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心理科普 | 破解毕业焦虑,你可以这样做
首页> 光明科普> 图文 > 正文

心理科普 | 破解毕业焦虑,你可以这样做

来源:光明网2025-07-22 09:18

  毕业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情,也许很久前你就对毕业之后的生活充满期待了。尽管如此,毕业也意味着下一个阶段的人生会开启,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我该在哪里生活?是回老家还是留在北上广深?是该就业还是再继续读几年书?拿到手里的岗位适合自己吗?要不要再继续找找……

  每一种选择都很艰难,选择一条路,也同时意味着放弃其他的可能性。除了选择,还有很多的挑战:跟熟悉的朋友马上要分开或者已经分开,作为一个成年人的责任一下就压过来,父母的期待有时并不那么切合实际。毕业前后,许多的选择和挑战都会带来很多的不确定,难免会出现不安。

心理科普 | 破解毕业焦虑,你可以这样做

图片由AI生成

  确定的事情,会让我们更加安心。当面临不确定的时候,可能不仅觉得不安,无助和孤独感会袭来。有的人还会责怪自己无能,出现睡眠问题,感到生活失控。这时候去思考,往往容易把事情往坏的方向想。一些同学可能找到了工作,难免会拿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而社会比较也可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如果有这些感觉,要告诉自己,这种感觉在毕业生中很常见,不仅仅是你独有。同时也要相信,这种感觉会在日后的生活中慢慢消失。当面临这种焦虑的时候,以下几点有助于应对焦虑。

  首先,去觉知自己的情绪,知道自己在焦虑。焦虑的时候,我们通常会感觉不舒服,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处在焦虑状态中。焦虑有很明显的线索,比如呼吸会变得短浅,心跳会加快,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少去关注自己的呼吸或者心跳。意识到自己是在焦虑的益处在于——知道自己太多的担心和负面思维是焦虑的症状,而不是基于对现实的客观评估。

  其次,保持健康水平的连接。和朝夕相处的朋友已经分开或者将要分开,但大家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保持联系,还可以与他们视频或者通话,分享彼此的生活。朋友依然是彼此生活中重要的支持者。进入了一个新环境,也要和身边的人建立必要的联系。只有积极去认识新的人,才有机会遇到那些你喜欢并且愿意多交往的人。连接不仅在个体水平上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还可以和一个空间发生连接。初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多出去走走,了解自己的小区和周围的环境,和这个城市建立心理上的连接也很重要。

心理科普 | 破解毕业焦虑,你可以这样做

图片由AI生成

  第三,适度运动,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焦虑不仅容易带来负面情绪和认知上的困扰,也很容易带来躯体上的问题,比如头疼胸闷、消化不良。适度运动不仅能够缓解焦虑的躯体症状,还能减轻焦虑的情绪症状和认知症状。每个人的生活中都需要快乐,要求每个人都能够从学习和工作中获得快乐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从这个角度讲,兴趣爱好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兴趣和爱好是我们愿意从事的,但并不一定是我们最容易从事的。和刷手机短视频相比,在周末构思一幅画并画出来,读本书,或者打场球要难一些。然而,这些活动带给人的乐趣要远远比刷手机短视频更多。

  第四,练习正念。正念听起来是一个学术味道很浓的词汇,但是却很容易上手。焦虑的时候,我们的思维往往被一些难以控制的念头所侵扰,这些思维方式只能增加我们的担忧,对于问题解决无益,对于我们的心理健康也有害。正念要求我们完全关注当下,帮助我们从这些无益思维中摆脱出来。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进行躯体扫描。可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坐下或者躺下,轻轻闭上眼睛,用意识去“扫描”身体的各个部位,每个部位停留几秒钟。至于“扫描”的顺序,可以是从上到下,如头顶、额头、眼睛……再到足部;也可以是从下往上,或者选择任何自己喜欢的顺序。一般来说,坚持“扫描”身体五分钟左右就能取得不错的效果,这个方法对于入睡困难也有效。

心理科普 | 破解毕业焦虑,你可以这样做

图片由AI生成

  此外,还要避免不健康的焦虑应对方式。一些方式看起来能够暂时应对焦虑,但长远来看,不仅不能应对焦虑,还能够带来更严重的问题。

  首先要避免养成依赖食物来安慰自己的习惯。情绪性进食正越来越常见,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人开始依赖食物来应对自己的负性情绪。我们常常开玩笑“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吃东西确实能够让很多人感觉开心。但无论吃什么食物,还是要尊重自己的身体需要,根据自己的饥饱线索来进食——饿了就吃,饱了就停。当然,偶尔多吃一些,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一些人在面临情绪的时候,习惯于过分依赖用食物来“安慰”自己,导致过量进食或者进食失控的状况。这种情绪型进食并不是健康的应对方式。

  第二,避免过分回避让自己焦虑的情景。焦虑的时候,人们潜意识会回避让自己焦虑的情景。求职的场景会让很多人很焦虑,和积极求职相比,待在自己的房间确实能暂时降低焦虑。然而,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生活模式,只会增加而不是减少自己的焦虑和压力。求职的过程中,难免会遭遇被评判和被拒绝,把这些解释成“这个工作和我不匹配”或者“这个公司的文化并不是我所喜欢的”,而不是去用“我不行”,“我没有竞争力”,“又一次被拒,我完了”这样笼统、不客观,也不健康的思维模式。

  (作者:王葵,系心理学博士、研究员、二级心理咨询师;工作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AI再现“海丝”盛景|数智丝路,我们等你来

  • 北京雨后迎晚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是黄河矿的富钕端元矿物,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
2025-07-21 09:46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2025-07-21 09:40
雨又下了一夜,太阳终于爬上了大娄山。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种粮大户王建全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却犯了愁:“雨水多,禾苗长得快,可田里的稻飞虱太多了,恼火呦!”
2025-07-21 02:45
近期,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第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IEC TS 62565-5-3:2025)正式发布。
2025-07-21 02:45
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量子点光转换膜系列国际标准《纳米制造—可靠性评价—第4—1部分
2025-07-21 02:45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