 农遗传久远

福建省非遗茶百戏代表性传承人章志峰 茶百戏作品

  其实,宋代以前的唐代是煎茶,唐代以前是煮茶,宋代之后才发展成为我们今天的泡茶,也就是用开水直接冲泡茶叶。宋代的茶百戏只是我们博大精深茶文化系统中很小的一个部分。任何一个茶文化系统,都是由传统茶树品种选育、种植栽培、病虫害防控、加工制作、茶艺茶道等为核心所组成复合系统。

  2022年6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在中国召开,作为期间的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的重要成果,中国将在7月17日-19日举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并发起农耕文明保护倡议。目前,中国一共有18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其中三个与茶相关,它们分别是2012年入选的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2014年入选的福建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以及2022年入选的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跟茶有关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全世界只有5个,中国就占有有3个,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什么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评选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而茶类的农业遗产又有什么样的特点?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将GIAHS定义为:“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由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定的,它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文化遗产不太一样,农业文化遗产最主要的特点是它的活态性,就是说在遗产地还从事着大量的农业生产活动,如年复一年的种茶、采茶、制茶,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些遗产,如长城、故宫,对于其中的一砖一瓦我们都不能动,都要原样保护。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五条标准来认定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第一是它对粮食安全和小农生计的作用。尽管茶不是直接供我们消费的食物,但是可以通过销售茶获得收入来购买我们的食物。第二是农业生物多样性和多功能性,除了茶之外,还有茶周围赖以生存的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农业系统不仅生产农产品,还提供生态服务。第三个是相关的农业种植知识和技术,如病虫害防治技术、制肥技术、管理水土技术,还有农事安排(如根据二十四节气安排农业生产活动)等。第四是农耕文化和社会组织,如跟农业生产和生活相关的民歌、信仰、习俗、礼仪,如宋代的斗茶、茶百戏,就与茶礼相关。第五是与土地利用系统相关的景观,如云南红河哈尼梯田非常壮美。要想成为一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必须同时具备这五个条件,而且相对于全球范围的其他地区来说,这个系统还必须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

  茶文化系统要想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当然要满足这五个条件,我们也可以用天、地、人、种四个字来概括茶文化系统的一些本质特征。

  “天”就是指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如茶叶生产一般都处在山区,海拔比较高,具有降雨多和云雾缭绕的特征。我们通常说高山云雾出好茶。

  “地”是指我们的土壤条件和地理位置,如好茶生长的土壤都是由火山岩长期分化而成,这样就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这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在茶树的代谢过程中会形成一些独特的芳香物质;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产品的最佳种植区域,一般认为,北纬25度是安溪铁观音的黄金产茶带。

  “人”指的就是茶的传统制作工艺。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中国茶种类很多,可以分为不发酵茶,全发酵茶和半发酵茶,每一类的顶级好茶制作都需要好的师傅,对于火候、时机、力道等方面能够精准把握和掌控。如安溪铁观音发明的半发酵制茶工艺,特别注重在初制的过程中,对茶叶半发酵程度的掌控,需要在晾青、摇青形成的生物化学反应中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使发酵的程度恰到好处,把茶叶的色香味发挥到极致。

  “种”指的是独特的品种,优异的遗传物质决定了各类茶独特的品质特征,如安溪铁观音的茶树品种富含多种芳香物质。普洱茶作为大叶种,带有野生茶树的遗传特征,它都有主干,这些茶经过发酵以后就制成了紧压茶。福州的茉莉花茶是由闽江两岸所产的上好的茉莉花和茶叶窨制而成。当然我们说天、地、人、种不是分开的,要把它十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独特的好的茶文化系统。

  茶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片小小叶子背后,凝聚着文明与时光,沟通着历史与烟火。中国茶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向世界讲述了中国特有的人地和谐的生态伦理和智慧,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挥其作用,对于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茶香飘万里 农遗传久远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AI时代,“隐形热门”竟是它?|科学报国正当时

  • “爱心教室”托起多彩暑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对约4.36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居群展开深入研究,首次揭示了这些远古海洋底栖生物如何利用刚毛来维持彼此间的“社交距离”
2025-07-24 03:15
在广袤的田野上,每一抔泥土都隐藏着一个微观的奇妙世界——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
2025-07-24 03:15
雄伟的跨海大桥、海中的钻井平台……人类的脚步正延伸向深海。
2025-07-24 03:15
“孙女给我请了一个24小时‘家庭药师’,就在我的手机里。边聊天,边指导我用药,省心安心、方便管用!”视频中的高奶奶高兴地说。
2025-07-24 03:15
“中试”即中间试验,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跨越至生产线的关键桥梁。中试成功与否,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5-07-24 03:15
8月1日—8月30日,为市民带来国防科普与沉浸式军事体验的盛宴。
2025-07-23 15:19
如果未来20年我们能造出通用量子计算机,它将提供一种革命性的计算能力。
2025-07-23 09:20
在广州,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小心地穿上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在设备辅助下轻松登上楼梯。曾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发生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
2025-07-23 02:40
“智能电网可接纳高比例新能源”“地下空间深度开发与空中慢交通系统立体分流”“太空超大型设备实现在轨制造”“生态标签农产品比例提至40%以上”“脑机接口技术为脑功能损伤患者的康复带来福音”……
2025-07-23 02:4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刘世荣院士团队日前发布“气候智慧型适应性造林”新范式,构建起气候—树种—立地精准匹配体系
2025-07-23 02:40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大麦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团队在一种小麦野生近缘种——冰草中鉴定出一个可调控穗粒数的关键基因AcRR1
2025-07-23 02:40
22日17时37分,随着330千伏玛玉二线结束试运行,330千伏玉树第二回线路工程宣告正式投运。
2025-07-23 02:4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21日发布的第五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
2025-07-22 10:35
“对承担国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给予1:1配套、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
2025-07-22 02:35
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团队联合相关科技企业,成功研发“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并正式对外发布。
2025-07-22 02:35
由中铁二院勘察设计的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三年多来,发送旅客超5000万人次,货运量突破6000万吨,客货运输实现量效双增。
2025-07-22 02:35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重要战略举措,它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5-07-22 02:3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是黄河矿的富钕端元矿物,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
2025-07-21 09:46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2025-07-21 09:40
雨又下了一夜,太阳终于爬上了大娄山。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种粮大户王建全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却犯了愁:“雨水多,禾苗长得快,可田里的稻飞虱太多了,恼火呦!”
2025-07-21 02:4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