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农业强国光明谈】产业振兴加速农业强国步伐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惠农政策 > 正文

【农业强国光明谈】产业振兴加速农业强国步伐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2-11-17 17:01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是重要基石。在乡村五大振兴中,产业振兴是第一位的。只有产业兴旺了,才能让农业经营有效益、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才能让农民增收致富、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才能让农村留得住人、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也才能让农业强国建设拥有强大驱动力。

  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关怀下,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十年来,粮食产能稳定提升,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3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夯实粮食生产物质基础,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积累了丰厚经验。我们还充分利用改革手段,释放乡村发展新动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这些成就的取得,标志着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我国已具备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基本条件。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农业强国建设迎来新的机遇。当前,我们正处在农业数字化、机械化、智能化加快发展阶段,如何利用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还需要探索更多经验,让广大农民挑上“金扁担”。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比如,农业产业结构亟需进一步优化,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协同度不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程度不深以及保障全球农产品供应链安全能力不强等问题还很突出。

  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路上,亟须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种业革命、实现良种化,绷紧粮食安全之弦,端牢中国人的饭碗;以机械化和数字化为牵引,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依托多元化农村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富民产业,发展乡村二三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提高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坚持农业规模化、特色化、多元化,立足国情农情,调动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小农户与农业企业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要树立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发展导向,加快培育和定向培养现代化农业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

  依靠科技自立自强实现种业革命。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种业革命是“牛鼻子”。半个世纪前,杂交水稻在中国率先成功研发并大面积推广,助力中国用不足全球9%的耕地,解决世界近五分之一人口吃饭问题,成为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自1979年起,杂交水稻远播五大洲近70国,为各国粮食增产和农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目前,我国农作物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2021年为61%,相较荷兰、美国等农业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贡献率超过90%,我们的农业科技创新还要下大力气迎头赶上,种业的优质率和高产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农业科技战线要勇于科技自立自强,实现种源自主可控、粮食安全的源头保障有力,聚焦粮食品种培植研发、大豆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的核心种源研发、园艺性农产品、养殖性水产品和我国人民结构性需求丰富多样的农产品种子研发,加快谋划、加快布局,打造农业科技攻关力量,突破突围基因编辑、生物工厂、人工智能等关键核心技术、基础原创技术、生物循环技术、拓展食物来源技术等领域的瓶颈制约,做强做大种业,为稳产量、提产能培育出更多高质量的种业中国“芯”。

  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设施化、智能化,让广大农民挑上“金扁担”。按照“四化”同步推进的思路,一体化推进机械化、设施化和智能化,特别是要做好机械化、设施化和数字化相结合的农业机械装备现代化大文章,加快研制和装备农业关键设备,推进农机装备工程化应用 。提高农业产业数字化水平,打造产业发展新赛道,发展高效农业,在农业种植、农业生产指导、农业田间管理、农业服务体系、广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元宇宙等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农业智能化水平,大幅度推进智慧农业覆盖面,进而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培育各类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农业自然资源禀赋丰富、差异化明显,要立足国情农情,发挥广大乡村资源禀赋多元化优势,加快编制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统筹推进、有序壮大发展和布局规模农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小农户和农业企业等各种类型高度契合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特色的各类农业经营、服务主体。谋划好、布局好以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为主的大规模农业、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平原等平原水网地区的精细农业、西北黄土高原为主的灌溉农业、沿海地区的设施农业、革命老区特别的是山高路远沟深山区的农业生态产业、特色产业以及戈壁生态农业等。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发挥我国农业资源丰富、多样化优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掘乡村多元价值,做好融合大文章,打通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专注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形成与农业生产相配套的粮油深加工和服务业。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2.5:1,低于发达国家的3:1到4:1,因此,要像河南省走小麦精深加工的路子那样,一粒麦子可以变身60多种产品,产业链条更长,价值实现25倍增长,尽快补齐农业产业链条较短、综合效益不够高的短板,打通农业种养和农产品加工流通各环节,像推进工业一样实施农业产业的延链、补链、壮链、强链,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延伸、打造和提升,不断升级农业产品生产、加工环节,向二三产业有效延伸,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丰富多样的健康优质的食物需求。

  着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农文旅,推出富有地域特色民族特征和乡土韵味的特色产品。充分利用我国数千年乡村产业和农耕文明的独有优势,积极布局从原料、加工产能到农产品初加工、精加工各类延伸产业,合理布局服务农业产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产品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同时,以县域为基础,以城乡融合发展为方向,鼓励和推进发展农业现代产业园、农业强镇、强村、龙头企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进一步挖掘当地丰富的农耕文化和乡土韵味,不断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上做文章、下功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把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着力完善加快农业强国建设的保障条件。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是一项长期任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坚持系统思维、遵循建设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推进。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农业强国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扛起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政治责任,动员乡村和社会各界力量,群策群力、真抓实干,以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新局面。

  作者:房金环 都宜金 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联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

【农业强国光明谈】产业振兴加速农业强国步伐

[ 责编:姜楠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七届海峡汉服文化节在福州开幕

  • “醒狮少年”舞起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5月31日7时3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商业运载火箭,成功将极光星座01星、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05-31 09:30
试点成效如何?创新路上中小企业还有哪些需求?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发展还有哪些诉求?记者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倾听实践者的诉求与心声。
2024-05-31 04:25
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国科协、科技部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举办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首展仪式。
2024-05-31 04:25
从清华大学获悉,继2019年发布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天机芯”之后,该校精密仪器系类脑计算研究团队在类脑视觉感知芯片领域再获新突破,研制出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
2024-05-31 04:25
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段路明研究组近日在量子模拟计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首次实现512离子二维阵列的稳定囚禁冷却以及300离子量子比特的量子模拟计算。
2024-05-31 04:25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我国经济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就必须立足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的战略高度,面向经济主战场,坚持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打通科技与产业融通的堵点,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实现科技同产业无缝对接。
2024-05-31 04:25
商用车的智能化发展,提升了商用车运营效率和安全性,在长途驾驶等多种场景下具有实用意义。
2024-05-30 07:52
研究团队进行了4个实验,让300多名参与者聆听一系列合成音乐和语言类的音频,这些声音具有不同的调幅和规律。
2024-05-30 07:50
研究团队分析了富含有益化学物质的橙皮提取物,研究其减少TMAO和三甲胺(TMA)产生的潜力。
2024-05-30 07:48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陈少华发现,很多孩子缺少动手能力,尤其是对科学技术类的兴趣不大、手动不勤。
2024-05-30 07:47
当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2024-05-30 07:45
萤火虫成虫通过发光吸引配偶。对幼虫来说,发光不仅可以用来引诱小虫、寻找食物,还可以吓唬那些想要吃掉自己的天敌。
2024-05-30 07:44
由于量子比特非常敏感,需要将它们尽可能地与环境干扰隔离,因此新型制冷机也有助加快量子计算领域的创新。
2024-05-29 09:22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25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一款新型人工智能(AI)工具,利用其分析磁共振成像(MRI)数据,以检测手臂下的淋巴结中是否存在乳腺癌细胞。
2024-05-29 09:22
花生属于豆科作物,能够与土壤中的根瘤菌共生结瘤固氮,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作物养分——氨。
2024-05-29 09:22
此项成果将有力推动高品质血橙功能基因研究和基因组进化研究工作,并为后续血橙特异基因挖掘和育种利用提供核心素材。
2024-05-29 09:21
我国科研人员最新研究表明,过去30年,青藏高原湖泊面积扩张超过1万平方公里;预估至21世纪末,由于降水增加和冰川融水补给,在低排放情景下,青藏高原湖泊面积将扩张约50%(增加约2万平方公里),水位上升约10米,水量增加约652千兆吨,水量增量是过去50年的4倍。这一成果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环境变化与多圈层过程团队张国庆研究员等完成,相关论文27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
2024-05-29 04:55
前不久,四集广播剧《禾下乘凉梦》陆续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文艺之声等播出。该剧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为创作蓝本,讲述他为实现人生两个梦想,即“让中国人端稳手中的饭碗”的“禾下乘凉梦”以及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奋斗一生的事迹。
2024-05-29 04:55
近日,北京市民王先生家使用超过10年的旧洗衣机出现了故障,王先生决定购买一台新机,但家里这台旧机如何处理,让他犯了愁。经过对比选购,他最后在线下购得了一款洗干一体机。
2024-05-28 04:20
一年间,C919投入“京沪航线”、服务“春运”、飞出国门亮相新加坡航展……6月1日,东航将使用C919执飞“香港-上海”商业包机航班。
2024-05-28 09: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