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全国科技馆蛇年春节接待观众超300万人次
首页> 光明科普> 科普资讯 > 正文

全国科技馆蛇年春节接待观众超300万人次

来源:光明网2025-02-05 15:58

  科技暖春意,智慧启新篇。乙巳蛇年新春,全国科技馆以“科技温暖中国年”为主题,精心策划系列科普惠民活动,为公众献上一场融知识性、趣味性与人文关怀于一体的新春科技盛宴。据初步统计,春节期间全国科技馆接待观众超300万人次,以蓬勃之势迎来乙巳年“开门红”。

  科技年味浓:传统与创新交织的温暖体验

  春节期间,各地科技馆将生肖文化、非遗技艺与前沿科技深度融合。中国科技馆聚焦我国第一个“非遗版”春节,举办第十六届春节“科技大联欢”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以“巳巳如意迎蛇年,科技馆里闹新春”为主题,推出“科技馆里年味浓”即时展览,“趣味科技年”“科学嘉年华”“科普新春荟”“筑梦科学年”“童嬉中国年”五大版块主题活动,探索春节习俗蕴含的科学元素,多维度、多层次展示科技与文化的融汇共生,引导公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科学文化的智慧,营造节日良好氛围。春节期间,中国科技馆接待观众累计超15万人次,其中京外观众占比超过九成。

全国科技馆蛇年春节接待观众超300万人次

春节期间,中国科技馆日均接待观众超过3万人次,图为观众参观天和核心舱结构验证件。(中国科技馆供图)

  河南省科技馆“蛇年话蛇——沉默的猎手”教育活动带领观众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法,探究蛇的多种运动方式,并通过观察蛇的骨骼标本和类比游戏的方式,探究蛇的运动方式与何种因素有关等知识。福建省科技馆以“蛇之智慧”主题贯穿“蛇形摆”“舞动的蛇”“人体感应灯”“多彩的光”等科学活动,借助蛇的具象,让孩子在动手实践中探究现象背后的物理学、生物学、光学知识,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播撒科学的“种子”。

全国科技馆蛇年春节接待观众超300万人次

江西省科技馆“灵蛇舞动贺新春 科普盛宴共参与”主题活动现场。(江西省科技馆供图)

  四川科技馆“非遗里的科学”活动轮番上演。几何剪纸环节,祖孙们一同拿起剪刀,在剪纸过程中触摸数学奥秘。6岁的西西兴奋地说:“原来数学藏在奶奶的剪刀里。”在都江堰水利工程展项前,来自湖南的初中生晓宇惊叹:“原来鱼嘴分水是古代黑科技!”

  广西科技馆穿着花棉袄的人形机器人,它与春晚上的赛博秧歌机器人师出同门,通过360度探测感知,在展厅里与观众们互动握手,让公众直观认识中国机器人技术以及工业发展的最新进展。

全国科技馆蛇年春节接待观众超300万人次

公众兴致勃勃观看机器狗的“醒狮表演”。(青海省科技馆供图)

  黑龙江省科技馆联合全省流动科普设施推出亚冬科普活动,全民体验冰雪项目魅力,感受冰雪运动文化。青海省科技馆特别推出了科普活动新玩法——“科普币”收支系统,打破以往活动体系,将各模块游戏串联一起。

  温情服务暖:科技馆里的“新春守护”

  为保障观众安全舒心参观,全国科技馆推出多项暖心举措。为应对春节假期高峰客流,中国科技馆制定应急预案,持续升级票务系统,升级功能超40项,优化购票界面,简化观众购票流程;通过人机识别防护系统等技术手段,自春节预售至今拦截机器请求176万次,封禁黄牛账号3049个;与行政主管部门配合加强对“黄牛”倒票行为的监管与打击力度。山西省科技馆秉持“温度是服务之魂”的理念,通过“错峰串讲”的形式,坚持辅导员每日上下午各四场开展定时讲解,最大化满足不同时间段来馆参观公众的讲解需求。辽宁省科技馆延后闭馆时间,增加志愿者岗位,强化外地游客服务保障,用“有温度的科技馆”为观众带来温馨美好的新春科学回忆。

全国科技馆蛇年春节接待观众超300万人次

春节期间,中国科技馆专家志愿者讲解嫦娥5号探测器。(中国科技馆供图)

  甘肃科技馆大年初三开馆当日,有三位来自大连的阿姨因不会操作手机预约门票,工作人员耐心帮忙预约,并讲解参观路线,详细介绍兰州特色美食,三位阿姨深受感动,她们表示:“上了岁数,手机操作不便,还好有甘肃科技馆年轻人细致耐心的帮助。让我们感受到科技进步没有抛弃老年人,甘肃科技馆是有温度的公共场所!”

全国科技馆蛇年春节接待观众超300万人次

湖北科技馆精心营造浓厚节日氛围,吸引游客打卡科普新春。(湖北科技馆供图)

  宁夏科技馆科技辅导员们身着少数民族服饰出现在各个活动现场,带领公众跳民族舞蹈、玩民族游戏、穿百褶裙、跳竹竿舞……以服饰为舟,以游戏为桥,共同感受浓浓中华情,民族一家亲。(武玥彤)

全国科技馆蛇年春节接待观众超300万人次

宁夏科技馆科技辅导员们身着少数民族服饰,带领观众跳竹竿舞。(宁夏科技馆供图)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2
  • 难过
     
    0
  • 点赞
     
    1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回放:“巳巳如意中国年”短视频征集活动分享交流会

  • 多彩开学第一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5-02-18 09:33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24年12月25日起施行。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座谈会17日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02-18 09:32
迈着深深浅浅的步子走进葡萄园,脚下,枯叶作被覆盖着泥土;头顶,休眠的葡萄枝上零星挂着卷曲的叶子。果农们在葡萄架下来回穿梭,剪刀在手中翻飞,老练地修剪着葡萄枝条,随后,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开沟、窝肥、清园等“冬管清单”。
2025-02-18 09:32
2月13日,北京儿童医院,13位知名专家对1位8岁男孩的疑难病例展开缜密讨论。主持人是北京儿童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倪鑫,专家们则来自神经外科、肿瘤外科、口腔科等科室。
2025-02-18 09:28
2024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名单上,河南农业大学“‘醛’球无敌”博士后科研团队的《木制细胞低碳增强结合关键技术》项目赫然在列。团队负责人彭万喜难掩笑意:“自2021年在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拿金奖后,我们团队就荣誉不断。这背后,是国家对甲醛防控治理的日益重视。”
2025-02-18 09:27
重塑金身,树皮、籽壳和叶脉中的杜仲胶可作为首选材料。
2025-02-18 08:56
农业农村部近日制定印发《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要求聚焦十大重点领域,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2025-02-17 10:16
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百亿亿次/秒(EFLOPS),同比增长74.1%,增幅是同期通用算力增幅(20.6%)的3倍以上;市场规模为190亿美元,同比增长86.9%。
2025-02-17 10:14
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突破2000万次,刷新了我国自主量子算力服务规模纪录。
2025-02-17 10:14
一部优秀的动画片,需要艺术和技术的高度合一。而《哪吒2》在本土先进动漫制作技术的托举之下,实现了这种合一。它的成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电影科技硬实力的并肩胜出和双重出圈,昭示着文化与科技碰撞产生的巨大张力。
2025-02-17 10:12
科普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科学技术计划项目,除涉密项目外,应当结合任务需求,合理设置科普工作任务,充分发挥社会效益。
2025-02-17 10:11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科普团队成立于2000年,旨在面向公众传播以大熊猫为代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
2025-02-14 10:26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2025-02-14 10:24
《自然》杂志13日报道我国发现迄今唯一确切的侏罗纪鸟类——政和八闽鸟。
2025-02-14 10:23
在当前的极寒天气下,机器狗更灵活、可携带更多仪器,巡检质效显著提高,让赛事电力保供更安心。
2025-02-14 10:22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26293亿元,助力我国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02-14 10:11
独脚金是寄生在高粱上的一种植物,能导致高粱减产甚至死亡。近日,我国科学家首次从高粱中发现两个关键基因,敲除后,高粱对独脚金的抗性显著提高。
2025-02-14 10:04
基于AI大模型及领域数据资源,构建基于PC端和手机端应用的科特派数字人“小科”,为用户提供随时在线、多终端访问、7×24小时全天候资源对接,全方位服务于北京城市科技创新与管理。
2025-02-13 09:36
新时代以来,我国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力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2025-02-13 03:40
新年伊始,DeepSeek成为“热词”,其在各领域的应用也引发思考和讨论。在科研领域,人工智能驱动科学研究的新科研范式随之到来,对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提出了更急迫的要求。
2025-02-13 03: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