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图文 > 正文

申扎,深扎!

来源:光明网2024-08-02 09:48

  海拔4730米,西藏那曲市申扎县内,八级以上的大风常年呼啸而过。中国科学院申扎高寒草原与湿地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以下简称申扎站)的科研人员正通过实验设备,关注着监测数据的变化。

  申扎站,是我国首个纳入西藏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监测体系的重点台站,也是目前世界海拔最高的综合生态站、全球独特的高寒草原与高寒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站。它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提供基础数据、科技支撑,服务于国家需求。

申扎,深扎!

中国科学院申扎高寒草原与湿地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

  深扎西藏,守护生态安全屏障

  “青藏高原的草地面积非常广阔,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近60%,因此对草地的监测十分重要。”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申扎站站长王小丹介绍,申扎站以高寒草原和高寒湿地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高寒生态系统响应为主要研究内容,监测和评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作用,预测高原环境和生态系统功能变化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对我国乃至亚洲生态安全的影响。

  从2000年第一次踏入青藏高原,王小丹便与这里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一路要从成都先到拉萨,然后从拉萨驱车到日喀则,调整一晚再从日喀则出发去申扎,往往好几天时间就过去了。”三四辆车组成的车队,几箱方便面、几箱罐头,再加上帐篷和行李,这就是他最初的高原科研岁月。

  每年入夏后的5月到10月间,王小丹和团队都会在西藏开展科研工作。长期的野外工作,也曾遇到过不少危险。“有一件事让我印象很深,在驱车去阿里地区的路上我们的车出了问题,在原地等了五天才迎来了救援。”五天时间里,王小丹和团队成员白天靠着罐头充饥,晚上就住在帐篷里,甚至常常能听见熊等野生动物的声音在帐篷外响起。

  那曲、阿里、日喀则、山南、林芝、昌都……20多年来,王小丹走遍了西藏每个市县,掌握了第一手的高山环境与高原生态资料。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围绕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开展科技攻关,申扎站也从没有遮风避雨的原野慢慢成了如今的二层楼小院。

  “其实在西藏工作我们都很快乐,每次从成都坐飞机过来,在空中看到拉萨贡嘎机场所在的雅江河谷,第一个感觉就是踏实。”王小丹说道。

申扎,深扎!

高寒草原观测试验场

  探索高原,发现高寒碳汇密码

  谈起在青藏高原做科研,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魏达与王小丹有着同样的感受。“越是走近山,摆在面前的难题似乎越来越多,这也是我们不断奔向山的动力和乐趣。”

  青藏高原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是生态安全屏障重要功能之一,其在暖湿化气候下的发展方向和幅度仍存在不确定性,生态工程对高寒碳汇的提升幅度还难以衡量。

  多年来,魏达聚焦高寒碳汇研究,监测着植被的碳吸收与碳排放。从2008年开始,团队成员便着手在青藏高原腹地开展碳汇人工监测,建立了全球海拔最高的气相色谱系统,开展了连续8个生长季的人工观测,为认知高寒碳过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仅如此,在冈底斯山,团队还安装了第一套碳汇监测系统,实时捕捉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并结合三维风速的分解,在线计算植物与大气间的碳交换,极大提高了碳汇观测的效率和代表性。团队还相继在可可西里无人区、双湖草原、亚东森林、麦地卡湿地、山南泽当防护林等地设置了观测点,织就了一张观测网络,日夜不息倾听山地的呼吸。

  2024年,山南市建成了西藏首个人工林碳汇监测示范基地,这让魏达感到十分自豪。“我个人很渺小,但从事的工作能够服务于国家发展需求,很荣幸。”魏达说道。

申扎,深扎!

  王小丹(左五)和魏达(左三)与科研团队合影

  “我的导师是钟老师,快70岁的时候他还在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奔走,这种精神深深影响着我。”王小丹提到的钟老师是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老所长钟祥浩,主持和参加了包括国家科技攻关在内的4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多项具有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2006年退休后,仍然坚持年年都进西藏,对西藏农牧民的脱贫致富和生态安全进行了大量而细致的科学研究。

  如今,这样的精神通过王小丹传承给了更多成都山地所的学生,“我们的下一代要继续做这件事情,这就要有情怀,要能坚守。”(记者 蔡琳)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短视频】空军蓝 强国梦

  • 浙江建德:特色产业迎丰收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钟柏昌看来,用信息化手段为水火箭这类跨学科教学项目“赋能”,是开展科普教学创新的有效尝试。
2024-11-11 09:39
今年的滑雪季即将到来,全国冰雪资源何处多?日前,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综合多种气象指标发布了冰雪资源数据,为滑雪爱好者和滑雪场经营者打造了一把“冰雪资源量尺”。
2024-11-11 04:05
受今年第22号台风“银杏”影响,预计11月11日至12日,海南省中部及东南部将有中到大雨,万泉河、昌化江及沿海部分河流将出现小幅涨水过程。
2024-11-11 04:05
这一研究成果区分了BLA向同侧和对侧大脑半球投射在情绪和相关记忆形成中的不同作用,发现了BLA到对侧NAc神经投射在编码负性情绪和引发逃避行为中的关键作用,揭示了跨脑半球神经连接的一个重要功能。
2024-11-11 04:05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大国间竞争形成叠加态势,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的时期。
2024-11-11 04:05
收获时节,走进浦城县仙阳镇的谢华安院士工作站,种粮大户钟安森没有下田,而是在大屏幕前查看农田的各项数据。
2024-11-11 04:05
11月4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
2024-11-08 09:59
为了种出茁壮可口的生菜,这群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农科院、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等高校院所的年轻人使出浑身解数。最终,产量高、品质好、能耗低、花费少的队伍将会胜出。
2024-11-08 09:57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张军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全球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光能利用率创造世界纪录。
2024-11-08 09:55
11月6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融合点”行动首场活动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办。该活动以“焊牢科技与产业融合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旨在通过供需精准对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2024-11-08 09:55
北京时间11月6日8时50分,正在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穿越赤道进入南半球。
2024-11-08 09:53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进阿秒激光设施(西安部分)”建设正式启动。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承担建设,建设周期5年。
2024-11-07 03:50
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以下简称“CHES计划”)观测策略日前在国际期刊《天文学杂志》发表。研究人员还模拟了目标恒星HD 88230周围宜居带存在一颗类地行星的情形,并进行了仿真观测与数据拟合。
2024-11-07 09:5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副研究员杨阳团队制备了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低毒性蓝光胶体量子点,并以其溶液为光增益介质,实现了高度稳定的液体激光输出。
2024-11-07 09:50
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在75%左右,九成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逐步提升,农村脏乱差局面得到扭转。
2024-11-07 09:49
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组织”)公布了一份清单,列出了17种能致人患严重疾病甚至死亡的病原体。
2024-11-07 09:48
IgE是过敏反应的核心免疫球蛋白,其与高亲和力受体FcεRI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
2024-11-06 10:30
新一代数字技术蓬勃发展,数字化转型浪潮汹涌澎湃。直播将展示行业数字化最新发展趋势AI+等前沿技术的最佳场景应用。
2024-11-07 09:42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立福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维时空谱遥感数据综合与表征关键理论与方法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2024-11-06 10:30
独脚金内酯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植物激素,在调控植物分枝数目等生长发育关键性状中发挥关键作用。
2024-11-06 10: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