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当“零碳”从前沿科技议题走向基础教育课堂,教师应如何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11月1日,2025“零碳科普校园行”年度收官站教师研修活动在江苏溧阳举办,活动汇聚了80余名科学教育领域的优秀教研员与一线骨干教师,与“全国科技活动先进个人”获得者李亦明教授、宁德时代相关负责人共同就零碳科技的教育实践展开深度研讨。
教师及学生团队在宁德时代“灯塔工厂”研修
让前沿科技走进青少年科学课堂
面对“双碳”国家战略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零碳科普校园行”公益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由宁德时代于2024年初发起,首次将前沿的零碳科技带到青少年的基础科学教育课堂,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同时培养孩子们的跨学科思维。
项目携手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专家,精准面向3-6年级学生,定制开发了国内首套体系化的零碳科技科普读本《零碳科技:点亮可持续未来》,并同步推出了配套的科普课程与教学资源。
经过一年多的扎实推进,这一公益行动已覆盖全国30多个省、直辖市的500多所学校,惠及超过5万名学生,为“零碳”理念在国民基础教育阶段的普及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本年度系列研修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创新模式,累计覆盖全国近400名教师。
“教师先行”播撒“零碳”科普种子
教育的深化有赖于教师的先行。教师研修活动正是“零碳科普校园行”践行“教师先行、以教促学”核心理念的关键一环。
系列研修活动通过“前沿科技介绍、体系化教学培训、标杆基地实地研修、科普专家引领”等多元模块,为教师们构建了从理论认知到教学实践的完整方案,为学校培养具备前瞻视野和创新教学能力的“零碳科普种子教师”,激活基础教育内生动力。
教师团队聆听零碳教学经验分享
丰富创新实践激发好奇心和想象力
如何打破学科壁垒,让零碳知识生动地走进课堂?本次研修的理论环节,李亦明教授结合丰富的实战经验,围绕“零碳科技与科学课融合”、“零碳主题跨学科教学”等核心议题,分享了具体的教学设计方案。
李亦明教授演示零碳科普实验
“科普教育不是灌输,而是一种启发与体验。”李亦明认为,“宁德时代提供的不仅是知识内容,更是一套系统的教学支持方案,为一线教师带来了真正可落地的教育资源。”
青少年学生代表上台体验有趣的科学实验
此次研修活动最具特色的,是将“课堂”搬进了世界唯三的“灯塔工厂”——宁德时代江苏溧阳基地。教师们在真实的零碳园区中,近距离探访零碳电池的诞生历程,将抽象的“零碳”概念转化为具象的科技实践。
教师及学生团队近距离观摩学习
宁德时代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推动零碳科普的初心,是希望让科技创新走出实验室、走进校园。宁德时代江苏溧阳基地不仅追求生产的极致绿色,更希望将这座‘灯塔工厂’打造为科普研学的一线课堂,让更多师生直观感受到‘零碳’的落地实践与创新力量,共同探索科技赋能教育的更多可能。”(光明网记者战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