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李火水:挥洒“奇思妙想”,“风风火火”逐梦沃野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乡村文化 > 正文

李火水:挥洒“奇思妙想”,“风风火火”逐梦沃野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3-12-15 14:13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科普中国智惠农民》本期邀请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港口华水龙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华中农业大学江西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学员李火水,请他讲述自己“风风火火”逐梦沃野的故事。

  讲述人:李火水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港口华水龙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华中农业大学江西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学员

  打过工、做过高管、当过演员,抗过洪也救过灾,我过去的履历可以称得上“精彩”,但跟农业毫无关系。后来因为爱上家乡的天鹅,我放弃了正在上升的事业,毅然返乡创业,成为一名和泥土打交道的新农人。我喜欢在田野上挥洒自己的“奇思妙想”,把农业做得“风风火火”。

李火水:挥洒“奇思妙想”,“风风火火”逐梦沃野

李火水在华中农业大学参加“头雁”项目培训

  返乡创业,只为“天鹅之约”

  一次回乡过年的时候,我偶然发现家乡的湖里有野生天鹅的身影。看着它们优美的身姿,我觉得生活中的烦恼好像都烟消云散了。当时恰逢政府大力鼓励人才返乡创业,于是我下定决心回到家乡。我想每日与这样的美景为伴,更想在农业领域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2013年,我回到老家富塘村,流转了400亩土地,开始种植水稻。

  传统水稻种植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人力,不仅耗时,而且成本很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想到了用机器播种的方法。可机器播撒的种子分布无序,未进入垄沟的种子也不能顺利发芽。

  我观察到,拖拉机在田埂上行驶时,会留下间距约1.8米宽的两排车轮印,水流自然流向车轮印凹陷处,于是我尝试让一个人开拖拉机,另一个人在后面撒种子,拖拉机驶过后,田里的水就会带着撒下的种子一起流进车轮压出的垄沟里。这种方法一天可以播种100多亩地,比人工播种的效率高出4到5倍,水稻的出芽率和产量也大大提高。

李火水:挥洒“奇思妙想”,“风风火火”逐梦沃野

李火水在田里观察水稻长势

  勇于尝试,“奇思妙想”增效益

  2015年,我开始尝试稻虾共作。一天清晨巡塘时,我发现许多虾漂浮在水面上,急忙请来专家“把脉”,这才了解到塘底有淤泥堆积,必须进行消毒。

  起初我打算用石灰消毒,但又买不到那么多。我想起母亲种菜时会把土灶里的柴灰撒到菜叶上灭虫,便挨家挨户地收集柴灰,混合石灰粉给虾塘消毒,最终保住了剩余的小龙虾。

  几次繁育后,我发现原先6到7节长的小龙虾好像“缩水”了,这可能是种虾近亲繁殖导致的。那龙虾杂交能出良种吗?为了验证这一猜测,我收集了浙江、江苏、湖北和本地的虾种混合放进池塘中,几个月过去,竟真的培育出8到9节长的虾苗,当地虾贩都惊讶于本地竟还有这样的好虾种。

李火水:挥洒“奇思妙想”,“风风火火”逐梦沃野

李火水饲养的小龙虾

  2017年,我又尝试种了一些能开白花的莲藕。有人建议说白花还是差点意思,绿叶和红花更配。为此,我四处寻觅“红花”,终于打听到广昌县的太空莲品种,就引进了过来。

  6月,我的基地池塘里开出了红色的太空莲,在荷叶映衬下显得格外漂亮。看到这样的美景,第二年,周边6个乡镇的50多户农户开始跟着我一起种植太空莲,人均年增收近2万元,当地也成了网红赏莲景区。

  这些年,我先后尝试了稻虾共作、藕虾共作、莲虾共作、稻鱼共作等种养新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资源,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李火水:挥洒“奇思妙想”,“风风火火”逐梦沃野

李火水在基地的荷花塘

  在生产管理上,我也有自己的“独门秘籍”——劳动竞赛。2020年,我在全村举办了一场“插秧大赛”,获奖者可免费在我的农场里钓鱼、钓虾或者采摘瓜果。活动吸引了很多人参加,仅用9天时间就将200亩地的插秧任务圆满完成。

  十年间,我在田间地头里越干越有劲,也越来越有信心。未来,我将坚持“新农人”的质朴本色,继续“风风火火”做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讲述人:李火水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港口华水龙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华中农业大学江西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学员

  审核专家:赵慧

  策划组:宋雅娟 谢芸

  通讯员:施丹 林秋晓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AI带你畅游中国!“俑”闯60项世界遗产

  • 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感受科技之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专注于将人形机器人应用于智能制造、仓储物流、智慧巡检等工业场景,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展望未来,人形机器人将提高生产力,与人类高效合作,可能为许多行业带来革命性变革,创造新的价值定位和商业模式。
2025-07-28 09:28
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彭志辉就带着机器人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机对话”,展望了具身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
2025-07-28 09:28
在产品研制阶段,科研人员重点针对能量高效汇聚—传输、月壤致密化输运等问题,开展了关键技术攻关。
2025-07-28 09:27
当日下午抵达位于青海省境内的长江源区通天河直门达河段,进行了多学科采样观测,这意味着2025年江源综合科考正式启动。
2025-07-28 09:25
英国《自然》周刊网站指出,招募研究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是中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3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研发投入已超过7800亿美元,达到美国96%的水平,10年前这一比例为72%。
2025-07-28 09:24
艾玛口中的“邦邦车”,是一台由中国企业邦邦机器人独立生产研发的智能辅助出行机器人。爬坡、颠簸路况行进、刹车制动……走进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的邦邦机器人研发中心,不少新产品正在进行多环节测试。
2025-07-28 09:24
盛夏时节,数千名科技精英正在浙江湖州西塞科学谷潜心攻关。作为湖州“五谷丰登”计划的首个“创谷”项目,西塞科学谷开园3年来累计引进省内外科技团队近40个、汇聚科技人才2600余名,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
2025-07-25 10:05
一台银灰色人形机器人在汽车生产车间内沉稳行进。2024年,深圳机器人产业集群企业数量达74032家,机器人上市企业34家、独角兽企业9家。
2025-07-25 10:05
24日中午12时许,“新舟”60民用搜救机顺利起飞,经过1小时20分飞行并完成预定验证科目后,平稳降落在西安阎良机场,顺利完成首次飞行。
2025-07-25 10:01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调研时强调:“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们要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2025-07-25 02:55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人工智能正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治理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025-07-25 02:55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对约4.36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居群展开深入研究,首次揭示了这些远古海洋底栖生物如何利用刚毛来维持彼此间的“社交距离”
2025-07-24 03:15
在广袤的田野上,每一抔泥土都隐藏着一个微观的奇妙世界——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
2025-07-24 03:15
雄伟的跨海大桥、海中的钻井平台……人类的脚步正延伸向深海。
2025-07-24 03:15
“孙女给我请了一个24小时‘家庭药师’,就在我的手机里。边聊天,边指导我用药,省心安心、方便管用!”视频中的高奶奶高兴地说。
2025-07-24 03:15
“中试”即中间试验,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跨越至生产线的关键桥梁。中试成功与否,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5-07-24 03:15
8月1日—8月30日,为市民带来国防科普与沉浸式军事体验的盛宴。
2025-07-23 15:19
如果未来20年我们能造出通用量子计算机,它将提供一种革命性的计算能力。
2025-07-23 09:20
在广州,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小心地穿上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在设备辅助下轻松登上楼梯。曾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发生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
2025-07-23 02:40
“智能电网可接纳高比例新能源”“地下空间深度开发与空中慢交通系统立体分流”“太空超大型设备实现在轨制造”“生态标签农产品比例提至40%以上”“脑机接口技术为脑功能损伤患者的康复带来福音”……
2025-07-23 02: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