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中国科协科普部联合光明网推出“科学报国正当时”栏目,解读高校科技类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广大青少年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发展伟业,赓续科学报国传统,筑牢科技创新的根基和底座。 #千万IP创科普
想让机器人帮你做饭、和机器人谈恋爱还是让机器人先替你去火星探探路?你对机器人有哪些想象?造出自己想要的机器人需要学习哪些专业知识?本期《科普中国-科学报国正当时》栏目带你一探究竟!
在不少同学眼里,机器人工程是一个既有趣又烧脑的专业。有人为攻克代码欣喜若狂,也有人被机械原理虐到抓狂。“痛并快乐着”,是很多机器人工程专业学生的真实写照。
作为当下炙手可热的新工科专业之一,机器人工程专业并不仅仅是“拼装机械”的技术活,它融合了机械、电子、信息、控制和人工智能等多门学科的知识。
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矿山机械分会常务理事周公博表示,要让机器人像人一样行动,首先需要机械工程的知识来赋予它“手脚”,其次要让它具备感知能力,这涉及电子与信息学科,最后还需要决策与控制的“大脑”,这就离不开人工智能。学习机器人工程不仅需要课堂上的扎实积累,更需要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理解力和强大的自学能力。
今年,我国首台太空采矿机器人在中国矿业大学诞生。曾经只存于科幻作品里的太空采矿,或在不远的未来成为现实。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华德正说,“我们希望通过研究和创造,让机器人抵达人类暂时无法到达的地方。”
从智能制造到无人驾驶,从医疗辅助到深空探测,都离不开机器人工程专业的支撑。这一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将成为推动国家科技进步、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
未来,希望更多怀揣科技梦想的青年学子投身机器人工程专业,以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突破技术边界,用脚踏实地的刻苦钻研夯实创新根基,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广阔蓝海中,成长为行业发展的弄潮儿。
出品人
杨 谷
总监制
宋乐永 战 钊
总策划
宋雅娟 蔡 琳
记者/编导
王若昕 宋雅娟
统 筹
张 蓉
特别鸣谢
中国矿业大学
联合出品
中国科协科普部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