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院士教你选专业|如何跑赢科研“马拉松”?
首页> 光明科普云> 视频 > 正文

院士教你选专业|如何跑赢科研“马拉松”?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4-06-25 13:09

  编者按:2024年高考成绩出炉后,志愿填报即将开始。科学报国是一代代青年学子不懈的追求,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投身祖国建设,实现个人价值。为激发更多有志青年投身科学事业,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协科普部联合光明日报、光明网特邀10位院士,畅谈数学、地学、医学、物理学等“学科之美”,帮助考生了解国家重大需求和专业发展前景,回答考生及家长关心的问题。本次科普系列访谈由今日头条平台合作支持。

院士教你选专业|如何跑赢科研“马拉松”?

学过物理学和材料学

也接触过机械工程

甚至对电子、医疗、化学等领域也有研究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

王中林

院士教你选专业|如何跑赢科研“马拉松”?

2023年6月26日,王中林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上致辞

 

打好基础才能“点石成金”

作为纳米研究领域的顶尖科学家

王中林一直走在科学的最前沿

2006年

他首次提出纳米发电机的概念

6年后

王中林和团队成功研发出

世界首台摩擦纳米发电机

可以将

环境中的低频次、低振幅的机械能量

转换为电能

院士教你选专业|如何跑赢科研“马拉松”?

王中林在实验室指导学生

 

如今

摩擦纳米发电机已经在

微纳医疗健康与环保

自驱动传感

蓝色能源等多个领域得到发展

 

因为在纳米技术上的贡献

王中林成功登顶世界顶尖科学家

一次次地摘得世界级大奖

这样的成就

离不开王中林对基础学科的重视

“我的数理基础打得不那么牢,

我可能就提不出一些原创的想法。”

他常对学生说

“只要把数学、物理基础打好

永远能找到你的空间。”

院士教你选专业|如何跑赢科研“马拉松”?

王中林和他的纳米器件

 

王中林是这样说的

更是这样做的

凭借扎实的数理基础

以及跨学科的学习优势

他在科研的道路上

开创出一番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科学如人生,探索不服输

2000年

王中林在一篇论文中

独创地提出了自供电系统

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是“天方夜谭”

而王中林却坚持己见

带着他的团队

最终研发出了纳米发电技术

2009年被美国《发现》周刊评为

历年来20项重大纳米技术之一

2010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

评选的50项最好发明之一

院士教你选专业|如何跑赢科研“马拉松”?

王中林和他的纳米器件

 

从0到1的科研突破不是一蹴而就

王中林表示

能走到今天

一是因为对科学的好奇心

“科学就是我的生活

生活就是我的科学”

二是因为坚定不服输的精神

科学会在争论中越辩越明

下功夫努力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人生岔路,坚定方向才能“步步为赢”

回忆走过的科研道路

王中林分享了自己的“人生三步曲”

首先是创业阶段

要取得被全世界证明的研究成果

其次是拓展阶段

帮助同事和朋友在这个领域进步或取得成果

院士教你选专业|如何跑赢科研“马拉松”?

王中林做实验

 

第三阶段是奉献社会阶段

用所获得的研究成果推动社会的发展

“人生的道路

是一个面临多次选择的马拉松,

敢闯敢干最重要。

一步步走向自己期待的目标和辉煌,

判断一个方向走下去,

再判断,

不断地调整自己,

与时俱进。

人生的选择没有最好的选择

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

院士教你选专业|如何跑赢科研“马拉松”?

王中林指导学生做实验

 

谈及当前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

王中林认为

要“能上书架子,能上货架子”

“上书架子”指的是在科学上有原创性

做前人未做之事

“上货架子”则要将做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

造福国家和百姓

 

 

  物理学专业: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专注于研究物质、能量、空间、时间以及它们之间的性质与相互关系。物理学通过研究物质世界的基本原理,探索并解释自然界所发生的现象,从而揭示其背后的规则。

  物理学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物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些人才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相关的管理工作。

  此外,物理学还涵盖了众多分支领域,如量子力学、热力学、统计力学等,这些领域对于理解物质世界的微观粒子运动规律至关重要。

  物理学在解决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核物理、核技术、量子力学等领域的研究,不仅推动了物理学本身的发展,也为国家科技进步和战略安全提供了支持。

 

院士教你选专业|如何跑赢科研“马拉松”?

出品人

杨 谷

总监制

宋乐永 战 钊

总策划

宋雅娟

策 划

蔡 琳 肖春芳 武玥彤

统 筹

张 蓉 孙 畅

记 者

宋雅娟 肖春芳

本期编导

宋雅娟 肖春芳

蒋晓宇(实习) 王雪儿(实习)

文 案

肖春芳 刘峻宇(实习)

特别鸣谢

中关村全球高端智库联盟

北京市科技战略决策咨询委员会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联合出品

中国科协科普部 光明网

院士教你选专业|如何跑赢科研“马拉松”?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推荐阅读
在一项新研究中,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神经科学家培育出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类白血细胞,能促进神经纤维再生。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开发出利用这些特殊细胞的治疗方法,逆转视神经、大脑和脊髓损伤,恢复患者失去的神经功能。
2024-06-28 10:47
本报记者 余晓葵摄/光明图片  6月25日,与会嘉宾在交流讨论。 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一批全球153座“灯塔工厂”中,有62家是中国企业,其中不乏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企业。
2024-06-28 10:25
记者陈海波、通讯员王玉琢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获悉,国际计量局(BIPM)官网日前发布北斗授时监测结果,标志着基于北斗的授时服务获国际认可,可以为全球提供精准可信的标准时间服务。 作为BIPM指定的国内唯一一家北斗授时监测机构,中国计量院是此次北斗授时监测数据的主要来源之一。
2024-06-28 10:23
育秧、移栽是人们常见的水稻栽培方式,而将稻种直接播入大田进行水稻直播,是近年来一种轻简化的栽培方式,但也存在出苗率较低的问题。 研究表明,水稻中胚轴伸长对幼苗破土出苗具有关键作用,是提供其迅速破土的主要动力。
2024-06-28 10:19
在24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科技开放合作。
2024-06-28 10:14
Open-ST平台为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度。
2024-06-27 10:33
25日至26日,以“空间智能 新质引擎”为主题的2024空间智能软件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
2024-06-27 10:31
26日,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 碳星快轨”,在青岛正式发布。
2024-06-27 10:30
如何统筹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集群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绿色节能低碳之路。
2024-06-27 10:29
OpenAI当天发表声明说,原计划6月底向ChatGPT付费用户小范围开放语音助手功能,但现在认定仍需一个月才能“达到发布门槛”。
2024-06-27 10:25
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了位于水稻籽粒细胞内的河马信号通路联合介体激酶模块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机制。
2024-06-26 10:35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团队报告称,韦布望远镜的数据揭示了5个星团,每个大小约1秒差距(约3.26光年)。研究团队总结说,这些发现表明星团形成和反馈可能塑造了再电离时期的星系特性。
2024-06-26 10:34
6月25日,嫦娥六号安全回家。中国电科为嫦娥六号配备了系列测控及卫星通信手段和搜索定向设备等,为“嫦娥”旅途安全和月球样本安全保驾护航。
2024-06-26 10:30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2024-06-26 10:28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2024-06-26 10: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