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农业靠绿色的叶片制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能量,很多人不理解农业本身就是绿色的,为什么还需要绿色发展。”9月19日,在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主办的产学研融通创新活动生物育种现场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道出了不少圈外人的疑惑。然而,他展示的一组图表显示,在我国粮食单产不断增加的同时,无论是化肥的施用量还是地膜的使用量都在不断攀升。
“投入高,环境代价大,产量却还不够高,这是我国农业当前面临的挑战。”张福锁表示,应对挑战必须推动农业绿色转型。
那么,如何让农作物在施肥量减少的同时仍旧保持高产?如何实现农药、投入减少的同时依旧维持农业生产的高效?
良种潜力巨大,是绿色发展的前提之一
“农业绿色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管理技术让我们高效应用土壤的生产力,智能技术装备提升生产效率,良种则可以从根本上增加产能潜力。”张福锁以新品种的增产能力为例说,目前小麦、玉米等良种可实现每万平方米0.6吨到1.5吨不等的产量增加。随着分子设计育种、基因编辑技术等对优异种植资源的开发,有望将其潜力再增加50%以上。
“良种是绿色发展必需的前提条件之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一级巡视员马荣才认为,生物育种不仅能够实现作物的高产高效,还可以赋予作物良好的抗逆品质,对病虫害以及高温、盐碱等非生物逆境均有良好表现。
今年是种业振兴行动由“三年打基础”转向“五年见成效”的关键一年。与会专家认为,随着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渗透和广泛应用,生物育种技术已经成为种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然而生物育种扩面提速的过程中,仍存在科技创新与产业落地不匹配的问题。
“数据科学、基因组学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动种业领域的科学研究持续迭代,但我们发现应用基础研究与育种利用之间仍然存在鸿沟。”中国科协白家庄办公区党委书记、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主任、农技中心负责人张清说。
大北农创种科技常务副总裁李军民也表示,我国农业种质资源保存量大,但企业可有效利用的商业化种质资源量却不丰富,存在资源鉴定与利用不足、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脱节、产学研融合不够等问题,使得成果转化推进相对困难。
产学研紧密合作,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
“最开始通过基因改造作物性状,大家认为一个基因可以起效。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很多性状是多基因决定的,比如抗病、耐盐碱等。”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林敏表示,例如抗逆与产量性状负相关,抗逆性增强则产量通常会下降,这些在农业生产中必须攻克的难题急需技术创新。
“过去科研往往瞄准更基础的研究和高水平论文,疏于农业产业问题和育种产业化问题的研究。”林敏认为,产学研合作应该更加深入,科研创新力量应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对照行业企业“出题”开展研究。
为了给产学研各方搭建起紧密合作的交流平台,中国科协以突破产业创新链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及共性问题为主线,赋能企业科协、园区科协等基层科协组织建设,推动产学研融通创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助力创新成果实现转移转化。
张清表示,中心在提供清单式服务的同时,将与企业深入联系沟通,提供定制化专题化服务,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生物育种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我们通过不同的平台向企业征集生物育种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再以揭榜挂帅的方式,寻求与科研单位的合作。”负责具体实施对接的中关村量子生物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执行秘书长沈红霞介绍,这种方式促成产学研合作解决了育种技术、大数据信息化等多个方向的问题,也让企业与科研院所达成了紧密合作。
会上,大北农创种科技与天津大学合成生物前沿研究院达成合作,基于双方优势资源,聚焦产业未来需求,利用合成生物智能设计育种等技术,开展优异性状基因挖掘、设计和定向重构,共同创制培育聚合多种优良性状基因的新品种。(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