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因山而穷到岩壁“生金”——一个西部山村的乡村振兴“变奏曲”
首页> 科普频道> 三农科普> 乡村振兴 > 正文

从因山而穷到岩壁“生金”——一个西部山村的乡村振兴“变奏曲”

来源:新华社2021-06-25 20:2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华社南宁6月25日电 题:从因山而穷到岩壁“生金”——一个西部山村的乡村振兴“变奏曲”

  新华社记者覃星星

  山还是那些山,人还是那些人,理念和认识一变,广西马山县古零镇羊山村的石山“活”了。

  在羊山村三甲屯的干娘山下,攀岩教练张广贤正忙着为周末即将前来攀岩的外地客人做方案。一旁的房间里,安全帽、绳索、反光背心等攀岩用品堆放整齐。作为一个外地人,张广贤被这里蓬勃发展的攀岩运动吸引而来,岩壁的魅力让他来了就不想走了,平时一直住在山脚下。

  羊山村是一个大山环绕的小山村,此前是贫困村,艰难的生存条件让这里“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多数青壮年只能外出务工。“我们出门就是石山,可耕作的土地少。那时大家认为,村里一穷二白,没有什么产业,都是因为大山的阻隔。2017年后,情况慢慢有了变化。”羊山村党支部副书记黄启彦说,外面来的专家在村里转了一圈,发现羊山村随处可见的岩壁很适合攀岩运动。

  “听到这个消息,大家心里没法平静,我们太渴望改变了。”村民黄俊源告诉记者,在上级党委政府充分调研和指导帮助下,村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决心“靠山吃山”,将岩壁开发利用起来,带领大家走向致富路。

  如今,以羊山村三甲屯为核心区域的攀岩特色体育小镇逐步成型。“村里的岩壁我们从小看到大,以前觉得平淡无奇,没想到现在因为攀岩运动而成了‘香饽饽’,让大家的生活有了奔头。”黄俊源说。

  目前,攀岩小镇已累计开发完成22面岩壁553条攀岩线路、9条登山栈道、12个攀岩平台、攀岩馆、登山健身步道、营地主舞台、汽车营地等系列配套设施建设。村民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围绕攀岩等运动项目开展服务的农户已超100户。

  随着这些岩壁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各地攀岩爱好者以及游客蜂拥而至,昔日静悄悄的村庄持续“圈粉”。人气有了,羊山村的群众眼界开阔了,思路也活泛起来。借助赛事的吸引力和服务需求,许多外出务工的村民返乡创业就业,如今民宿、瓜果采摘、土特产品销售、米粉厂等从无到有,发展形势喜人。

  脱贫户梁万连的几间瓦房曾经破旧不堪,外地老板将其改造为民宿。梁万连不再外出打工,摇身一变成为民宿服务员,就在自己家里上班。记者在民宿前看到,门口有游泳池,不远处摆放了几辆山地自行车方便游客出行,小河边还可以垂钓。“我现在有房屋租金、入股分成、客房服务工资等收入,日子越过越好,今年还买了小汽车。”梁万连说。

  从只能背井离乡“讨生活”到岩壁“生金”,村民有了产业发展信心。依托攀岩小镇特色,羊山村投入170万元打造飞拉达项目,由一家企业负责运营,自2018年正式对外营运以来深受游客喜爱,每年为村集体带来13.6万元收益。村民通过土地流转、景区就业、农家旅社、农产品销售等实现户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2016年至2020年,羊山村接待游客人数年均增长30.82%。

  羊山村党支部书记助理黄越介绍,羊山村2015年精准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户逾600人,在攀岩运动的带动下,2020年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短短数年时间,村集体经济收入从0元增至1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3800元增至2020年的9800元,成为本地知名的富裕村、明星村。

  村庄有了活力,乡村风貌也稳步提升。近年来当地先后筹集资金3000多万元,实施村屯房屋外立面改造、排污给排水工程、环卫绿化等56个项目。如今,行走山村,步步皆景。静静流淌的小河串起多个村屯,花红柳绿、小桥流水的南国风光让人流连忘返。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持中俄蒙元首第七次会晤

  • 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