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木槿花:一日一新,常开不败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乡村文化 > 正文

木槿花:一日一新,常开不败

来源:光明三农2023-11-27 09:41

  “半夏生,木槿荣。”木槿花,古称舜华,因其美丽的花朵和易于种植的特点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它起源于中国、朝鲜和日本等地,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最早的古诗集《诗经·有女同车》中就有关于木槿的记载“有女同车,颜如舜华”[1]

  早在公元前5世纪的中国,木槿花就已经作为观赏植物种植。现如今,木槿花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木槿花还具有象征意义,在古代中国,木槿花被认为是贵族之花,象征着富贵、吉祥和长寿。正如李白在《咏槿》中写道:“园花笑芳年,池草艳春色。犹不如槿花,婵娟玉阶侧”,来体现木槿的坚韧不拔。

  在韩国,木槿花被选为国花,象征着美丽、坚韧、永恒。也因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被称为无穷花,寓意“永远绽放、永不凋落”。一日一新,常开不败.如唐代崔道融《槿花》:“槿花不见夕,一日一回新。东风吹桃李,须到明年春”。

  木槿花对环境适应性较强,喜爱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高,只要避免土壤干燥即可。但畏寒,在寒冷天气下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比如在气温降低之前,对植株进行适度修剪,一方面,可以梳理枝条,清理内膛,整理树形,优化木槿形态,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调整木槿枝条结构,减少短花枝和营养枝等不具开花能力枝条,增加旺花枝和壮花枝等开花能力强的枝条数量,提高夏季开花能力,提升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2]对于盆栽木槿花,移至室内或温室,保持温度在5℃以上即可。

  木槿花的花期较长,一般从春季开始,可持续至秋季。北方作庭园点缀及室内盆栽。《礼记·月令》云:“仲夏之月,木槿荣”。[3]在生长季节,施肥的频率可以控制在每隔2-3周一次,使用可以促进其健康生长的含有氮、磷、钾等的肥料。木槿花生长速度较快,为避免养分不能充分得到吸收,可以在春季发芽前,就对植株进行修剪,去除枯枝、病枝还有过密的枝条。在夏季花期结束后,再次进行修剪,保持植株的形态和通风透光。木槿花生命力顽强,抗虫能力也较好,但也可能受到蚜虫、红蜘蛛等病虫害的侵扰。发现病虫害应及时处理。

  木槿花的繁殖方式主要分为两种: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木槿花的种子成熟后,可在春季播种。在播种前要将种子晾晒2-3天,然后放入温水中浸泡12-24小时,以促进种子发芽。播种后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约1-2周后可发芽。扦插繁殖是木槿花繁殖的主要方式。春夏季节,选择长度在15-20厘米健康的枝条作为插穗,扦插前可用生根粉浸泡,然后将底部斜切插入土壤中,深度为插穗长度的1/3-1/2,插后立即灌足水。扦插时不必施任何基肥,[4]约3-4周后就可生根。

  参考文献:

  [1]张春英,黄军华,孙强.多彩木槿花[J].园林,2018,(06):48-51.

  [2]高燕,张春英.冬季修剪对木槿粉雪纺生长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23,64(01):196-198.

  [3]柴继红.木槿文化与园林应用[J].甘肃林业科技,2021,46(04):62-65.

  [4]汪万生,曾赵林,朱业斌,周明海,辛海文.木槿花栽培管理技术[J].蔬菜,2014,(12):53-54.

  作者:陈长璞(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本科生)、王诗涵(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本科生)

  科学性把关(旷宗仁,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副教授)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美联储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

  • 与“锂”共舞 材料报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1月4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
2024-11-08 09:59
为了种出茁壮可口的生菜,这群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农科院、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等高校院所的年轻人使出浑身解数。最终,产量高、品质好、能耗低、花费少的队伍将会胜出。
2024-11-08 09:57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张军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全球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光能利用率创造世界纪录。
2024-11-08 09:55
11月6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融合点”行动首场活动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办。该活动以“焊牢科技与产业融合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旨在通过供需精准对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2024-11-08 09:55
北京时间11月6日8时50分,正在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穿越赤道进入南半球。
2024-11-08 09:53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进阿秒激光设施(西安部分)”建设正式启动。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承担建设,建设周期5年。
2024-11-07 03:50
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以下简称“CHES计划”)观测策略日前在国际期刊《天文学杂志》发表。研究人员还模拟了目标恒星HD 88230周围宜居带存在一颗类地行星的情形,并进行了仿真观测与数据拟合。
2024-11-07 09:5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副研究员杨阳团队制备了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低毒性蓝光胶体量子点,并以其溶液为光增益介质,实现了高度稳定的液体激光输出。
2024-11-07 09:50
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在75%左右,九成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逐步提升,农村脏乱差局面得到扭转。
2024-11-07 09:49
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组织”)公布了一份清单,列出了17种能致人患严重疾病甚至死亡的病原体。
2024-11-07 09:48
IgE是过敏反应的核心免疫球蛋白,其与高亲和力受体FcεRI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
2024-11-06 10:30
新一代数字技术蓬勃发展,数字化转型浪潮汹涌澎湃。直播将展示行业数字化最新发展趋势AI+等前沿技术的最佳场景应用。
2024-11-07 09:42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立福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维时空谱遥感数据综合与表征关键理论与方法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2024-11-06 10:30
独脚金内酯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植物激素,在调控植物分枝数目等生长发育关键性状中发挥关键作用。
2024-11-06 10:25
期待更多优秀的原创少儿科普读物引领孩子们走进精彩的科学世界,让孩子们在科学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2024-11-06 10:24
胸怀“国之大者”,探索国计民生的实问题。问题驱动研究,创新推动发展。
2024-11-06 10:23
团队开发了一种利用人工智能指导葡萄育种的新方法,有望缩短育种周期,加速葡萄品种创新。
2024-11-05 10:22
数据显示,全球物联网连接数持续快速增长,在物联网基础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等方面,中国都“名列前茅”,今年我国物联网连接数有望突破30亿。
2024-11-05 10:21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打破世界纪录,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双湖县境内的普若岗日冰原钻取了全球中低纬度冰川最长的冰芯,长达324米。
2024-11-05 10:19
科学家走进校园做主题报告的宣讲形式,让现场师生不仅能感悟科学家精神、研习科学家攻坚克难路径,还可获得学术大家面对面的指导。
2024-11-05 10: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