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陈冲:“旱作雨养”,谷子地上谱就乡村振兴曲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乡村文化 > 正文

陈冲:“旱作雨养”,谷子地上谱就乡村振兴曲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3-10-24 17:27

  和所有人一样,陈冲有梦想、有追求。他凭借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精神,在北京的事业蒸蒸日上。

  但面对时代的召唤、乡亲的期盼,陈冲毅然决定回到农村,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在被选为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建桥乡大徐村党支部书记后,陈冲便开始走访群众,全面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所盼。

  走访结束后,陈冲发现了很多农业方面的问题:固守传统农业种植、农业创新能力弱、信息化程度低、土地收益差、村民种植积极性低……于是陈冲下定决心,要带领村民走出一条现代农业的新路子。

  不断学习 增强致富本领

  陈冲积极报名参加阜城县农广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系统学习了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和方法,实地参观农业生态园、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效益,从涉农政策、农业产业化总体形势、新品种培育和新技术推广,到管理模式创新、打造品牌价值,他感到思想的阀门一下子被打开,这段学习经历也开启了他发展农业产业、带领全村人共同发展的进步之路。

  学以致用,陈冲在全村发展高粱、谷子种植,还新增加了谷子深加工项目,带动农民户增收2000余元。

  同时,陈冲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确定了“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思路,带头成立了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全村党员“一带一”发展产业,从带动种植能手开始,与12户种植能手先行先试,在全村率先种植高粱、谷子特色作物种植230余亩。

  积极宣传 推广“旱作雨养”

  陈冲积极投身现代农业宣传,将谷子种植技术、谷子效益等农业知识进行可视化制作,放到宣传栏进行展示,引导村民学习创新种植模式,发展现代农业。

  谷子试种成功后,“旱作雨养”项目开始在全村推广。陈冲积极组织开展种植技术培训。经过陈冲的努力,全村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完成谷子种植52亩,全村种植特色谷子1600余亩。在他的带动下,建桥乡将“旱作雨养”谷子作为扶贫产业进行了推广种植,全乡种植面积达到1万余亩,带动周边村庄35户贫困户走上脱贫之路。

陈冲:“旱作雨养”,谷子地上谱就乡村振兴曲

  发展小米深加工 走农业产业化道路

  要让农民种得好,更要让农民卖得好,现代农业必须走产业化道路。陈冲对市场进行调研后,确定了谷子深加工的思路。他结合“消费扶贫”政策,努力发展高质量小米深加工,和省农科院合作注册了“阜亿农”小米品牌,并申请了绿色食品认证,走上了一条发展品牌农业之路。

  “以谋求村民利益、带动村民增收为出发点,以现代科技为支撑打开农业发展的大门,依托示范园建设,以电子商务为载体,因地制宜,创新发展,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生产安全、绿色、健康的农产品,并通过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村民小康幸福的最终目标。”陈冲说。

  陈冲曾荣获“河北省农民教育培训扶贫先锋”、“全国农民教育培训扶贫先锋”等荣誉称号,他以勇于任事,积极担当,与时代同步伐、共成长的决心和魄力,开启了村庄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道路。

  讲述人:陈冲 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建桥乡大徐村党支部书记

  审核专家:廖丹凤 中国农学会研究员

  编辑:谢芸 武玥彤

  校审:韩承果(实习)

陈冲:“旱作雨养”,谷子地上谱就乡村振兴曲

[ 责编:涂子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AI带你畅游中国!“俑”闯60项世界遗产

  • 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感受科技之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专注于将人形机器人应用于智能制造、仓储物流、智慧巡检等工业场景,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展望未来,人形机器人将提高生产力,与人类高效合作,可能为许多行业带来革命性变革,创造新的价值定位和商业模式。
2025-07-28 09:28
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彭志辉就带着机器人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机对话”,展望了具身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
2025-07-28 09:28
在产品研制阶段,科研人员重点针对能量高效汇聚—传输、月壤致密化输运等问题,开展了关键技术攻关。
2025-07-28 09:27
当日下午抵达位于青海省境内的长江源区通天河直门达河段,进行了多学科采样观测,这意味着2025年江源综合科考正式启动。
2025-07-28 09:25
英国《自然》周刊网站指出,招募研究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是中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3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研发投入已超过7800亿美元,达到美国96%的水平,10年前这一比例为72%。
2025-07-28 09:24
艾玛口中的“邦邦车”,是一台由中国企业邦邦机器人独立生产研发的智能辅助出行机器人。爬坡、颠簸路况行进、刹车制动……走进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的邦邦机器人研发中心,不少新产品正在进行多环节测试。
2025-07-28 09:24
盛夏时节,数千名科技精英正在浙江湖州西塞科学谷潜心攻关。作为湖州“五谷丰登”计划的首个“创谷”项目,西塞科学谷开园3年来累计引进省内外科技团队近40个、汇聚科技人才2600余名,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
2025-07-25 10:05
一台银灰色人形机器人在汽车生产车间内沉稳行进。2024年,深圳机器人产业集群企业数量达74032家,机器人上市企业34家、独角兽企业9家。
2025-07-25 10:05
24日中午12时许,“新舟”60民用搜救机顺利起飞,经过1小时20分飞行并完成预定验证科目后,平稳降落在西安阎良机场,顺利完成首次飞行。
2025-07-25 10:01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调研时强调:“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们要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2025-07-25 02:55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人工智能正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治理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025-07-25 02:55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对约4.36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居群展开深入研究,首次揭示了这些远古海洋底栖生物如何利用刚毛来维持彼此间的“社交距离”
2025-07-24 03:15
在广袤的田野上,每一抔泥土都隐藏着一个微观的奇妙世界——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
2025-07-24 03:15
雄伟的跨海大桥、海中的钻井平台……人类的脚步正延伸向深海。
2025-07-24 03:15
“孙女给我请了一个24小时‘家庭药师’,就在我的手机里。边聊天,边指导我用药,省心安心、方便管用!”视频中的高奶奶高兴地说。
2025-07-24 03:15
“中试”即中间试验,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跨越至生产线的关键桥梁。中试成功与否,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5-07-24 03:15
8月1日—8月30日,为市民带来国防科普与沉浸式军事体验的盛宴。
2025-07-23 15:19
如果未来20年我们能造出通用量子计算机,它将提供一种革命性的计算能力。
2025-07-23 09:20
在广州,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小心地穿上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在设备辅助下轻松登上楼梯。曾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发生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
2025-07-23 02:40
“智能电网可接纳高比例新能源”“地下空间深度开发与空中慢交通系统立体分流”“太空超大型设备实现在轨制造”“生态标签农产品比例提至40%以上”“脑机接口技术为脑功能损伤患者的康复带来福音”……
2025-07-23 02: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