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天啄木12000次 怎么啄木鸟还没脑震荡?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图文 > 正文

一天啄木12000次 怎么啄木鸟还没脑震荡?

来源:蝌蚪五线谱2022-11-14 15:55

  最近,啄木鸟社交平台上火了

  在某博主发布的视频中

  树上没有虫子

  但啄木鸟依然将树啄出了一个大洞

  这还是那个捕捉藏在树干中害虫的益鸟吗?

  怎么还毁坏树木了?

  啄得这么用力

  它们不会脑震荡吗?

  树还是虫子,啄木鸟到底啄什么?

  我们通常所说的啄木鸟从广义上来说包含了鴷形目啄木鸟科下的30多个属220多种鸟类,它们的食性分布非常广泛,包含了肉食性、杂食性和植食性的种,食谱的范围也覆盖了树栖昆虫(天牛幼虫之类的)、草栖昆虫(蝗虫蚂蚱之类的)、地栖昆虫(蚂蚁之类的),或者是浆果、坚果乃至于吸食树汁的种类也都有。

  图源:狂丸科学

  事实上,啄木鸟在食物充足的春夏季节,并不会特别挑食。不管是树栖的种类还是地栖的种类,它们都会把握一个原则——能吃的就吃!此时的啄木鸟会更多地选择捕捉显露在视野范围之内的食物,而不是选择去啄树皮。

  而到了万物萧瑟的秋季,要想在野外找到虫子吃不那么容易。

  不过也有相当多的越冬昆虫会选择以高龄幼虫或者蛹的形式来度过严冬,而这些目标更大(长到爆浆的程度了)、行动更迟缓的食物自然就会排在了啄木鸟食谱的前端。

  因此可以说,啄木鸟选择啄树抓虫子是在食物不充裕的情况下,为了补充食物来源而作出的行为。

  不过,以下两种啄木鸟啄树,可真不是为了觅食:

  图源:SME科技故事

  吸汁啄木鸟

  一般靠吸取含糖的树汁为生

  含糖较多的桦树和枫树

  是它们主要的下口对象

  因此它们啄树的行为

  相对没有那么显著的季节性差异

  图源:SME科技故事

  橡树啄木鸟

  会在每年的秋冬收集橡子

  以准备过冬与繁殖

  它们会在树干上凿出

  一个又一个的小孔

  并将收集来的橡子

  一颗一颗嵌在里面

  这棵树被称为它们的粮仓树

  橡树啄木鸟往往群体生活

  共同囤积橡子

  一棵粮仓树上的洞最多可达50000个

  脑震荡?不存在的!

  啄木鸟的啄击动作主要有两种:一种频率非常高,一秒钟要敲打树干十几次,但每次的力度不大,这种动作通常跟找虫吃没啥关系,是在宣誓领地或者求偶炫耀。

  图源:果壳

  另一种则是为了觅食或建巢,会非常用力地凿木,频率不快,但每次都竭尽全力,不啄出洞来誓不罢休。啄木鸟在凿洞时,它们的头在碰到木头后0.5-1ms内便停止运动,加速度可以达到1000g,而一只啄木鸟平均一天啄木12000次。

  啄木鸟之所以不会“脑震荡”而死,正是因为下面这两项绝活:

  1. “铁头功”

  啄木鸟有特殊的头骨结构。它们的头骨较厚,同时具有海绵构造的层状骨架结构。其蛛网膜下腔极小,几乎没有脑脊液,从而避免了脑脊液在啄木过程中因惯性造成的各种问题。同时脑部小且光滑,增大了与头骨的接触面积。

  啄木鸟撞击树木的时候,喙是近乎垂直地击中树木的,这样就不会因为侧向受力而打折喙。但是它的啄击位置是不断变化的,这保证了其大脑与头骨相撞的点是不断变化的,从而避免了一个点一直受力的情况。

  图源:博物

  此外最神奇的莫过于它的舌头了。啄木鸟的舌头很长,能够伸出的部分甚至比自己的身体还长,同时舌尖生有许多倒钩,这样的舌头构造方便它将舌头伸进洞里并牢牢钩住猎物。更神奇的是,它的舌头竟然绕了头骨一圈。由于其舌头本身有极佳的韧性,这样一来就相当于为大脑提供了减震器。

  图源:SME科技故事——啄木鸟的舌头

  2. “绝世轻功”

  在鸟类中,啄木鸟的爬树技能首屈一指,它可以身体紧贴着树干,头不转向地朝上下左右各个方向快速挪动。这项“轻功”,得益于它的双脚和尾巴。

  啄木鸟每只脚上有4个脚趾,按照两前两后的方式排列,将身体“钉”在树干上的任何位置。

  图源:SME科学故事——乌鸦(左)和啄木鸟(右)脚趾的比较

  仅靠爪子勾住树干,免不了会晃动,时间长了也会疲劳,此时,尾巴的作用就显现了:啄木鸟的尾羽十分坚硬,呈楔形,能很好地支撑起身体,累了可以 “坐”靠尾巴休息,啄木时还能靠尾巴和两脚形成三点组合,固定身体角度。

  啄木鸟真的有害吗?

  1、啄木鸟真的会破坏树木吗?

  事实上,啄木鸟偏好在“生病”的树上觅食。野外观察研究发现,啄木鸟喜欢在枯树或者死树上觅食,而在健康的树上停留时间一般较短。健康的树材质致密,食物较少,啄取食物比较费力,对啄木鸟而言投入多、产出少;而枯树或死树一般质地疏松,有的甚至已经腐败中空,很多昆虫隐藏其中,在枯树或死树上觅食相对容易。

  图源:pexels.com

  即使啄洞会导致少量树木死亡,对于整个森林生态系统而言也基本没有影响,因为森林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系统,树木有生有死,整个森林生态系统才会健康运转。

  2、才不是什么没有故事的鸟同学

  啄木鸟属于初级洞巢鸟,自己开凿树洞并在洞内繁殖。有些鸟类没有啄洞的本领,需要利用啄木鸟的旧洞或天然形成的树洞进行繁殖,我们称之为次级洞巢鸟,如大山雀、灰椋鸟、猫头鹰等。

  一般来说,如果某区域没有初级洞巢鸟,那么次级洞巢鸟也很可能消失。可以说,啄木鸟在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群落组织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名副其实的“基石物种”。

  图源:狂丸科学

  据《中国动物志》记载,山东省泰安林科所(今山东省泰山林科院)在1000多亩加拿大杨树林中连续开展3年实验,发现大斑啄木鸟对天牛、柳瘿虫、黄刺蛾等害虫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日本的相关研究也表明,每只红颈啄木鸟每天可食松褐天牛64头,这意味着对于500株/公顷的林分,如树木被害率为1%及以下,一只红颈啄木鸟就能有效防控天牛虫害。

  图源:环球时报

  其实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看

  鸟类没有好坏之分

  所有鸟类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

  都扮演着特定角色

  相互影响、制约

  环环相扣

  使整个生态系统处于动态稳定状态

  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资料来源:SME科学故事、环球时报、博物、果壳、环球科学、科技日报

  整理:董小娴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乌鲁木齐:老巷道提升改造成打卡新地标

  • 山东青岛:盘活闲置土地 助力乡村振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