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北京科学嘉年华|科技与文化在中轴线碰撞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资讯 > 正文

北京科学嘉年华|科技与文化在中轴线碰撞

来源:光明网2024-09-17 22:11

  蓝天如洗,映照着古老的钟鼓楼,为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盛宴提供了绝佳的背景。9月15日,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暨第十四届北京科学嘉年华钟鼓楼专场活动媒体开放日举办。在历史悠久的钟鼓楼旁,科技与文化的碰撞激发出无限可能。参与者在感受古代建筑之美的同时,也能深入体验科学的魅力和力量。

北京科学嘉年华|科技与文化在中轴线碰撞

  泡沫奇观与云雾泡泡探索化学的魔法世界

  你可曾亲眼见过泡沫如喷泉般喷发的壮观景象?是否曾幻想过亲手创造出一片云朵?这些奇妙的体验,都能在北京团市委社区青年汇举办的科学梦想嘉年华中找到。在这里,科学表演秀让这些幻想成为现实,让每个人都能近距离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当讲解老师将过氧化氢、发泡剂与色素混合在量筒中,再加入催化剂——碘化钾,那一刻,仿佛是魔法咒语被念出,量筒内的物质开始剧烈反应,泡沫迅速膨胀,最终以惊人的速度涌出量筒,形成一座泡沫“山峰”,现场即刻爆发出一阵欢呼声。这一“大象的牙膏”实验不仅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更是一次对化学反应原理的形象解读。

  除此之外,还有“云雾泡泡”实验,老师将特制的发泡剂与热水混合,热腾腾的蒸汽开始在容器中冉冉升起,接着将干冰投入其中,一刹那,干冰遇水即化,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迅速被发泡剂捕捉,形成了一团团云雾状的泡泡。

北京科学嘉年华|科技与文化在中轴线碰撞

  这些泡泡形态各异,轻轻触碰就会消散成一缕缕薄雾,仿佛是触碰到了真正的云朵。同学们围绕着实验台,好奇地观察着,小心翼翼地尝试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惊喜和兴奋。奇妙的实验让科学知识变得既有趣又易懂。

  探索前沿科技,亲历化学与机械的奇妙之旅

  在鼓楼正门另一侧的科技活动展示区,参与者可通过动手操作和实物展示,深入了解虚拟现实(VR)技术、增强现实(AR)技术、数字模型构建等前沿科技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北京科学嘉年华|科技与文化在中轴线碰撞

  化学魔法——花青素变色科技体验中,参与者通过花青素的变色实验,直观地了解化学分子如何响应环境变化,展示出不同的颜色。这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对化学原理深刻理解的旅程。

  3D打印科技体验区展示了3D打印技术对制造方式的改变。参与者能近距离观察3D打印机将数字模型转化为实体物品的过程,并有机会亲自设计并打印自己的创意作品。

北京科学嘉年华|科技与文化在中轴线碰撞

  虚拟现实(VR)科技体验则为参与者打开了通往无限可能的大门。戴上VR头盔,参与者沉浸在由计算机生成的三维环境中,体验了前所未有的虚拟世界。

  机械臂穿戴科技体验展示了机器人技术与人体工程学的完美结合。在这个体验区,参与者尝试穿戴机械臂,并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任务,感受科技如何增强人类的能力。

北京科学嘉年华|科技与文化在中轴线碰撞

  在专业人员的引导下,参与者还亲手操作了各类机器人、开源AI机械狗、VR设施、智能穿戴设备等。这些体验不仅激发了参与者对科技的兴趣,还让他们对科技如何影响未来生活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北京团市委社工中心副主任张玉表示:“社区青年汇是北京共青团设在基层的组织阵地和工作平台。我们非常开心能参与到全国性的科普活动中。为了这次活动,我们特别设计了一系列科学展项和物理小实验,吸引更多的市民和游客参与,普及科学知识,并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此外,这些实验还能够帮助青少年更深入地理解科学原理,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疑惑。”

  融合传统与现代鼓楼引领科普文化新风尚

  东城区作为北京历史文化资源的核心区域,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与科技元素的融合与推广。在这一背景下,钟鼓楼专场活动举办的“时间的奥秘”特色展示活动,采用沉浸式数字展和交互体验,带领参与者深入了解钟鼓楼的历史背景和古代报时功能,以及它们与北京中轴线的紧密联系。这一展览不仅展示了从古代日晷到现代原子钟的时间测量技术演进,还通过丰富的视觉和听觉元素,让参与者在科技的海洋中感受传统“京味文化”的韵味。

北京科学嘉年华|科技与文化在中轴线碰撞

  鼓楼内部则以“时间的故事”为主题,打造了一个沉浸式的展览体验。展览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展出10件珍贵藏品、48件辅助展品和装置,以及6部数字影片和12个交互体验项目。这些展品和活动巧妙地将丰富的科学知识与互动元素相结合,全面展示了钟鼓楼以及中轴线的独特魅力。

  参与者可以在悬浮于空中的“报时更鼓”和“永乐大钟”前,体验虚拟击鼓、撞钟,并理解“暮鼓晨钟,鼓为号令,钟为传声”的内在联系;可以在“四九城里听钟声”展项前,选择收听乾隆京城图中不同位置的钟声大小,感受当年“钟声十里,莫不耸听”的盛况;可以在触摸屏上揭开日晷、铜刻漏、碑漏、时辰香的计时原理和精巧构造,读懂箭尺、十二时辰和二十四节气;还可以自主查看300余张钟鼓楼不同时期的老照片,或选播曾经回响在鼓楼前的多种老北京叫卖声。北京中轴线VR体验装置则可以帮助攀爬困难的观众体验登临鼓楼二层、自由漫游二层展厅并远眺中轴线。

  北京建筑大学祝磊教授团队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合作,在本次活动中设置了“给兵马俑做体检”的主题展示。在展台前,众多学生被3D打印机灵活的喷头和精美的打印成品所吸引,他们对3D打印技术感到好奇,并积极询问其工作原理。活动中不仅展示了小型3D打印兵马俑模型、兵马俑盲盒,还有为兵马俑设计的预防二次伤害的保护措施模型,团队成员巧妙地将这些模型设计成手机支架进行展示。

  另一个引人驻足的亮点是“兵马俑人脸对比”小程序,它巧妙地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通过这个小程序,参与者只需对准摄像头,就能迅速得知自己与哪一位兵马俑的面容最为相似。这一创新体验让人们意识到,科技不仅仅是一系列枯燥的模型和公式,它同样可以充满乐趣和创意。

北京科学嘉年华|科技与文化在中轴线碰撞

  在中医文化传播方面,东城区科协邀请鼓楼中医医院开展中医文化“岁暮朝夕——时辰节气养生”展览,通过展示中医文化与节气变化相结合的养生知识,让参与者了解到中医的智慧和生活实践的紧密联系。此外,钟鼓楼专场活动还举办了中医文化科普讲座和中医文创展示等活动,进一步推广中医药文化,使更多的人能够亲身体验和学习中医的健康理念和治疗方法。(宋雅娟)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改扩建

  • 看国球,度国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坚持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把自身比较优势发挥好。
2024-09-30 10:00
作为信息通信业“风向标、晴雨表”,2024国际信息通信展日前在京落下帷幕。
2024-09-30 09:58
相信随着各项改革举措落细落实,全社会尊重和关爱妇女儿童的氛围将更加浓厚,广大妇女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将不断提升。
2024-09-30 09:57
大规模设备更新关系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既稳增长又促转型,既利企业又惠民生,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
2024-09-30 09:56
天峨龙滩特大桥主孔将世界混凝土拱桥跨径世界纪录一次性提高155米,比国外最大跨径混凝土拱桥大210米,建造风险大。
2024-09-30 09:55
除了在国家体育场鸟巢推出的《唐宫夜宴》,河南台的另一部大空间沉浸展《隐秘的秦陵》也在上海获得广泛关注。
2024-09-30 09:54
接下来,释放出的氢气可能与水中的二氧化碳结合形成甲烷(一种可以在火星黏土表面储存数十亿年的碳形态)。科学家提出,这些被封存的火星碳或许有一天能被回收并转化为推进剂,为火星与地球之间的未来任务提供动力。
2024-09-29 09:50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地球外核存在一个与赤道平行的环状区域。液态外核内探索到的低速地震波暗示,这些轻化学元素浓度较高,可减缓地震波的速度。
2024-09-29 09:49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理解宇宙的大尺度结构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确定了被称为“引力盆地”的关键区域。这项研究加深了人们对于宇宙复杂引力动力学的理解,也让科学家更清楚地认识到塑造宇宙结构的力量。
2024-09-29 09:49
党的十八大以来,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和优化升级态势更加明显,第一产业基础地位巩固夯实,第二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第三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汇聚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打响脱贫攻坚战。
2024-09-29 09:49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说,此次长江口二号古船试发掘区域位于古船南端。 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说,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工作站是目前我国最先进、体量最大的智能化考古专用工作站,填补了我国超大型水下文物实验室考古领域的空白。
2024-09-29 09:49
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能听到“晒太阳可以预防骨质疏松”“趴着午休会导致胃下垂”“孩子身材矮小可以打增高针”等等说法。
2024-09-27 09:20
记者在丹江口大坝现场看到,借助数字孪生技术,丹江口大坝已经建成全要素、全天候动态监控体系。据介绍,十四五以来,水利行业协作奋进,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2024-09-27 09:20
不到一年,杨绍辉就夺得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冠军,并被授予“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
2024-09-27 09:18
在算力的支持下,东数西算、东数西渲、东数西训、东数西存,应用场景更加多元,不少贵州本土企业也开始布局新的赛道。
2024-09-27 09:16
在阮祥燕的办公室里,有一张照片格外醒目——她身着蓝色手术服怀抱一名新生儿,对着镜头深情微笑。正是这名女婴的降生,让她有了“冻存婴儿之母”的称呼。
2024-09-27 09:12
我科学家团队利用化学重编程诱导多能干细胞(以下简称“CiPS细胞”)制备胰岛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
2024-09-27 04: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基础研究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创新水平整体跃升。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技术进步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2024-09-26 10:23
科学的种子埋在当下,长在未来,在播种孕育的过程中,奔走在各地的科普大篷车、深入乡村基层的科普教育活动和服务平台,正不断赋予齐鲁大地科学的神奇与美好。
2024-09-26 10:17
SDG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介绍,报告利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对全球7个SDGs及中国227个可持续发展指标定量评估。
2024-09-26 10: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