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陈秀强:小花椒“麻”出大产业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乡村文化 > 正文

陈秀强:小花椒“麻”出大产业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3-12-01 11:24

  “根据天气预报,干旱还将持续,要及时补水。”7月15日,陈秀强在先锋镇花椒基地巡视花椒新梢生长情况时叮嘱椒农。他的这句话在二十多年间时常出现,他常年坚守一线,服务基层,致力于花椒选种育苗、栽培管理、精深加工等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2003年,陈秀强成立了重庆市江津区花椒产业协会并担任会长,致力于推动江津花椒产业的发展。他通过探索和改良了花椒嫁(桥)接、矮化密植、病虫防治、平衡施肥、主枝回缩、衰老树改造和壮树丰产管护等新技术,使花椒挂果期从原来的三年缩短为一年半,亩产由150-250公斤提高到400-750公斤,为江津50余万亩花椒实现优质高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帮助农民年增收2.5亿元。

陈秀强在察看花椒长势

  江津花椒的创新

  陈秀强指着一株花椒树说:“它是江津花椒矮化密植技术的功臣。”

  过去,花椒树从未有过修剪,长得高大粗壮,采摘比较困难。同时,过多的养分都被生长的枝叶所吸收,产量不尽如人意。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秀强听说一位村民因为花椒树长得过于粗大,影响了邻居的生活,无奈只能将部分枝干砍掉。没想到,砍掉的枝叶是第二年发育的,比旧枝条还好。这让陈秀强兴奋不已,便在自家的试验田进行了试验。开始时,由于未能把握好时间、温度,不少花椒树都被“砍”死了。但活下来的树生长得异常旺盛,产量也非常可观。

  同时,陈秀强结合研制适宜青花椒特性的“撒可富6度花椒果树专用肥”,修剪枝条、施用该肥后,产量大幅提升。“真是小树不修不直溜,花椒树的修剪每年都得来这么一次。”这句话已经成为江津花椒管理中普及率最高的科普常识。

  挑战高海拔种植

  紫荆村地处江津南部山区,坐落在紫荆山上,平均海拔1000多米,而九叶青花椒适宜种植区域一般在海拔600米以下,在紫荆村种花椒这可能吗?

  陈秀强带领团队不断创新技术,成功将野花椒与九叶青花椒嫁接,培育出适应高海拔的“紫荆一号”花椒新品种,将花椒种植适应区从海拔600米以下提高到800米以上。他带领的花椒协会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开展各类技术培训、示范指导512场次,参训人员11万人次,为农民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支持和指导。通过建立28个花椒科普示范基地,发展科技示范户5100户,带动更多农民种植花椒、种好花椒,让江津花椒产业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目前,紫荆村的花椒种植面积已达1.2万亩,全村2509人人均年收入突破9000元,其中种椒收入达5000元以上。

  走向国际市场的决心

  据陈秀强回忆,在一次花椒贸洽会上,一位外国商人对青花椒十分感兴趣。为了把青花椒推向国际,陈秀强请村民连夜采摘,第二天准时送上了的飞机。“由于花椒树针刺密集且坚硬,椒农一般都会戴上手套在白天采摘。在花椒采摘历史上,这是唯一的一次夜里采摘。”陈秀强比划着地说。“从那一刻起,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花椒产业发展壮大。”

  讲述人:陈秀强 重庆市江津区花椒产业协会会长

  审核专家:廖丹凤 中国农学会研究员

  编辑:谢芸 张梦凡

  校审:闫烁(实习)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贵州台江:“舞龙嘘花”庆元宵

  • 新春生产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空天院合成孔径雷达科研团队将继续研制8颗“女娲星座”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届时“女娲星座”20颗在轨雷达卫星将实现全球组网运行,对地观测能力将大幅提升。
2025-02-12 10:07
这并不是一辆普通的复古电车,而是一部使用了16K全息数字技术、AI技术与四轴动感震动系统的数字电车。
2025-02-12 10:06
科学家们发现,水波涉及复杂的流体力学效应,能够构造丰富的拓扑矢量场用于粒子的操控。
2025-02-12 09:59
通过打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经济圈,让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得以兼顾,天目山保护区的实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2025-02-12 09:57
春节期间,全国科技馆以“科技温暖中国年”为主题,为公众献上一系列融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关怀于一体的科普惠民活动。
2025-02-12 09:53
2月6日晚,“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99岁。
2025-02-11 14:55
气动外形优化是航空设计中的核心技术,可以提升燃油效率、降低阻力,提高飞行器性能。该几何引擎无需庞大的数据集或繁琐的超参数调整,大幅降低了开展气动优化的复杂度和成本。
2025-02-11 09:43
最近,原子能院自主研发的两步法650毫米直径冷坩埚玻璃固化工程样机,完成90天连续运行试验,收获约52吨玻璃固化体,高放射性废物(以下简称“高放废物”)可被“封印”其中。
2025-02-11 09:43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取得初步成效。
2025-02-11 09:32
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对于经济安全平稳运行至关重要。智能制造能够优化供需匹配过程、提高供需契合程度、赋能供需深度协同,通过影响企业的协调成本和生产成本产生“扩链”效应和“稳链”效应,推动供给来源多元化、供需关系稳固化,有助于缓解外部不确定性对供应链的冲击,进而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
2025-02-11 09:31
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共有45.17万家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注册资本共计64445.57亿元,企业数量较2020年底增长206.73%,较2023年底增长19.39%,呈稳健上扬态势。
2025-02-11 09:30
基于对生成型人工智能与史学研究关系的充分实践和思考,笔者认为,这项革命性的技术既非“潘多拉的盒子”,也不是万能宝箱。人工智能在史学研究中的应用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需要靠学者克服并化剑为犁。
2025-02-10 09:52
图为2月8日,影迷在成都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哪吒形象雕塑前合影。当哪吒脚踏粒子幻化的风火轮掠过水墨渲染的蜀中山水,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一部电影的进化史,更是一个文明古国以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展现出的魅力。
2025-02-10 10:16
同新能源汽车一样,未来低空经济主力场景——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与无人机等的规模化推广应用,离不开高性能动力电池。燕绍九表示,下一步,研究中心将持续推动石墨烯锂电池材料的开发和工程化应用,为低空经济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2025-02-10 10:13
近日,深度求索(DeepSeek)旗下DeepSeek-R1、V3、Coder等全系列大模型正式接入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为促进超算算力一体化运营、打造国家算力底座,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去年4月正式上线,覆盖科学计算、工业仿真、人工智能(AI)模型训练等各个领域。
2025-02-10 10:11
当前AI(人工智能)正在逐渐改变世界,成为政府决策、医疗干预、金融交易、司法审议、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等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2025-02-10 09:28
张学勇介绍,科研人员挑选了17个具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对它们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进行从头“组装”,最终得到了高质量的基因组数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认为,这项研究成果将推动我国小麦种质资源研究迈入大数据时代,加快重要基因的挖掘与利用。
2025-02-10 10:04
很多人说睡前吃宵夜不好,最常说的理由就是会长胖。其实,长胖跟吃夜宵本身并没有很大关系。
2025-02-08 10:16
冬日暖阳下,搭乘摇橹船泛舟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水道如巷,河汊如网,如入画境。
2025-02-08 10:14
该研究团队就如何度量全球尺度土壤水分站点空间代表性、如何表述地面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又如何影响站点的代表性三个方面展开了研究。他们提出了新指标“站点相似面积比”,该新指标的优势在于不仅考虑了卫星像素内环境因素的空间异质性,还考虑了站点的下垫面情况。
2025-02-08 10:0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