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智惠农民】普通苹果为何轻松化身高价“爱情果”?原来是巧用了文化诱导法!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乡村文化 > 正文

【智惠农民】普通苹果为何轻松化身高价“爱情果”?原来是巧用了文化诱导法!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3-10-25 17:37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发展三农中最为重要的战略,而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产业兴旺,产业兴旺的核心则在于把农产品成功售出,并卖出一个好价钱。毕竟,只有农产品畅销,农业获得丰厚的利润,乡村产业才能够得到兴旺发展。而包括文化诱导法在内的农产品销售方法,则能够帮助农产品畅通销路,提高利润。

  文化诱导法虽然听起来缺少一些“文化底蕴”,但实际上,要想给农产品附加一种文化来提高它的价值,并非难事。“爱情果”的成功案例便足以说明,只需要为农产品增加一些文化内涵,从而提升文化价值,便足以让农产品大幅提价。今天,让我们听一听富有智慧的乡亲们如何让普通苹果摇身一变成为“爱情果”的故事。

  平凡果如何变身“爱情果”

  “爱情果”并非真的能带来爱情,也并非一结果就长满了粉色的丘比特与爱心,它的前身实际上很普通。“爱情果”来自陕西位于苹果优生区的村子,全村种了1600亩红富士苹果。尽管苹果质量不错,但若把苹果卖给收购商,价格好的时候也就一斤两块,价格差的时候则一斤七八块。虽说这个价格对于小农户来说有利润空间,但利润并不高。于是,村民们在苹果的文化价值上动起了脑筋。

  村民们给平凡的红富士苹果附加了一种文化,让苹果由两元一斤,摇身一变成了30元一斤,一亩地纯利润超过了10万。村民们既没有培育出心形苹果,也没能让苹果口味变得更加甜蜜,只是简单的在苹果上都贴了“我爱你”三个字。苹果成熟后,村民们又设计了一个印了“爱情苹果”的包装盒,一盒有9个“爱情果”,售价108元。

  据统计,中国有在校大学生4,000万,谈恋爱的大学生有2,300万,而这2,300万热恋中的大学生就成了“爱情果”的受众。为了提升“爱情果”在大学校园的知名度,并畅通它的销路。村民找了几名在校的大学生,给他们发了劳务费,并给他们分配了任务:让他们把爱情苹果的海报,贴到各个大学的校园中。

  这样一来,看到这些海报的受众便不由得开始考虑自己的另一半。男生若想把“爱情果”作为女朋友的生日礼物,只需要扫描海报上的二维码,并填上女朋友的地址。他的女朋友在生日那天便会收到一个包裹,打开一看,是一箱“我爱你”浓度极高的“爱情果”。

  既是“爱情果”也是“致富果”

  对于这位男生来说,只花了108元便让女友过了一个浪漫生日,无疑是值得的。而对于农民来说,平均一个苹果12块,一斤便是30元左右。据统计,一亩地苹果的产量大概是5,000斤到8,000斤,按平均数量5,000斤来计算,一斤30元,一亩地的收入便有15万元。

  即便计入爱情苹果10元左右的包装与邮寄成本,5,000斤苹果也只有5万元的成本。一亩地卖了15万,减去5万的成本,一亩地纯利润就超过了10万元。因此,在“爱情果”销售了一年后,村里的一部分年轻人便已不再愿意外出打工了,而是想回来种苹果。现在若是回来种上3亩苹果,一亩苹果的纯利润就高达10万,三亩苹果的利润就是30万,利润相当可观。

  如今的“爱情果”已经被成功抬高了身价——30元一斤,而地摊上它的苹果同胞们只有3元或4元一斤。但实际上,它和地摊上的苹果只有一个差异,地摊上的苹果“没有文化”,而爱情苹果,是赋予了文化意义,象征爱情。

  科学顾问:王征兵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统筹:廖丹凤 郑锋茂 王长海 张瑞杰

  策划:武玥彤

  编辑:卢敬雯(实习)

【智惠农民】普通苹果为何轻松化身高价“爱情果”?原来是巧用了文化诱导法!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8日起恢复开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