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5月25日,“一带一路”蜜蜂种质资源与育种国际合作交流会在新疆伊犁召开,来自中国、哈萨克斯坦、北马其顿、德国等地的专家共同探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蜂业发展问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副州长达列力别克·坎加汗、哈萨克斯坦工程院院士、哈萨克斯坦(养鹿、养蜂)有机农业技术研究所所长托赫塔尔耶夫·努尔兰、蜜蜂研究所所长彭文君出席并分别致辞。
达列力别克·坎加汗表示蜂产业被誉为“农业之翼”,是现代农业重要组成部分,新疆黑蜂是伊犁的特色物种,伊犁州不断推进蜂产业绿色养殖、资源养护和提质增效。此次会议的召开,对伊犁地区进一步提高蜂产业发展能力、加快蜂产业提质增效既是一次鼓舞、更是一种鞭策。
托赫塔尔耶夫·努尔兰指出蜜蜂种质资源与育种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关系到农民和蜂农的生计,以及生态平衡。中国在这方面做得很好,科研成果产出很多,哈萨克斯坦蜂业历史也很悠久,黑蜂物种资源丰富,期望我们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推进种质资源与育种的研究。哈萨克斯坦也十分重视蜂蜜的使用,与人健康有关的机构都应该重视蜂蜜对人的积极作用,我们愿意与中方共享并推广高质量蜂蜜。
彭文君强调蜜蜂是人类的重要朋友,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上拥有巨大的潜力。对蜜蜂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共同努力来实现。蜜蜂所将牢记国家队的责任和使命,与国际同行一起,紧密围绕蜂遗传资源保护和创新利用,合作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为蜂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会上,彭文君等人就中国蜂业发展、主要生产用种与优良蜂种繁育技术、蜜蜂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和伊犁河谷蜂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报告交流,阐明了中国境内蜜蜂种质资源与育种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托赫塔尔耶夫·努尔兰等人针对哈萨克斯坦地区蜂业发展与现状进行报告;德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昆虫学研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迈克尔·奥尔助理教授分析了蜜蜂分布的全球模式和驱动因素;马其顿圣基里尔和麦托迪大学亚历山大·乌祖诺夫教授介绍了欧洲的蜜蜂育种进展,对在中国开展育种工作进行了展望。
会议总结了各个国家蜜蜂种质资源与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与相关经验,并达成共识,将着眼未来,共享资源,开放交流,共建“一带一路”蜜蜂种质资源与育种定期交流机制,携手构建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国内外相关蜂业专家、伊犁州政府代表,及部分特邀企业代表等60余人参加会议。(宋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