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全球变暖”科普对话
首页> 光明科普> 繁星追梦> 话题 > 正文

“全球变暖”科普对话

来源:光明网2024-01-19 10:24

  【活动宗旨】

  温室气体排放加剧全球变暖,极端气候现象频频发生,减缓“碳排放”,呵护我们的地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实现人类与地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如何“碳减排”是一个值得人人思考的社会性科学议题。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项目组织举办本科普对话,旨在引导中小学师生关注“全球变暖”议题,参与“低碳”的讨论,思索如何平衡“碳排放”与社会经济发展,激发探索“碳中和”的兴趣,鼓励中小学开展这一方面的社会性科学议题教育。

  本科普对话在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大力支持之下,邀请国内外知名科学家开展科普论述,帮助中小学师生形成基本观念,理解“全球变暖”以及减缓全员有责的基本道理,并聆听科学家致力于“碳中和”的心声与故事,开启一段沉浸式的科普之旅。

  【内容简介】

  本科普对话分为三期,内容从全球变暖的事实、起因谈起,再谈到影响,最后谈应对。

  第一期:全球变暖的事实与成因

 

  对话嘉宾:

“全球变暖”科普对话

  本期探讨内容:

  1.全球变暖是全球的气温升高了吗?

  2.和气候的正常变化周期相比,全球变暖的差异有多大?

  3.全球变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4.哪些典型的自然现象是全球变暖导致的?

  5.极端天气增加是否与全球变暖有关?

  6.全球变暖存在区域性差异吗?

  7.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的变化特点。

  8.IPCC是什么?

  9.气象学专家为什么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平奖、经济学奖?

  10.中国对于全球变暖的研究有哪些贡献?

  11.中小学生如果想从事气候研究,可以从哪些方面努力?

  第二期:全球变暖的影响

 

  对话嘉宾:

“全球变暖”科普对话

  本期探讨内容:

  1.全球变暖都有哪些影响?

  2.全球变暖冰先知。

  3.气候变化对人类经济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4.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5.国内的极端天气是否跟全球变暖有直接的关联?

  6.全球变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7.海平面上升对农业的影响。

  8.北极海冰减少的影响。

  9.全球变暖的新特征。

  10.中小学生可以为应对全球变暖做些什么?

  第三期:全球变暖的应对

 

  对话嘉宾:

“全球变暖”科普对话

  本期研讨内容:

  1.对全球变暖的应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2.全球变暖具体怎么应对?

  3.减缓和适应之间是否会有矛盾和冲突?

  4.生物质能和粮食生产的关系。

  5.世界各国对全球变暖到底应该承担多少责任?

  6.世界主要国家都采取了怎样的气候变化政策?

  7.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什么概念?

  8.企业、学校、个人该怎么做有助于减排?

  【版权与致谢】

  版权归属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项目

  节目制作

  中国教育电视台

  鸣谢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

  支持平台

  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

  光明教育家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春风送岗

  • 西南地区最大铁路编组站完成扩能改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全国两会的帷幕刚刚拉开不久,不少“两会热词”已新鲜出炉,“人工智能”当属其中之一。不信,请听——
2025-03-07 04:5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2025-03-07 04:50
6日从中国海油获悉,位于我国北部湾海域的涠洲10-5油气田获得高产油气流,标志着北部湾盆地古生界潜山油气勘探获重大突破,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07 04:50
很多研究认为,活性氧超氧阴离子不利于人体健康。
2025-03-07 04:50
去旅游,找AI做个攻略;要开会,让AI写好PPT;田间地头,智慧农业精准控制着土地的湿度和养分;崇山峻岭,无人机在人迹罕至处巡视高压电线……
2025-03-07 04:50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这部新修订的科普法有哪些重要变化?未来,助力科普事业大发展,又该如何充分发挥法制保障作用?
2025-03-07 04:50
不仅手机直连卫星技术,5G、工业互联网、算力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坚实底座,正稳稳托举数字中国大厦立地擎天。
2025-03-06 09:10
在寂寥山河间书写着西部能源“奔涌”的答卷。位于贵州安顺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盘江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项目一隅。
2025-03-06 09:06
DeepSeek等科技新锐的出现,彰显了中国在科技创新上的潜力,也为其他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
2025-03-06 09:05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政策和市场服务,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和资产单列管理改革,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2025-03-06 06:0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当前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科技创新还存在转化‘鸿沟’,尤其是全链条体系尚未完全贯通。”浙江大学医药学部副主任方向明委员直言不讳地指出科技创新的“痛点”。
2025-03-06 06:00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和产业支撑。
2025-03-06 06:00
专家提示,科学预防带状疱疹,要及时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着凉等。
2025-03-05 09:00
在“春晚机器人”的“原产地”浙江,早在去年9月就印发了《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前瞻布局和加快推动全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
2025-03-05 09:01
我们还需要以更前瞻的视野加速布局,让AI加快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在鼓励社会资本开展“AI+”项目投资时,探索对相关投资者给予税收减免优惠,完善“募投管退”全链条运行机制。
2025-03-05 09:00
目前,陈超的育秧基地共有20万个秧盘,10台秧苗运输车,秧苗不仅供应自家的5000亩水田,还覆盖博白县28个镇和邻县的上百农户。
2025-03-05 08:5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2025-03-05 04:10
近年来,山东省莱西市大力发展智慧设施农业,提升了农作物品质和产量,为当地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
2025-03-05 04:10
与此同时,通信行业也迎来了关键的技术升级窗口,5G技术正逐步迈向成熟,而人工智能的突破正在重塑产业链条,二者相互赋能、深度融合。
2025-03-04 09:12
目前,所有省份均已开展递进式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气象高级别预警“叫应”等服务机制,有力地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2025-03-04 09: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