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普中国智惠农民】吴钦:乡村振兴路上的“逆袭青年”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乡村文化 > 正文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吴钦:乡村振兴路上的“逆袭青年”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2-12-13 16:23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科普中国智惠农民》本期邀请广西钦州市浦北县人和种养合作社理事长、华中农业大学2022年广西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学员吴钦,请他来讲述自己用养殖技术成为“逆袭青年”的故事。

  “最近市场行情咋样啊?现在卖还是再等等,您能给点建议不?”刚从鸡场回来,就碰到了正等我拿主意的同村老林。自从看到我养鸡的收益之后,越来越多的人跟我一起投身养鸡事业。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吴钦:乡村振兴路上的“逆袭青年”

吴钦在华中农业大学参加“头雁”项目培训

  初中辍学后我一直在外打工。2015年,我进入北海一家大型电子类公司工作,那段时间公司系统更新,所有数据都需要重新录入与审核。别人一天只干8小时,我却一天工作10小时。

  干了一段时间,我的工作进度比其他人快了一个星期。我的努力也被领导看在眼里。仅仅两年时间,我从一名普通员工连升五级,做到了部门主管。但如果想再往上晋升,至少需要十年时间。

  一次偶然机会,我认识了一个同事,他的父母养阉鸡的。我心里不由自主地冒出一个念头:“出来那么多年还是个打工仔,为什么不试试回乡养鸡创业呢?”于是我决定辞职回老家。

  2018年,我用自己打工积攒的8000元钱做创业资金,在家乡当起一个“鸡老板”。最开始我买了5000只鸡苗,当年国庆节期间卖了20万元,净赚8万元。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当年年底,我发现个别鸡有咳嗽症状,过了几天病情加重,后来开始大面积死亡。县畜牧局抽样化验后告诉我鸡感染了禽流感,我觉得天都塌了。

  身边的朋友和一些鸡贩建议我便宜卖掉病鸡,我断然拒绝:“要对得起良心,农产品的基本保障必须掌握在我们这一批新农人的手上,对社会有害的事情坚决不能触碰。”我立即联系挖掘机进场,把剩余的病鸡全部挖坑填埋。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吴钦:乡村振兴路上的“逆袭青年”

吴钦在合作社的阉鸡养殖基地

  当地政府和信用社得知此事,给我送上了9万块钱的消杀补贴费用和30万元的无息贷款,帮我渡过难关,重拾信心。2019年,我又养了7.5万只鸡,不仅弥补了先前的亏损,还净赚150多万元。

  2020年的疫情使得鸡价大跌,即使如此,我仍向湖北人民捐出了1万元善款。等到下半年市场行情恢复,我养的8万只鸡又赚了200万元。

  2021年7月,我被选为浦北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我非常珍惜这个机会,下定决心一定认真履职,积极建言献策,助推乡村振兴。

  在一些乡村,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许多耕地无人耕种。每次看到那些肥沃的土地撂荒长满野草,我就会觉得很心痛。于是我主动找到村支书,一起走访串户动员,最终实现复耕复产撂荒土地150亩。

  我将其中的130亩土地流转下来,种上水稻、香蕉和土豆。这样一来,村民不仅可以通过出租撂荒地每年每亩获得550元的稳定收入,还可以通过做工获得每天130元的劳务费,在自家门口就可以赚钱了。

  今年,我准备新建一个100亩的自动化养殖场,预计每年可出栏10万多只阉鸡,希望能带动更多人和我一样实现人生“逆袭”。

  讲述人:吴钦 广西钦州市浦北县人和种养合作社理事长 华中农业大学2022年广西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学员

  策划组:宋雅娟 谢芸 武玥彤

  通讯员:施丹 张鸣 宗明绪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吴钦:乡村振兴路上的“逆袭青年”

[ 责编:姜楠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逐梦海天 青春滚烫——记海军山东舰起降保障中队

  • 创新潮涌链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