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雨雪绵绵,山东寿光的大多数大棚盖上了棉被,棚内的补光灯也随之打开。眼下,寿光近30万亩的设施蔬菜,正处于采摘上市期,每天交易量在8000吨左右,这些蔬菜发往各地的商超和市场,最终出现在全国人民的餐桌上。
寿光何以成为“中国蔬菜之乡”,如何保持创新活力?近日,记者走进中国农业科学院寿光蔬菜研发中心,看这一“院地合作”,如何助力寿光打造“蔬菜种业硅谷”,全链条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寿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寿光蔬菜研发中心副主任许铁敏介绍,近年来,寿光瞄准“微笑曲线”两端:前端紧盯“蔬菜芯”,后端培育“品质菜”,从“一粒良种”到“一盘好菜”推动寿光蔬菜产业不断增强竞争力,发展成近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自落户寿光以来,研发中心积极探索科技深度合作机制,搭建了多支学科蔬菜研发队伍,建立了现代育种企业发展架构,培育了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2021年以来,承接3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育成13个蔬菜新品种,形成种子和植保产业化产品33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0万亩。
不仅如此,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批专家也在这里汇集,如设施园艺专家李天来、中国的“辣椒大王”邹学校、农业信息化领军人物赵春江院士,专家们在这里做研发,搞转化,让基础科学研究与市场距离大幅缩短的同时,也让这里成为一方各要素创新的热土。
“着眼未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寿光蔬菜研发中心将锚定两个全国性目标,一是选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蔬菜品种,二是培育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种业企业。通过加快智能分子设计育种创新平台的搭建,将基因编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精尖技术融入育种创新,用科技创新赋予‘寿光模式’新的时代内涵。”许铁敏说。(光明网记者宋雅娟 肖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