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守护甜蜜,击退蜜蜂大敌有了新技术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农科前沿 > 正文

守护甜蜜,击退蜜蜂大敌有了新技术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3-11-08 16:05

  蜜蜂是重要的资源昆虫,不仅能生产营养丰富的蜂产品,也为农作物和野生植物授粉,对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十几年来,世界蜂群数量下降引起了养蜂人、科学家和公众的担忧。

  养蜂业的一大害虫是大蜡螟,它的幼虫可取食蜂群巢房,影响蜂群健康,对养蜂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守护甜蜜,击退蜜蜂大敌有了新技术

守护甜蜜,击退蜜蜂大敌有了新技术

守护甜蜜,击退蜜蜂大敌有了新技术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联合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江西省养蜂所、山西农大、贵州现代农业所和恩施农科院等单位,新研发了一种蜜蜂重要害虫大蜡螟的生物防治技术,填补了大蜡螟高效安全绿色防控技术的空白。

  大蜡螟:世界性的蜜蜂害虫

  大蜡螟是蜜蜂主要的敌害,别称蜡蛾、巢虫、棉虫等,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螟蛾科、螟蛾属昆虫,以幼虫为害蜜蜂的巢脾,对养蜂生产危害极大,轻者影响蜂蜜的产量和质量,严重时蜂群无法抵御不得不弃巢迁飞。

  大蜡螟是一种世界性的蜜蜂害虫,尤其是我国本土蜂种中华蜜蜂的主要害虫。近年来蜜蜂种群间的国际贸易交流不断增加,经过长期广泛的传播,到 2016年大蜡螟已被证实在北美洲、澳洲、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区的 60 多个国家的蜂群中都有发现,可见大蜡螟已经成为全球各地养蜂业中无处不在的害虫,并且给蜜蜂养殖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大蜡螟对温度非常敏感,在高海拔地区或高纬度地区较少见,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极为普遍,我国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地均有分布,福建、江西、湖南、贵州、四川、浙江、台湾、安徽、湖北等地也常有发生。

  大蜡螟的主要防治方法

  目前,养蜂生产中主要采取物理、化学和加强蜂群饲养管理等方法来防治大蜡螟。

  饲养强群:大蜡螟主要危害弱群,群势越弱危害越大,强群对巢虫有极强的抵抗力,因此防治巢虫最有效的办法是饲养强群。

  清理蜂箱:大蜡螟产卵于箱底缝隙处,箱底堆积的蜡屑为大蜡螟繁衍提供了条件,因此管理蜂群时要定期清扫蜂箱中的蜡屑。

  灭杀幼虫:大蜡螟以幼虫越冬,越冬期幼虫多藏匿在巢脾、蜂箱缝隙和箱底蜡屑中,因此可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彻底灭杀幼虫。

  此外,根据大蜡螟的危害习性,在养蜂生产中可采取低温(-20℃)的方式对已被大蜡螟幼虫侵袭的巢脾进行处理24h以上,可杀死各个发育阶段的大蜡螟,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绿色高效防治技术

  相比于物理和化学方法,生物手段防控大蜡螟是一种更安全和有效的方法。近日科研人员新研发的生物防治技术,将对大蜡螟幼虫具有高引诱作用的诱饵与具有高杀虫活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t)新菌株相结合,并引入了一种保护装置来防止蜜蜂意外接触含新菌株的诱饵,构建了一项突破性的绿色防控新策略。

守护甜蜜,击退蜜蜂大敌有了新技术

  这种双管齐下的方法,不仅增加了害虫接触Bt的机会,提高了Bt的杀虫效果,还避免了蜜蜂接触Bt的可能性。

  此外,蜂群对照试验结果表明,该诱杀技术对大蜡螟的防效均超过了93%。该研究为实现大蜡螟的绿色、高效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对保护我国中华蜜蜂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宋雅娟)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探访北京怀柔琉璃庙镇救援一线

  • 浙江舟山:做好台风过境后防范应对工作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六方金刚石的形成条件极为苛刻,人工合成最大难点在于高温高压下六方金刚石的形成能量高于普通金刚石,因此高温高压产物常以普通金刚石为主,而难以得到六方金刚石。
2025-07-31 10:27
当机器人不再只限于执行预设操作,而是能够具备自主思考和判断,具身智能或许将会很快在更多的社会生活场景中投入应用,为人类的未来社会开创更多可能性。
2025-07-31 10:23
当前,高校应以人民为中心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人才自主培养新生态,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出更多高质量人才。
2025-07-31 10:20
“我们使用导航软件时,经常用到的信号灯倒计时读秒功能,正是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透传’的实时位置服务数据实现的。“北斗+人形机器人”“北斗+农机”“北斗+打桩机”……北斗系统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在多个领域实现深度应用与创新突破。
2025-07-31 10:15
7月30日15时49分,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八甲火箭”)托举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直冲云霄,将其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7-31 04:55
科技浪潮下,侨界青年索华也带来创业项目——基于燃气低碳催化的粉末喷涂线研发和产业化,顺应新能源与“双碳”目标趋势。
2025-07-30 09:41
中国国土南北跨越纬度近50度、东西跨经度60多度,带来气候多样性,适宜不同品种的蔬菜、水果生长。答:“十四五”以来,在消费升级与供应链创新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果蔬产业发生着诸多变化。
2025-07-30 09:40
面对激荡的国际竞争局势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唯有主动拥抱变革,让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充分浇灌产业创新的“广阔田野”,方能赢得战略主动、制胜未来。
2025-07-30 05:00
前不久,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和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我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增至25项,继续领跑全球。
2025-07-30 05:00
29日12时11分,双曲线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搭载的恩施硒都山泉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30 05:00
北京时间7月27日18时0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5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29 10:17
鸟类因误判透明或反光的玻璃而撞击建筑物,被称为“鸟撞”,是威胁鸟类种群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5-07-29 04:40
日前从江西铜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自然保护区与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开展蜘蛛资源本底调查中发现蜘蛛新物种——广丰合跳蛛。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生物钥匙》上发表。
2025-07-29 04:40
近日,该中心与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唐安军教授团队,在巫溪县白果林场发现近危物种长叶山兰,这是在阴条岭发现的又一新纪录种。
2025-07-29 04:40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健康管理成为一种新的生活风尚,帮助人们提高健康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但当人们对健康数据的关注逐渐演变为时刻紧盯、过度解读时,这一数字化工具,反而可能催生不必要的焦虑,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数据所“绑架”。
2025-07-29 04:40
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专注于将人形机器人应用于智能制造、仓储物流、智慧巡检等工业场景,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展望未来,人形机器人将提高生产力,与人类高效合作,可能为许多行业带来革命性变革,创造新的价值定位和商业模式。
2025-07-28 09:28
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彭志辉就带着机器人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机对话”,展望了具身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
2025-07-28 09:28
在产品研制阶段,科研人员重点针对能量高效汇聚—传输、月壤致密化输运等问题,开展了关键技术攻关。
2025-07-28 09:27
当日下午抵达位于青海省境内的长江源区通天河直门达河段,进行了多学科采样观测,这意味着2025年江源综合科考正式启动。
2025-07-28 09:25
研究团队历时5年,通过对近4.7万份田间数据的深度挖掘,构建了涵盖2191份全球小麦种质的“综合抗源”核心资源库。以此为基础,团队首次绘制出覆盖431个遗传位点的小麦基因组抗条锈病基因全景图,清晰展现出抗性基因在全球麦区的时空分布特征。
2025-07-29 04: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